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作者:赵振华 页数:311 字数:230000
内容概要
研究和讨论一个问题特别是现实问题有无意义,必须考虑三个基本条件,即真实性、重要性、问题解决的程度等。如果不是真问题,就没有研究的必要;如果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也无研究的必要;如果已经有了成熟的政策措施,这个问题已经处于有效的解决过程中,也无研究的必要,因为已经有了好的方案。这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才有研究的价值。如果问题具有真实性,但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虽然有价值,却没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即使问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已经有了很好的解决途径,该问题很快就会得以解决,显然也无再研究的价值,否则就是重复研究。而收入差距问题则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个真实的、重大的、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作者简介
赵振华,1966年生。199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人中央党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现任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
文250余篇,多篇被其他报刊、杂志转载。出版学术专著6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
书籍目录
导言 一、缩小收入差距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当前国内收入差距问题研究综述- 三、国外收入差距研究综述 四、本书结构安排 五、本书研究方法 六、本书提出的主要观点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原理 一、收入的含义及构成 二、功能收入分配与规模收入分配 三、收入分配原理第二章 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体系 一、国外学者提出的收入差距指标 二、国内学者提出的收入差距指标 三、本书采用的我国收入差距的指标体系 四、收入差距合理的标志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政策演进及政策效果 一、我国收入分配政策演进 二、政策效果评价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状况及影响因素 一、我国高中低收入群体的分布状况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 三、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四、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第五章 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 一、体制因素 二、多重二元经济结构及二元经济政策 三、历史、自然和地理因素 四、教育因素 五、自身因素 六、非法收入和灰色收入第六章 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 一、衡量收入差距大小的尺度 二、矫正收入差距对经济社会影响的认识误区 三、收入差距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七章 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差距问题 一、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 二、经济结构与收入差距 三、城市化与收入差距 四、人口素质与收入差距 五、通货膨胀与居民收入差距 六、区域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第八章 理性认识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处于过大区间,但没有出现两极分化 二、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是相对差距而非绝对差距 三、正确认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四、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存在的必然性 五、我国社会发展指标的差距要小于收入差距 六、认识收入差距要结合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七、要考虑高收入者收入的使用方向和用途 八、要考虑不同地区的物价因素 九、从历史发展来看,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都曾经出现收入差距扩大现象第九章 我国收入差距调节效果不明显的成因分析 一、收入差距的逆向调节 二、市场经济规律自身具有扩张收入差距的拉力 三、政府对收入分配调控不到位和错位 四、转轨中的体制和法制因素第十章 国外缩小收入差距的主要措施及其启示 一、国外缩小收入差距的主要措施 二、世界其他国家解决过大收入差距措施对我国的几点启示第十一章 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选择 一、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目标选择 二、缩小收入差距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三、缩小收入差距的制约因素及达到目标需要满足的条件 四、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体系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原理 本章主要讨论与收入差距相关的概念、假定及原理,目的在于为后文的分析提供基本的分析工具。 一、收入的含义及构成 有关收入的定义很多,本人赞同萨缪尔森给收入下的定义,即收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内赚得的或取得的货币总量。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收入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时间上的界定,这就是一定时期,一般指一年,而不是一个无限长的时间段或无限短的时间段。二是获得收入的途径,主要是两个,一个是赚得的,即通过付出劳动或其他生产要素而得到的回报;一个是取得的,包括政府转移支付或其他社会成员捐赠等。三是获得收入的形式是货币总量。以实物形式存在的也要折合成货币形式,如农民收获供自己食用的粮食、蔬菜等。四是收入是一个流量概念,而不是存量概念。收入不同于财富,也不同与财产。经济学意义上的财富是指一种货币存量,财产既包括实物存量也包括货币存量。 从不同的划分主体来看,收入分为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国民收入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从物品和劳务生产中赚到的总收入。居民个人收入指居民个人在一定时期内赚得的和取得的货币总和。本章讨论的是居民个人收入。我国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有不同的统计口径。城镇居民是按照家庭可支配收入进行统计的,农村居民是按照家庭纯收入进行统计的。 城镇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家庭成员得到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他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家庭可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以及记账补贴后的收入。计算公式为: 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记账补贴 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是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计算公式为: 纯收入=总收入-税费支出-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赠送农村外部亲友支出-记账补贴 纯收入主要用于再生产投入和当年生活消费支出,也可用于储蓄和各种非义务性支出。 从收入的构成来看,按照收入的性质,城镇居民家庭的收入构成主要包括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构成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工薪或工资性收入主要指城乡居民从所在单位或受雇其他个人获得的工资、津贴、奖金以及各种货币补贴等,主要是靠提供劳动或劳务所获得的收入。 经营净收入是指城乡居民家庭以家庭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扣除各种应纳税款和必要的支出费用之后的收入。 财产性收入是指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者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利息、股息、红利、债息、租金等。 转移性收入是指城乡居民无须提供任何对应物而获得的货物、服务、资金或资产所有权等。不包括无偿提供的用于固定资本形成的资金。主要指城乡居民在二次分配中获得的所有收入。 二、功能收入分配与规模收入分配 功能收入分配也称要素收入分配,指的是各种生产要素与其所得收入之间的关系,是从收人来源角度研究收入分配的,指的是资本、劳动、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整个收入中所占的份额。规模收入分配也称个人收入分配或家庭收入分配,指的是某个个人或家庭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或份额,是从收入所得者的规模与其所得收入规模的关系角度研究收入分配的。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收入分配关系,既需要考察规模收入分配,也需要考察功能收入分配。 三、收入分配原理 (一)人们具有不断提高收入的主观愿望和客观需求 从主观愿望来说,人们为了生活和不断地改善生活,就需要不断地获得并提高收入。因为收入是改善生活的重要条件,人们具有追求实际收入不断提高的主观愿望。从人类历史来看,之所以生产力不断发展,就是因为人们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创造出更好的生活环境,获得更多的收入。从客观需求来说,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活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生活用品也呈现出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趋势,要满足日益纷繁的各类生活品需求,就需要不断地提高收入。人们改善生活的欲望是无限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无限的,只要条件具备,不断提高收入水平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二)人们要获得持久性收入,就需要不断地付出劳动及其衍生的生产要素 人们要不断地获得持久性收入即一个人的正常收入,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不能长期地无偿地从别人那里获得商品和劳务,必须付出相应的劳动或其他非劳动生产要素,这些非劳动生产要素实质是劳动要素的延伸。在原始社会,依靠自然分工,每个健康的成年人都贡献自己的劳动,并获得均等的生活资料,这些生活资料如果表现为货币形式就是收入。每个人都必须劳动,在氏族中承担一定的劳动份额,每个人也都是氏族集体中的一个链条,否则就会影响整个氏族的生产活动。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直到今天,商品经济代替了产品经济,每个家庭成为一个生产、生活和消费单元,每个人要生活下去,就必须通过交换自己的产品获得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而只有通过劳动才能生产或者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或服务。所以,劳动及其衍生的生产要素是获得收入的必要条件。 (三)每个人天生条件有巨大差异,后天获得收入的能力也有巨大差异 同时出生的每个人面临的条件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出生在富裕家庭,有的人出生在贫困家庭;有的人出生在繁华都市,有的人出生在偏僻农村;有的人出生在战乱环境,有的人出生在和平环境;有的人生下来就异常聪明,有的人一生下来就存在智力障碍;有的人生下来就具有健康体魄,有的人生下来就是残疾;有的人一出生就可继承巨额财产,有的人一出生继承的就是巨额债务。这就决定了成年之后获得收入的能力也就是人力资本积累具有巨大差异,由此获得的收入也就有巨大差异。 (四)人们具有追求公平收入的主观愿望 公平就是等量贡献获得等量报酬。追求更多收入是人们的天性,有贡献就有收入,有多大贡献获得多少收入。而贡献与收入不是天生对称的,实际情况往往是贡献与收入不对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使是公平竞争也会产生不公平的结果,即等量贡献没有获得等量报酬。之所以如此,除了因为竞争机会和规则等不公平之外,还有市场供求关系以及风险因素的影响。但无论什么原因,人们都具有追求公平收入的主观愿望,希望等量贡献获得等量报酬。但是,如上述第一个原理所述,由于每个人具有追求更多收入的愿望,当面临不公平的收入时就会产生两种 情况,一种情况是当对自己不利时即贡献大而获得的报酬少时,就会努力改变不利的环境或条件;另一种情况是当对自己有利时即少量贡献获得更多报酬时则会维护这种所谓的对自己有利而对别人不利的条件。 (五)社会分配面临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 公平与效率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面对的难题。所谓效率,按照曼昆的定义,就是社会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公平则是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合理分配的特性。虽然长期以来理论界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异议,但市场机制在提高效率方面有着自身的内在机制,竞争的结果甚至是公平竞争的结果也可能导致不公平的分配;政府在保证公平方面即让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合理分配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但是过度干预市场,追求结果的均等就会导致效率的损失。可见,公平与效率虽然是由不同的主体来调节的,但是,实质也就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说就是政府与市场边界的界定,或者政府对市场干预边界的界定。政府的作用在于为各种生产要素主体提供均等的机会和均等的竞争规则,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再分配的功能,确保市场竞争中弱者的利益,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刺激经济增长。 (六)收入分配结果的绝对均等和绝对不均等都会阻碍生产力发展,适当的收入差距会促进生产力发展 收入分配的绝对均等和绝对不均等都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的绝对均等,就意味着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生产要素的贡献,一味追求结果的绝对均等。既然收入与贡献没有关系或相关性很小,其结果必然是生产要素没有贡献的积极性,经济增长难以获得更多的具有活力的生产要素,阻碍了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的绝对不均等,实质也是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生产要素的贡献而分配,贡献多的获得的收入不一定多,贡献少的获得的报酬不一定少,贡献与收入也不成正相关关系,其结果是压抑了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进而阻碍了经济增长。而适当的收入差距的存在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为适当的收入差距既考虑了等量贡献获得等量报酬,刺激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又保护了弱者利益。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