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冀宽诚、欧阳淞、袁贵仁、 陆昊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1-04出版) 作者:冀宽诚 著 页数:106
前言
青少年朋友们: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是萌发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的信念。在庆祝党的90华诞的时候,我们都会深情地祝福她生日快乐!90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瞬间;而对我们青少年朋友来讲,90年,又显得那么漫长、那么久远。翻开党90年的光辉史册,回望党90年的漫漫征程,一曲曲壮歌撼人心魄,一幅幅画卷荡气回肠。那是嘉兴南湖上革命红船的扬帆起航,是井冈山上迎风飘扬的猎猎战旗,是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壮志情怀,是抗日战争浴血奋战的革命气概,是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胜利号角,是天安门城楼上发出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伟大宣示,是改革开放给祖国大地送来的和煦春风,是百年圆梦和民族复兴的壮丽画图,是科学发展给生活带来的日新月异……党的历史,是党带领人民书写的一部鸿篇巨制的教科书;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青少年要不要学党史?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随着岁月的流逝,过去发生的一切,我们不能淡忘;而不淡忘过去发生的一切,我们就需要学习党史。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大门被外国列强的坚船利炮强行轰开,清王朝丧权辱国,日益腐朽没落,中华大地变得满目疮痍,民不聊生。“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的诗句,喊出了当时中国有识之士的忧闷和悲愤。多少仁人志士,苦苦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然而,一次次的探索都归于失败,仍然不知路在何方。1921年7月,迷雾阴霾中,上海望志路106号那幢石库门小楼和南湖上荡漾的那艘红船,承载起历史的使命和民族的希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正是在这面鲜红的旗帜下,正是在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奋斗中,一位位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向我们走来:共产党员夏明翰奋笔一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年仅19岁的董存瑞手举炸药包高声呐喊:“为了新中国,前进!”铁人王进喜振臂一呼:“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时代先锋孔繁森在雪域高原立下誓言,“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这就是矢志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不息的共产党人!是的,新中国的道路是共产党人的热血铺就的,新中国的大厦是共产党人的脊梁支撑的,新中国的辉煌成就是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不懈奋斗而取得的。中国共产党在近90年的奋斗历程中,历经千难万险,战胜惊涛骇浪,付出巨大牺牲。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书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壮丽篇章,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胜利前进的辉煌史诗。可以说,是中国的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青年毛泽东“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气概和抱负,成为许多青少年学习的偶像;英勇顽强的红军队伍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创造的人间奇迹,成为许多年轻人励志的动力;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成为当代青少年提升民族自信心的力量源泉。青少年学习党史,对于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培养爱党爱国情怀,陶冶思想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无裨益。青少年怎样学党史?历史的车轮缓缓向前,铭刻在人们心中的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细节,是一位又一位活生生的人物,而那恰是历史的精彩所在。遍布在全国各地的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革命遗址遗迹,都是学习党史的生动课堂。在那里,青少年朋友可以追寻到党史人物的踪迹和感受到党史事件的震撼,可以从波澜壮阔的党的历史中撷取一朵朵浪花。然而,这一切都代替不了对党的历史的全面系统的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和全国党史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党史的学习和教育,要着力抓好对广大青少年的教育。而青少年学习党史,有一套适合他们阅读兴趣的党史读物是关键。为了便于全国的青少年学习、了解党的历史,在深入青少年中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共同策划,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积极支持,组织编写、出版了这套《青少年学习中共党史丛书》。全书以简明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了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召开的重要会议、作出的重要决策、涌现的重要人物和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力求以较丰富的故事和历史细节,展示中国共产党9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展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青少年学习中共党史丛书》是第一部面向广大青少年、较全面系统介绍党90年奋斗历程的党史读物。“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愿青少年朋友们从这套丛书的阅读中,了解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党,感悟我们党90年是如何从艰难曲拆中走向辉煌,倍加珍惜今天党和人民给我们创造的来之不易的幸福美好新生活。“读千赋者善赋,观千剑者晓剑”。青少年朋友们,加入到学习党史的行列中来吧!我们相信,学习党史,你会获取成长的智慧和营养;学习党史,你会增添前进的信心和力量。2011年1月
内容概要
《青少年学习中共党史丛书》按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三个历史时期介绍党90年的历史,同时还介绍了建国前为新中国诞生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和建国后各条战线的英雄模范。丛书共20册,60余万字,800余幅图,图文并茂,准确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丛书的阅读对象为全国初、高中学生,同时也兼顾社会各方面的青年读者。《面向世界的中国》《面向世界的中国》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作者为冀宽诚,主要介绍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经济、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发展。
作者简介
冀宽诚,男,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学系,历史学硕士。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长期从事中共党史、中美关系、世界政党研究,在《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书籍目录
编者的话一 中国人能够走向世界二 邓小平说,任何国家要发展,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三 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四 一个新词语:合资企业五 走向世界的教育六 没有国界的科学技术七 再识世界大潮八 更深、更广地参加国际竞争与合作九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十 积极倡导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前不久,据央视《世界周刊》报道,美国的一位女记者萨拉·邦德尔尼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作为家庭主妇,萨拉在准备圣诞节礼物时发现,几乎所有与圣诞有关的礼品,都是中国制造。从圣诞树到孩子的圣诞礼品,她采购了一大堆,没有一样不是来自中国。萨拉由此感叹,圣诞节成了中国制造的节日。于是,她决心做一个没有任何政治目的的经济学实验:一年不买“中国制造”,看看结果如何。于是,萨拉一家开始了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这一年,完全改变了这位记者兼家庭主妇的理念。美国人购物,基本依靠大型超市。超市货架上的商品,虽琳琅满目,但要选择物美价廉的,几乎都是“中国制造”。从电器到服装、鞋袜,中国货最多也最便宜实用。萨拉发现,要想找不是“中国制造”的替代品,着实困难。不仅费时费力,有时干脆买不到。萨拉家的切削机坏了,因为刀片是中国制造,按照“一年不买”的原则,机器只能弃用。萨拉为儿子买-双靴子,“中国制造”20美元,意大利造,要70美元,足足贵了三倍半;最难为的是,玩具如果不买中国货,萨拉几乎就当不了妈妈,因为玩具几乎都是中国制造。万圣节到了,萨拉带儿子到商店,儿子看中了玩具南瓜,那是中国出产的。儿子泪水涟涟,不买是不行了。结果,萨拉不得不最终破了约定。当一年过去,第二个圣诞节将要来临时,儿子大喊,妈妈,让新的一年快开始吧!萨拉的实验,在某种意义上是失败的。完全排斥“中国制造”,在现实国际依存的环境下,已不可能。中国已经走向世界,是不争的事实。同样,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这同样是个不争的事实。而且,它也是一种道理。上过历史课的青少年朋友都知道,中国同世界的接触,可以追溯到至少两千年以前。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最远抵达了罗马帝国,亦即今天的亚平宁半岛。汉武帝派人出使西域的最初目的,是军事性的。当时,这位踌躇满志的大汉朝皇帝,希望联合西域的少数民族大月氏和乌孙,夹击悍敌匈奴。张骞不辱使命,两次西行,两次被捕为俘,在荒无人烟的千里大漠中,跋涉数年,终于打开了中国同外部世界联系的通道。让汉武帝想不到的是,张骞的出使,军事意义远逊于经济意义。据说,当时在张骞打通的“丝绸之路”上,商贾云集,驼队相接。西域的特产,如葡萄、石榴、西瓜、大蒜、胡萝卜、洋葱、黄瓜以及芝麻之类,被西域商人们源源不断输入中原。而中国的工艺品和冶炼技术,也随之传进西域。有人断言,中国的冶炼技术西传后,为后来欧洲的经济崛起,打下了基础。不过,发生在两千年以前的这种中外交流,在中国走向世界的意义上,还不能算是一次“真正突破”。这是因为,一方面,当时的世界还没有形成联系,国家是分散存在的。因此,我们很难把西域甚至罗马帝国,统称作“西方世界”或“世界”;另一方面,西域商人愿意同中国打交道,根本的原因,是当时汉朝政治的强盛和经济的发达,西域商人是慕名而来。在汉朝皇帝的思想中,西域“胡人”来到中原,是“外番来朝”,是进贡来的。中原帝国理应处在世界中心的位置。在缺乏现代地理知识的古代,这种中国中心论的思想,曾经延续了将近两千年。由于这种虚妄的位置感,使当时和以后很多年代中,中外接触实际失去了平等交流的意义。后来,到了明代,竟生出了所谓“闭关”的国策。这样一来,中国无论从经济接触到政治参照,都失去了可资利用的坐标。往事越千年。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在开放与闭关之间纠结不休。而世界大势,却等不得人们彷徨不前。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人迫切地希望建设好一个新国家。但是西方人对共产党执政的中国,既恐惧又仇视。他们联合起来,在巴黎建立了贸易统筹组织,实行对共产党国家的禁运。那时,新中国哪怕要买最基础的工业设备,在西方人那里也是极为困难的。因此,中国人把自力更生口号提到了生命的高度。直到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才重新迈开走向世界的步伐。而此时,西方发生了经济危机,他们也不得不面对开放的中国这个现实。但是,正如我们所说,走向世界不仅是行动,也是道理。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就是邓小平说过的那句掷地有声的话:“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走向世界,不但需要勇气,还需要很多很多的东西。这其中,可能最需要的,是我们走向世界前的理性准备。它包括:我们为什么要走向世界?我们到世界上去做什么?我们凭借什么去参加这个世界大家庭?走向世界后,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等等。历史,总是提供给我们智慧。为了解答改革开放的中国离不开世界这个大题目,我们还是从30多年前中国打开对外开放窗口的第一步讲起。毕竟,大家也许会同意这样一种逻辑:我们怎样认识历史,反映着我们怎样面对现实。
后记
在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团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指导下,在北京市社科联等有关方面的积极支持下,经过全体作者和统稿人近一年的辛勤努力,《青少年学习中共党史丛书》(20册),终于问世了。这套丛书按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共拟定了20个题目,每个题目写成一本书;每本3万字左右,几十幅插图,全套书60多万字,图文并茂。旨在为青少年提供一套简明生动、通俗易懂的党史读物。这套丛书在策划、编写、统稿、审稿、出版的过程中,得到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团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吴担任总顾问;并成立了以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龙新民为主任,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周长奎、中央党史研究室秘书长张树军为副主任的丛书编委会。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曲青山、李忠杰、章百家、吕世光对丛书的编撰工作给予了指导,并审阅了部分书稿。党史界著名专家张静如先生亲自选派在京高校、党校青年教师与中央党史研究室学术骨干组成十几人的撰稿队伍。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党史专家对三个历史时期的书稿进行统改审定。北京市社科联将丛书列为“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从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华文学基金会将丛书列为2011年“金叶育才图书室”指定配置书籍,将把丛书送到西部等贫困地区学校的青少年手中。中央党史研究室黄如军、张化、张兆宪、赵勇民、穆兆勇、郭宏、曹子洋、陈亚杰、王攀、沈传宝、陈少铭、宁宇、李林、贺艳青、赵鹏等同志,中华文学基金会李小慧、朱晓岭同志,北京市社科联社科基金办公室郑红霞等同志参与了丛书的组织、协调工作。在丛书出版之际,我们谨向为丛书编撰出版付出辛勤劳动的所有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诚然,将中国共产党90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浓缩于一套60多万字的丛书之中并非易事。何况要改变人们熟悉的成人党史的面孔,尽可能让青少年想读爱看,更是难上加难。虽然我们动了不少脑筋,想了不少办法,但愿望虽好,结果并不一定尽如人意。丛书出版后,我们将追踪青少年读者的反映,在日后将其修改、补充、完善。由于编撰的时间较紧,加之我们的水平有限,这套丛书从内容到形式都难免存在不足。在此,欢迎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朋友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丛书编委会2011年1月
编辑推荐
《青少年学习中共党史丛书之16:面向世界的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面向青少年学习中共党史的大型系列丛书,图文并茂、准确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