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缪俊 页数:222 字数:194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叙事是将各种经验组织成有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经典叙事学兴起于上世纪中后期,主要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小说等虚构性文本为研究对象;而当前叙事的发展早已超越了文学理论和写作教学的狭义理解,成为后现代思想的一个支柱概念。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新闻传播学、法律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学研究、影视研究等,都将自身的学科对象作为一种叙事进行探索,且已形成丰富的研究成果。 与此同时,对叙事本身的语言结构的研究却并未受到足够重视。由此导致“叙事”在很大程度上蜕化成一张学术标签、一个可供众多研究者拿来诠释相关现象的概念,却无法在实际研究中提供有效的理论原则和可操作的分析方法。 本书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研究方法探讨叙述中的分层结构,对体现分层的语言形式进行描写与解释,建立一套分析叙事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方法。 叙述分层直观地理解就是故事中嵌入故事。譬如叙述者说出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又说出一个事件,那么后一事件与前一故事就处在不同的语义层次上。《一千零一夜》常常用来作为叙事分层的经典例子。譬如,其中山鲁佐德为苏丹王讲述了一个瞎子僧侣的故事,在故事中提到四个商人,其中一个商人又给另外三人讲述了巴格达一个麻风病人的故事,而在这个故事中又有一位渔夫在亚历山大港的市场上,把海上惊心动魄的经历讲给顾客们听。这样,瞎子僧侣的故事、麻风病人的故事和渔夫历险的故事相互嵌套在一起,各自处在不同的叙事层次上。 后记 准确地说,“意向性”不是一套理论,而是一个“问题”空间。自19世纪末布伦塔诺将“意向性”概念重新引入心理学、哲学以来,它便使许多古老的问题重新成为争论的焦点。当代语言哲学和心智哲学正是在此交汇,两者共同关注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思想具有怎样的句法语义性质,而语言的意义又来自何处? 从意向性的角度探讨语言追问的却是意识的奥秘,西方哲学家如齐硕姆、塞尔等对此早有尝试,日本语言学家时枝诚记也曾从胡塞尔对意向性的分析出发建立“时枝语法”,而现代汉语研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还刚刚开始。 本书的选题最初来自导师刘大为教授2001年在“21世纪首届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国际研讨会”上的报告《意向动词、言说动词与汉语的句嵌式递归结构》,这也是现代汉语研究者第一次在论文中正式援引“意向性”概念分析现代汉语的结构。语言研究不应拘泥于语言本身,而要看到语言与认知活动、思维活动之间的本质联系,这已是我国当前语言学术研究的基本共识,它启迪我们透过语言表象,探索人的更深层次的心灵奥秘。 正是在这一思想启发下,我试着从意向性着手分析现代汉语中小句,或者说句子形式充当句法结构的现象,并以此为题完成了博士论文。在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我开始关注意向性在语篇结构中的体现。本书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也吸收了博士后工作报告的部分内容。
内容概要
叙事是将各种经验组织成有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经典叙事学兴起于上世纪中后期,主要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小说等虚构性文本为研究对象;而当前叙事的发展早已超越了文学理论和写作教学的狭义理解,成为后现代思想的一个支柱概念。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新闻传播学、法律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学研究、影视研究等,都将自身的学科对象作为一种叙事进行探索,且已形成丰富的研究成果。 与此同时,对叙事本身的语言结构的研究却并未受到足够重视。由此导致“叙事”在很大程度上蜕化成一张学术标签、一个可供众多研究者拿来诠释相关现象的概念,却无法在实际研究中提供有效的理论原则和可操作的分析方法。 本书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研究方法探讨叙述中的分层结构,对体现分层的语言形式进行描写与解释,建立一套分析叙事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方法。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从意向性理论看叙述分层 第一节 解释者的“视域”与叙述分层 第二节 意向性:意识的关指能力 第三节 。言说活动和意向活动 第四节 复杂的镶嵌结构及其语言形式第二章 分层标记与句嵌结构 第一节 叙述分层的句法实现 第二节 意向标记语和言说标记语 第三节 句嵌结构分析第三章 内嵌句:显性视域内的句子形式 第一节 “句子特征”和独立性等级 第二节 意向过程、言说过程的内嵌句 第三节 意向态度的内嵌句 第四节 意向概括、言说概括的内嵌句第四章 叙述分层的解释功能 第一节 语篇中的镶嵌形式 第二节 叙述中的解释及其语篇形式 第三节 非虚构性叙述的视域结构附录:言说动词、意向动词的隐现和视域的约束作用 语料来源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值得一提的是,热奈特(1972)和里蒙一凯南(1983)考察叙述分层时,着眼点都在于小说中主要故事和主要插曲之间的关系;米克·巴尔(1985,1997)则大大扩展了这一问题的领域,把对各种引语形式的分析也包括进来——不管引语是否在作叙述,是否说了一个故’事。⑦当然还能举出更多的表现形式,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引语——包括思想引语,以及隐含作者直接出面进行评论、指点情节线索、提醒读者注意……这些都会导致言说分层。质言之,言说层次的分化和镶嵌体现了叙述语篇的整体性结构。另一方面,言说分层与视域分层的联系也值得进一步研究。在经典叙述学格局中,它们分别属于不容混淆的两个理论层次,如热奈特(1972)把聚焦列入“语式”部分,而把叙述分层列入“语态”部分;里蒙一凯南(1983)把前者视为“本文”问题,而把后者视为“叙述”问题;米克·巴尔(1985,1997)则在“故事”和“本文”的标题下对两者分别作出阐述。
后记
准确地说,“意向性”不是一套理论,而是一个“问题”空间。自19世纪末布伦塔诺将“意向性”概念重新引入心理学、哲学以来,它便使许多古老的问题重新成为争论的焦点。当代语言哲学和心智哲学正是在此交汇,两者共同关注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思想具有怎样的句法语义性质,而语言的意义又来自何处?从意向性的角度探讨语言追问的却是意识的奥秘,西方哲学家如齐硕姆、塞尔等对此早有尝试,日本语言学家时枝诚记也曾从胡塞尔对意向性的分析出发建立“时枝语法”,而现代汉语研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还刚刚开始。本书的选题最初来自导师刘大为教授2001年在“21世纪首届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国际研讨会”上的报告《意向动词、言说动词与汉语的句嵌式递归结构》,这也是现代汉语研究者第一次在论文中正式援引“意向性”概念分析现代汉语的结构。语言研究不应拘泥于语言本身,而要看到语言与认知活动、思维活动之间的本质联系,这已是我国当前语言学术研究的基本共识,它启迪我们透过语言表象,探索人的更深层次的心灵奥秘。正是在这一思想启发下,我试着从意向性着手分析现代汉语中小句,或者说句子形式充当句法结构的现象,并以此为题完成了博士论文。在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我开始关注意向性在语篇结构中的体现。本书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也吸收了博士后工作报告的部分内容。
编辑推荐
《叙述分层和句子镶嵌》是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