嬗变与整合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李朝祥  

内容概要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学术语文库•嬗变与整合:公民政治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讲述国家意识形态是国家的主流政治意识和主导政治意识。国家意识形态从本质上说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在观念上的反映。从理论上看,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也有中性、褒义和贬义之分;但是,从历史的经验看,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既得的阶级利益,最终必然地要竭力维护从根本上落后于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因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最终必然要为落后的生产关系和政治上层建筑进行辩护,并长期表现为虚妄和欺骗,企图使自己的统治永恒化,从而表现为对历史的反动。

作者简介

李朝祥,男,1965年出生,祖籍安徽庐江县,法学博士,副教授。1987年7月,安徽六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1998年5月,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7年6月,苏州大学研究生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近年来,主持完成校级和厅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重大招标课题1项:目前主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在研课题1项,校级重点课题1项,参与国家一般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项;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南京社会科学》《理论月刊》《前沿》《理论与现代化》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章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与功能 一、什么是国家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概念的历史考察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 3.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意识形态理论 4.当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的意识形态理论 5.国家意识形态概念的界定及其理解 二、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1.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 2.国家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三、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1.掩蔽和粉饰功能 2.为政治统治“合法性”进行论证的功能 3.国家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 4.国家意识形态的组织和动员作用 5.团结和整合作用 第二章公民政治意识的理论维度 一、公民政治意识的内涵及其构成 1.公民概念及其本质 2.公民政治意识的内涵及其构成 二、公民政治意识的产生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1.公民意识 2.政治环境 3.政治文化传统 4.文化教育 三、公民政治意识的特征 1.客观性和主观性 2.层级性和多样性 3.历史继承性和时代性 4.阶级性和阶层分化性 四、公民政治意识的作用路径 1.公民政治意识与政治文明 2.公民政治意识与政治发展 3.公民政治意识与政治稳定 第三章我国社会转型期公民政治意识的嬗变 一、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转型 1.社会转型的含义 2.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性 3.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征 二、我国公民政治意识的历史镜像 1.转型前我国公民政治意识的主调 2.转型前我国公民政治意识的偏差 三、转型期公民政治意识的嬗变 1.转型期公民政治意识嬗变的原因及趋势 2.转型期不断生成的公民政治意识 3.转型期公民政治意识在嬗变中的背离 第四章公民政治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的离合 一、公民政治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背离的潜在性 1.两者所反映的利益指向不同 2.两者表现形态不同 3.国家意识形态的统一性和普遍性与公民政治意识 的多样性和特殊性 4.国家意识形态的稳定性和前瞻性与公民政治意识 的易变性和滞后性 二、公民政治意识和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契合 1.政治社会化的相关理论 2.国家意识形态对公民政治意识的作用向度 3.公民政治意识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回应力度 第五章国家意识形态对公民政治意识的整合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当下境遇 1.社会转型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挑战 2.“和平演变”的图谋 3.“意识形态终结”论的陷阱 二、转型期我国国家意识形态的创新 1.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 2.理论联系实际,尊重实践,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生长点 3.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吸取有益的政治思想作为营养 4.以公民政治意识为基础,谋取政治共识的最大集 三、转型期国家意识形态对公民政治意识的整合 1.创新和构建新时期的国家意识形态 2.推进政治社会化工程建设 3.整合利益分化,坚持共同富裕 4.协调文化冲突,构建和谐文化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2.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性 中国当下进行的社会转型实质上就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因此,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中国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状况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是中华民族自强和国家强盛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巩固其政权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的一次新的探索。 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起步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后期的洋务运动时期。“以洋务运动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开端,史学界已初步达成共识。”①但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维新,或是晚清政府的立宪闹剧,最终都没有能够挽救腐朽的清王朝的覆灭的命运,也没有使中国真正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中国也没有真正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现代转型;相反,中国由封建社会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究其原因,正如有研究者所说,尽管封建统治者在变革图新上经历了由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文化层面的三次转换,但当时摆在中国人面前的关键既不是器物问题,也不是制度问题,更不是文化问题,而是帝国主义的入侵,封建主义的腐朽。因此,解决当时中国问题的关键是:通过革命的手段推翻封建的旧制度,建立新的国家。中国现代化的前提是民族的独立,国家的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但是,中国的资产阶级企图在不反对帝国主义的前提下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也只能是幻想。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再次停顿,社会的转型也没有实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我国社会转型中的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社会形态的一次质的飞跃,它使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建国以后的一个时期内,农业、工业、科技、军事、国防等方面均有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和进步。 但是,不可否认,一方面,直到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前,我国仍然处于整体意义上的农业社会、乡村社会、封闭半封闭社会、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社会、同质单一性的社会和伦理社会,传统社会的结构色彩依然很浓。也就是说,改革前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分化程度很低、分化速度缓慢、具有较强同质性的社会。这主要表现为:第一,社会的政治中心、意识形态中心、经济中心重合为一,国家与社会合为一体以及资源整合权力的高度集中,使国家具有很强的动员与组织能力,但结构较为僵硬、凝滞。这种结构形态可称之为“总体性社会”。第二,社会的组织类型和组织方式简单划一,都是按相同的模式建构和按统一的方式运行。所有的社会组织,不管是行政的、事业的或经济的、政治的,均由政府控制和管理,均有一定的行政隶属关系和行政级别,并依次从政府那里获得按计划分配的资源;同一类组织在内部结构、社会地位以及行为方式上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组织之间虽在资源获取多少、权力大小、专业职能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在行为方式和制度框架上没有什么显著的不同。在与国家的关系上,所有社会组织都缺乏独立利益和自主权。

编辑推荐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学术语文库•嬗变与整合:公民政治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由李朝祥著。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有着本质的差别。国家意识形态在论证执政的合法性、教化人民、组织动员社会力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国家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和政治社会化过程密不可分。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国家意识形态内化为公民的政治人格,从而成为一种巨大的社会整合力量。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嬗变与整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