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当代中国外交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作者:庄小军,吴光祥 著  页数:521  字数:420000  

内容概要

本书试图从中共党史的角度反映当代中国外交方略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决策过程,体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原则立场及中共领导集体在处理国际关系上的战略思考和外交艺术。

作者简介

庄小军
  1952年12月出生于南京。20世纪70年代在部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80年代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并曾先后在省、市科研、宣传、出版部门工作;90年代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班;现任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从事党史征编

书籍目录

第一编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决策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决策  第一节 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   一、新中国成立前美国立场的变化   二、美国对新中国“不承认”政策的实施   三、中国外交方针的制定  第二节 苏联与新中国的微妙关系   一、苏共对中共的复杂心态   二、苏联的调停   三、中共中央做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决策  第三节 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决策   一、中共领导人与苏联的交往   二、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三、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制定与实施 第二章 新中国最艰难的抉择:抗美援朝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初朝鲜半岛的局势   一、朝鲜半岛形势错综复杂   二、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趁机介入   三、北朝鲜紧急求援,中南海面临抉择  第二节 出兵朝鲜的艰难决策   一、政治局会议权衡利弊,共和国领袖初议出兵   二、斯大林承诺变化,毛泽东慎重考虑   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第三节 抗美援朝的军事外交斗争   一、朝鲜战场上的军事较量   二、停战谈判中的外交角力   三、抗美援朝决策的现实作用和历史意义 第三章 中国外交走上世界舞台  第一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运用   一、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和实施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推广及影响  第二节 日内瓦会议的首次亮相   一、朝鲜问题的正面交锋   二、中国对印度支那问题的方针   三、印度支那问题的成功解决  第三节 万隆会议上的和平外交   一、万隆会议的复杂背景   二、万隆会议的辉煌胜利   三、中美促成大使级会谈 第四章 解决边界问题的努力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第一节 中国与缅甸等国边界问题的解决   一、新中国边界问题的现状和立场   二、中缅和平解决边界问题   三、中国与蒙、尼、巴、阿等国相继解决边界问题  第二节 中印边界的争议和双方政府的立场  第三节 中法建交实现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一、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的变化   二、中法关系逐步扫清障碍   三、中法建交的实现及抗衡苏美的影响 第五章 国际共运的分裂和中苏同盟的瓦解  第一节 中苏关于国际共运理论的论战   一、中苏两党意识形态和对外战略的分歧   二、苏共二十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冲击  第二节 中苏同盟的破裂与瓦解   一、中苏两国关于“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问题的冲突   二、中苏在内政外交上的裂痕扩大   三、中苏两党分歧导致国家关系的恶化  第三节 中苏关系走向对抗和冲突   一、中苏边境紧张局势加剧   二、中苏两国的进一步冲突及对抗   三、中国对外战略的变化和调整 第六章 中美关系缓和与重返联合国  第一节 中美关系的解冻与谈判   一、中美关系从对立到缓和   二、中美解冻的信号与基辛格秘密访华   三、尼克松访华与中美《上海公报》  第二节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   一、中日民间外交的开展   二、尼克松访华对日本的影响   三、田中访华与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  第三节 中国重返联合国   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中共领导的判断   二、重返联合国的巨大胜利第二编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决策 第七章 面向未来构建中日友好关系  第一节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前的准备   一、中日启动缔约谈判   二、中日在反霸条款上的严重分歧   三、中国政府与日本民间共促条约缔结  第二节 中日睦邻友好关系的建立   一、《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署   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三、中日双方的未定问题  第三节 中日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   一、邓小平访日与中日交流升温   二、中日经贸合作的扩大与发展   三、中日友好交往的加强与深化 第八章 共同战略利益下的中美建交  第一节 中关建交的波折与发展   一、美国对华关系停滞不前   二、中方对美政策的坚定立场   三、中美建交谈判的难点与焦点  第二节 中关关系实现正常化   一、中美秘密谈判   ……第三编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决策第四编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外交决策结语 开放的中国展示奥运外交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12月16日晚,毛泽东在克里姆林宫拜会斯大林,这是中苏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首次会晤。两人互相问候致意,气氛融洽,场面感人,斯大林称赞毛泽东比他想象中的更年轻、更健壮,他对中国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表示祝贺。双方谈到了当时国际形势的趋势、争取和平的现实可能性、苏联对华贷款、台湾问题以及苏联协助出版《毛泽东选集》等有关问题,但在怎样处理1945年《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问题上,双方的意见发生了分歧。毛泽东考虑到斯大林的意见一时难以改变,便表示再斟酌后继续谈。这是毛泽东与斯大林的第一次会谈,已经涉及若干实质性的内容,中苏对于对方的观点有了初步的了解,双方也达成了一些共识。但在最主要的条约问题上,即要不要签订新的中苏条约、废除旧的中苏条约的问题上,会谈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12月21日,毛泽东应邀出席了莫斯科庆祝斯大林七十寿辰大会,苏联方面特地安排中国代表团首先致辞,毛泽东的祝词受到热烈欢迎,会场响彻“斯大林——毛泽东”、“毛泽东——斯大林”的欢呼声,三次全场起立,长时间鼓掌,反映了中苏两国人民友好的真情实意。毛泽东在形式上受到高规格的接待,但对实质问题苏方却是避而不谈。此时国内尚有一大堆事情亟须处理,毛泽东确实有些着急了,12月22日,毛泽东找柯瓦廖夫来住处谈话,并要他把这次谈话的记录转交给斯大林,其中提到希望在12月23日或24日举行预定的会见,准备谈判解决以下问题:中苏条约、贷款协定、贸易协定、航空协定等,拟请周恩来前来莫斯科完成协定签字手续。12月24日,毛泽东与斯大林进行了第二次会谈,这次会谈的主要内容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有关问题,包括越南、日本、印度、西欧问题等等,但斯大林只字不提中苏条约。当毛泽东问起周恩来是否来莫斯科时,斯大林却仍然是采取拖延的策略,使毛泽东感到失望并表示不满。

后记

本书两位作者从事党史、军史研究多年,具有在中央党校党史理论、重点高校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方面进修深造的经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对外政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一定的研究。曾主编并出版多部著作,撰写和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经过数年认真准备的基础上,两位作者对如何撰写此书进行过多次研究,并在撰稿上做了明确分工:由庄小军撰写第一、四编;吴光祥撰写第二、三编;全书由庄小军负责统编和定稿。在本书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出版社等单位领导与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启华研究员在审阅本书编写提纲及有关内容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热情鼓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研究员精心审定了全部书稿,与作者进行直接交流和重要指导;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主任孙大力研究员对本书提出指导意见;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办公室主任黄如军对本书给予了关心和指点;中共党史出版社原社长张琦研究员对本书的编撰非常重视和关心。本书还得到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原政治部副主任庄心一同志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他提供了多年保存的大量党史方面的外交资料,并与作者多次研究有关问题;南京国际关系学院钮汉章教授也与作者进行过交流和探讨。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图书馆向作者提供了方便,使作者能借阅到多部外交著作。在此,对所有支持与帮助本书编撰、出版的单位和个人,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编辑推荐

《感悟当代中国外交:中共领导集体处理国际关系的外交智慧(1949-2008)》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感悟当代中国外交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