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吴欣望、 朱全涛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11出版) 作者:吴欣望,朱全涛 著 页数:26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创新市场与国家兴衰》在国内外第一次提出“创新市场”,对其历史演变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创新市场理论”,用来解释经济发展与国家兴衰。创新市场是对有商业价值的新技术、新构思等原创性信息进行交易的场所。既然是市场,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市场结构。创新市场的市场结构由“独立决策的供给方个数”以及“独立决策的需求方个数”共同决定。“个数”决定了它们之间的竞争程度。创新市场的市场结构也可被分为买方垄断、买方寡占、卖方垄断、卖方寡占、双边垄断、双边寡占、卖方垄断-买方寡占、买方垄断-卖方寡占和“充分竞争”九种类型。 《创新市场与国家兴衰》对英国、德国、美国、日本、印度五国的创新市场及其市场结构的演变进行了历史考察。发现如果一国创新市场的市场结构更具竞争性,那么该国就会经历创新繁荣和较快经济增长,否则会导致经济增长缓慢。因此,创新市场的市场结构特征是决定一国创新繁荣和中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作者简介
吴欣望(1974-),女,湖北省京山县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在武汉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4~2006年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下半年自愿从北京大学赴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讲授硕士生中级宏观和微观经济学及博士生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2007年2月起在广西师范大学执教,讲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证券投资学和专利经济学等课程。朱全涛,北京大学数学硕士,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英国科学院(British Academy)客座研究员、研究项目负责人,伦敦大学SOAS金融与管理系客座研究员。
书籍目录
导读/1第一章 创新市场理论/1 第一节 创新市场的含义/1 一 什么是创新市场/1 二 创新市场上的供求行为与市场均衡/4 第二节 创新市场的市场结构/9 一 创新市场的市场结构特征/9 二 买方垄断—卖方竞争的创新市场结构/11 三 卖方寡占—买方竞争的创新市场结构/12 四 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13 五 创新机构对创新市场结构的影响/16 第三节 创新市场理论/18 一 创新市场理论的要点/18 二 创新市场理论与国家创新体系分析框架的比较/19 三 创新市场理论与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比较/26 四 创新市场理论与新增长理论的比较/27 五 创新市场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27 第四节 创新市场理论在历史分析中的运用/28 一 主要思路/28 二 主要发现/29 本章小结/32第二章 对创新市场及相关市场的历史概览/35 第一节 新技术、新构思和新知识的交易市场/35 一 对专利技术交易市场的考察/38 二 对基础研究市场的简要考察/42 第二节 相关市场之一——发明型员工的劳务市场/46 一 发明型员工劳务市场的特点/46 二 发明型员工劳务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市场结构/49 第三节 相关市场之二——支持技术创新和转化的资本市场/51 一 从无组织状态到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的建立/51 二 现代风险投资行业格局的形成/54 三 新技术融资市场的市场结构/58 本章小结/60第三章 对英国创新市场的历史考察/61 第一节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创新市场的繁荣/61 一 创新市场繁荣的直接表现和影响/61 二 早期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66 三 对新技术的旺盛需求/72 四 创新对英国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75 第二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创新市场/79 一 创新市场的表现和影响/79 二 高等教育对创新市场的影响/84 三 科研体制的影响/91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创新市场/95 一 创新市场的持续低落及后果/95 二 创新市场低落的原因/99 三 撒切尔改革及其影响/104 本章小结/106第四章 对德国创新市场的历史考察/109 第一节 统一之前德意志地区创新市场的繁荣/109 一 推动创新需求的自由贸易/109 二 从技术输入转向产品输出的创新市场/117 三 研究型大学的产生与发展/120 第二节 第二帝国时期的创新市场/123 一 新兴产业与经济繁荣/123 二 高等教育对创新市场繁荣的贡献/127 三 垄断的强化/130 第三节 1919~1945年需求畸形的创新市场/136 一 走向高度垄断/136 二 畸形创新与虚假繁荣/140 第四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创新市场的复苏/142 一 开放经济中的垄断竞争与产业创新/142 二 研发格局的改变/144 本章小结/146第五章 对美国创新市场的历史考察/149 第一节 独立到内战之前的美国创新市场/149 一 创新市场的表现形式/149 二 支撑创新市场的专利制度/155 三 早期高等教育的影响/159 四 经济面貌的变化/161 第二节 南北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创新市场/165 一 新技术市场的持续繁荣/165 二 企业内部研究的兴起/171 三 支撑创新的资本市场网络/179 四 高等教育对创新市场的影响/184 五 经济面貌的进一步变化/187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的创新市场/189 一 创新市场的新特点/189 二 影响创新市场的重要因素/195 三 解释“新经济”/204 本章小结/206第六章 对日本创新市场的历史考察/208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创新市场/208 一 江户时代末期的经济/208 二 明治维新之后的技术引进/209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创新市场/215 一 技术引进为主的创新市场/215 二 技术引进与产品输出并举的创新市场/216 三 技术引进与技术输出并举的创新市场/218 本章小结/226第七章 对印度创新市场的历史考察/229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创新市场/229 一 殖民地时期的创新市场/229 二 独立至20世纪90年代之间的创新市场/231 第二节 经济自由化改革及其对创新市场的影响/238 一 增强创新需求的产业格局调整/238 二 增强创新供给的教育科研体制改革/240 三 创新市场特征与经济绩效/242 四 未来经济展望/243 本章小结/245参考文献/248后记/259
章节摘录
专利交易中介的发展又进一步增强了创新市场的竞争性。中介机构的信息发布将沉淀在专利局档案馆中的专利挖掘出来,推向市场,在增强技术供给的竞争性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潜在需求者。 如前所述,专利制度通过对新技术赋予产权,使其变为一种可供交易的商品。因此,专利制度是专利技术交易市场诞生的前提。而19世纪美国专利技术交易市场的繁荣与这时期该国专利制度的特点有关。该国专利制度使新技术的供给和需求均具有竞争性。这将在第五章中给予详细阐释。 直到今天,专利技术许可和转让的存在及其重要性仍然是不争的事实,这有力说明“创新市场”是存在的。除了专利技术之外,新技术交易市场上的交易对象还包括没有申请专利保护的技术秘密和隐性知识,而专利技术的交易表现得最为典型。 此外,具有商业价值的原创性信息也并不仅仅表现为新技术(不管是否获得了专利保护),还表现为获得版权保护的文学、艺术和软件作品等。这类产品的市场也是创新市场的一部分。 二 对基础研究市场的简要考察 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创新,为应用性新技术的创造提供了条件。没有现代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一系列突破,就无法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的一连串技术革命。那种认为基础研究不关心是否会帮助解决现实问题的观点是错误的。绝大多数的科研经费是面向解决实际问题的,比如健康、农业、防卫、工业技术等占到了美国大学基础研究的3/4。美国联邦政府机构不同部门资助基础研究的方向是不同的,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的研究一般都是推进科学知识进步的,国家卫生研究院基础研究经费的大部分份额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健康问题的,国防部、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能源部门等选择的基础研究项目则大都是符合他们自身需求的实用性任务。 尽管基础研究是有用的,但与应用性技术研究不同的是,基础研究的研究者们很难从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中直接获益。例如,能量转换定律的发现者迈尔和焦耳等科学家,发现了物理世界的新规律,这些规律为设计新技术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但是其发现者却无法从在其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中受益。 这意味着,基础科学的创新,需要有别于应用技术研究的机制来支撑。基础科学研究的供给者是直接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员。那么,需求者又是谁呢?在不同历史阶段,需求者的特征不一样。 ……
编辑推荐
吴欣望、朱全涛编写的《创新市场与国家兴衰》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一个国家兴衰的过程,以创新市场的市场结构特征为基点研究新技术、新构思的供给与需求对国家的重要影响,并对英、德、美、日、印度五国的创新市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创新市场的竞争性越充分,国家越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