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征战亲历记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作者:靳思彤  页数:528  字数:538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每个人都拥有金色的童年,奋发向上的青年,富有成熟感的中年和充实安详的老年。  我已进入“货真价实”的老年。我有很多老年朋友。在京离休的老朋友中,尚在人世的还有十几位,都是上个世纪40年代就在一起共命运的老家伙。60年弹指一挥问,现在都是80岁开外的老人了。  人老了,记忆力衰退,做事“丢三落四”,这就是老年人的弱势。但是,人虽老迈,大都有“忘近记远”的特点,对童年和青年时期的事情,记忆犹新,历历在目,这又是老年人的优势了。  我们在京的这些老家伙们,经常有电话往来,每年还要聚会一次。每次聚会除谈论国家欣欣向荣的巨大变化外,谈论较多的还是我们亲手创造和亲身经历而又出现辉煌业绩的“刘邓大军”。  刘伯承、邓小平首长共同统领和指挥的这支部队,他们二人是“一根扁担两肩挑”,时而换肩,时而分挑,同心协力、亲密无间地带出了这支英雄部队。后来在大反攻进入蒋管区的历史转折时刻,在群众的赞扬声中就逐渐形成了“刘邓大军”这个称呼。  我们这些离休的老朋友,都是刘邓首长的老部下。解放战争初期,有的在司令部工作,有的在政治部工作,有的就在刘邓身边服务,大都知道一点刘邓首长的事情。

内容概要

1945年冬,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亲率部队在60多天里,连续打了上党战役和邯郸战役,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战后,他们在武安县冶陶小镇的指挥部里,心情愉快地与周围的人们谈笑风生。此时,摄影记者高帆提出为二位首长拍照。就在这一瞬间,一幕感人至深的画面出现在记者眼前:只见刘司令员慢慢地推着邓政委站在前面,自己立在身后,紧紧地贴着邓政委,留下了这幅珍贵的照片。    本书再现了刘邓大军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七年战场岁月。     本书作者是刘伯承、邓小平的老部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中的一员。全书在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辅以作者随军亲历的感性素材和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再现了刘邓大军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七年战场岁月。

书籍目录

前言代序:开卷话刘邓第一章  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一、太行山降落一架美国飞机  二、解放战争第一仗——上党战役  三、刘邓去邯郸把守大门  四、高树勋起义经过  五、刘伯承在军调组的唇枪舌战  六、邯郸战役中的人民战争第二章  解放区应对内战的准备  一、开展大练兵巩固解放区  二、一个小插曲——“将相和”  三、刘伯承打靶  四、认清形势,总结经验第三章  吹响自卫反击战的号角  一、徐向前来到太行前线  二、召开动员会  三、向敌占区挺进  四、巨金鱼战役  五、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  六、甩包袱与背包袱  七、开展王克勤运动第四章  挥师豫北  一、蒋介石下令进攻延安  二、把铁锤砸在“钳铰”上  三、敌“快速纵队”快速覆灭  四、汤阴城活捉孙殿英  五、刘伯承宽待孙殿英  六、陈赓在晋南战场第五章  扫荡鲁西南  一、强渡黄河  二、1纵打郓城立大功  三、王克勤定陶捐躯  四、六营集斩长蛇阵  五、羊山集牵羊第六章  向大别山跃进  一、审时度势的重要一步  二、跨过陇海路  三、徒涉黄泛区  四、通过沙河  五、汝河抢渡  六、刘伯承淮河探水  七、陈赓部队南征第七章  坚持战斗在大别山上  一、刘邓部署战略展开  二、克服困难站稳脚跟  三、刘邓攀登三角山  四、巧遇刘邓首长  五、挺进皖西的一支劲旅  六、刘伯承淮西遇险  七、邓小平除夕吃面饼第八章  逐鹿中原  一、要把蒋介石钉在十字架上  二、解放洛阳  三、两宛之战  四、配合陈粟打阻击  五、欢迎陈老总到中原  六、郑州战役  七、张公店活捉米文和  八、好管家邓子恢  九、襄阳大捷第九章  淮海大决战  一、战前的形势和决心  二、调动敌人  三、攻占宿县  四、成立淮海前线总前委  五、淮海前线的指挥中心  六、黄维上钩  七、黄维兵团寿终正寝  八、高文魁和他的飞雷  九、人民支援和后勤保障  十、陈毅赋诗  十一、淮海战役被列为世界战例第十章  百万雄师强渡长江  一、渡江前的全国形势  二、渡江作战的任务和准备  三、突破江防追歼残敌  四、渡江的一支雄师——第11军  五、东集团(三野部队)炮击英舰  六、大纵深追击战  七、强渡抚河解放南昌  八、与江南游击队会师  九、第12军的“三猛作风”  十、参加城市接管和开辟地方工作第十一章  解放南京、上海  一、扫荡残敌进入“总统府”  二、邓陈刘陆续进入石头城  三、误闯美国大使馆  四、军管会发出第一号布告  五、召开团结会师大会  六、总前委筹备上海接管工作  七、解放大上海  八、中央军委新的进军部署  九、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十、刘邓大军告别南京第十二章  东路兵团叩击黔门户  一、进军的任务和准备  二、突破川湘鄂边防线  三、担任迂回任务的第五兵团  四、进入新区要讲策略  五、第三兵团在川东展开钳形攻势  六、解放贵州省会——贵阳  七、“该给敌军上上政治课了”  八、“约法八章”、“四项忠告”的威力  九、北渡赤水横扫川南之敌  十、追上敌人就是胜利  十一、“飞毛腿”团长严大芳  十二、解放重庆  十三、第16军攻占乐山地带  十四、宋希濂被俘记第十三章  成都平原围歼战  一、贺龙率十八兵团向南挤压  二、南线部队紧缩包围圈  三、蒋介石在成都的最后挣扎  四、苦战双流  五、轻取邛崃城  六、游击队配合作战  七、马忠全率部插入敌阵  八、刘文辉起义  九、胡宗南也跑了  十、“天下第一军”的覆灭  十一、成都解放前夕的大屠杀  十二、刘邓命令:不准二野进成都  十三、成都人民喜迎解放军第十四章  陈赓率兵继续西进  一、部队远程奔袭  二、卢汉发动起义  三、与滇桂黔边纵胜利会师  四、抢占蒙自机场1  五、解放锡城——个旧  六、四野部队堵死南疆出口  七、昆明保卫战  八、刘邓发出应急方案  九、活捉敌副司令曹天戈  十、敌副总司令说:“缴枪吧,不中了!”  十一、陈赓说:“不给云南人民留祸根!”  十二、第四兵团进入昆明城  十三、解放西昌  十四、追剿最后一路逃敌第十五章  巩固和建设新西南  一、刘伯承在重庆的讲话  二、邓小平的几个数字  三、从战斗队到工作队的转换时期  四、刘伯承抓地方工作  五、邓小平抓成渝铁路建设  六、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七、狠抓干部队伍建设  八、邓小平亲草感谢电  九、独特的性格  十、邓小平的魅力尾声  进军西藏  一、进军西藏的准备  二、第18军接受进藏使命  三、全国积极支持进藏部队  四、四条方针和十项政策  五、先遣团的艰苦历程  六、后续部队起程  七、在民族政策感召下  八、突破空中“禁区”  九、修筑康藏公路  十、昌都战役  十一、张国华与拉萨上层反动分子的较量  十二、先遣团进驻亚东1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四、六营集斩长蛇阵  当我军把国民党所谓的40万大军踩在脚下,跨过黄河之后,蒋介石已经心惊肉跳,深切感到他们在津浦路东、山东地区的侧背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而只好挖肉补疮,急急忙忙从豫北赶调32师、66师向原来盘踞在金乡、嘉祥之间的70师靠拢,以金乡为依托,形成东翼向巨野地区前进;又把陇海路上的58师调至金乡,把豫东调来的63师153旅赶到定陶,和原来盘踞曹县以南的68师残部形成西翼,企图阻拦解放军。可是解放军行动神速,一个星期之间,就将其55师全歼于郓城,又把153旅吃掉于定陶。这样一来,国民党军队上下手足无措,只好把66师、32师和70师,调整到金乡西北和巨野东南的六营集、独山集和羊山集。在三个相距不到30华里的集镇上,犹豫不决地摆成一字长蛇阵。32师和70师是前卫,66师是本队。看样子是打算相互策应。  我国古代伟大军事家孙武,曾将善战者比如“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敌第二兵团司令官王敬久,在指挥其两路援军北进时,除强调其东西两路必须密切配合,以达钳击解放军之目的外,还特别要求东路3个师,务必首尾相顾,互为策应,也就是说要像“常山之蛇”一样,以防被解放军各个击破。  野战军刘、邓首长,根据毛主席制定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和当前应放手歼灭敌人的指示,早已谋定了如何对付敌东西两路和打破敌“长蛇阵”的战法。敌人摸不清解放军的动向,不知解放军要从哪里下手。他们对解放军的行动毫无所悉,国民党军队上下两眼漆黑,谁也不知解放军意图何在。及至解放军形成大包围,把3个师的国民党军队切成数块,国民党军队的将领们才大吃一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刘邓大军征战亲历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