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价值体系建构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张铭  页数:351  字数:359000  

内容概要

政治价值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人类公共生活领域中的“意义世界”
,为社会公共生活提供必要的价值评判标准与前行路标,因而也成为社会政治文化、制度安排与政治行为背后真正的“定向器”。建构一个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政治价值体系,是我们“后发国家”成功实现社会转型必须予以解决的重大历史任务。张铭所著的《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理论历史与方法》围绕东方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这一主线,以较为广阔的方法论视野,就当代中国政治价值体系建构所涉及的价值评判标准建构问题,正确认识当下建构的时代背景及时代课题问题,自觉反省作为政治价值认知基础的范式问题,价值体系本身的形式结构问题,体系调节的重点取向与艺术问题,建构过程中政治至善主义的克制与防范问题,东西方历史建构经验、教训的总结与汲取问题,如何积极面向“本土化资源”挖掘运用等重大也是绕不过去的问题作出了较为系统的探索,提出了不少较为独到的见解。《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理论历史与方法》作为基础性理论的前沿探索,为当下中国的政治体制变革提供了一个方向与路径选择上的重要参考。

作者简介

张铭,1950年生于江苏苏州,1982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前身),获法学学士学位,留校任教二十余年。曾作为访问学者至美国艾奥华大学访学一年。现任教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威海分校政治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政治哲学、西方政治思想与文化、比较现代化与政治发展。出版有《现代化视野中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孟德斯鸠评传》、《政治学方法论》、《基层治理模式研究》、《信念论政治与怀疑论政治》等著作与译作,主编有《东吴公共论丛》丛书一套。

书籍目录

自序
导论 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的时代向度
一 政治价值选择在市场经济时代面临的困境
二 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作为现代政治价值体系调整的方向性坐标
三 “权力悖论”的化解: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
四 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的主体性特征与实践检验
第一编 东方社会转型与社会主义再释义——当代中国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的背景性认知
第一章 东方社会转型:当代中国政治价值体系建构背景
一 现代化转型的难与易
二 东方文明的“超稳定”与文化斥异机制
三 西方文明的变异与“亲和力”的提升
四 文化斥异机制的激活与现代化发展受挫
五 “形式”拷贝与文化斥异机制的激活
六 “亲和力”提升: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重点
第二章 社会主义再释义:当代中国政治价值体系建构前提
一 时代挑战与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
二 东方社会的转型困境与社会主义革命突破之诠释
三 现实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
四 社会主义社会的释义与再释义
五 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
第二编 形式、方法与核心定位——当代中国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的元理论思考
第三章 政治价值体系的形式结构与调整原则
一 形式结构分析:政治价值体系研究的新角度
二 政治价值体系的层次
三 政治价值体系的要素
四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价值体系的调整方式
第四章 认知范式与政治价值体系建构方法
一 政治价值体系建构与认知范式问题的提出
二 普遍主义认知范式与政治价值体系之建构
三 历史主义认知范式、后现代主义认知范式与政治价值体系之建构
四 扬长避短,相互解毒,超越局限:政治价值体系建构方法的当代思考
第五章 当代中国政治价值体系调整的核心定位
一 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生活类型及其政治目标信念调整
二 立足宏大目标追求的“信念论政治”
三 怀疑论政治及其对目标信念的限定
四 市场经济选择与政治风格转换之必然
五 缩小目标追求与复杂大系统自适应能力的提升
第三编 政治求善:限度与关系结构——当代中国政治价值体系建构中政治与道德伦理的结合方法
第六章 政治求善冲动的高涨及其困境
一 政治求善冲动的发生学
二 政治求善冲动高涨的历史形态
三 “至善论政治”的时代困境
第七章 市场经济时代政治与道德间的应然关系结构
一 政治与道德应然关系之摸索
二 市场经济时代的社会秩序分层与多元控制机制
三 价值原则的分层选择及市场经济时代政治与道德间的应然关系结构
第四编 他山之石:建构、摸索与得失——当代中国政治价值体系建构中的外在参考系
第八章 近代英国政治价值体系建构中的摸索与经验
一 近代英国保守自由主义政治价值体系之构成
二 近代英国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的路径分析
三 近代英国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的经验与教训
第九章 近代法国政治价值体系建构中的裂变与伤痛
一 近代法国激进民主主义政治价值体系之构成
二 近代法国激进民主主义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的路径分析
三 近代法国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的经验与教训
第十章近代德国政治价值体系建构中的——统与入魔
一 近代德国国家——民族主义政治价值体系之构成
二 德国国家——民族主义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的路径分析
三 近代德国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的经验与教训
第五编 理想社会追求中的曲折是非——中国近现代政治价值体系建构史个案解读
第十一章 三民主义政治价值体系及其信念误区
一 三民主义政治价值体系之结构
二 三民主义政治价值体系缘何受挫
第十二章 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政治价值体系和它的历史命运
一 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政治价值体系之结构
二 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命运
第六编 解读、对话与创造性转换——当代政治价值体系建构中的传统传承思路
第十三章 儒学政治价值的审视方法与再解读
一 儒学政治价值的审视方法
二 儒学思想体系与政治价值之特征:绵长隽永与适调发展
三 激进的反传统倾向缘何在儒学政治价值解读中长盛不衰?
四 儒学政治价值的再解读
第十四章 “生成的传统”、本土化形式与政治价值体系的“功能趋同”
一 传统与理性主义时代的反传统
二 传统的解读与传统的“生成”
三 政治价值体系的本土化取向:从形式效仿到功能看齐
后记

章节摘录

  显然,中国自由主义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迷信的大政府有可能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  再次,中国自由主义者大多是理性的乐观主义者,他们相信理性的规划和建设能力,相信理性的秩序就是一种完满的秩序。与崇信理性的欧洲启蒙主义者相似,中国自由主义者们“从未完全放弃过那种令现实主义者们迷惑的不可更改的、最为顽固的幻觉——即他们自己是没有错误观念的幻觉”。这就不奇怪,自由主义像一切理性主义者一样,完全无视理性的盲点与局限,看不到理性主义想凭借一代人的认识来取代“历史大智慧”的疯狂,甚至陶醉于在理性规划与指导下扫除“愚昧的传统”、建设完美理想社会的自负之中。这就使得中国自由主义加入了近现代国人张扬理性主义的大合唱之中,而在这里面,中国自由主义所奏出的又不是最强音,因而也不可能赢得人们的特别关注。  最后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原因是,就世界性的政治价值体系现代转换成功经验来看,一种特定的政治价值体系想要在一个社会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就不仅要提出应对社会危机的有效办法,还要使得这种办法得到既有“社会资本”与“社会文化网络”的滋养与支撑。失去了传统文化背景和文化网络拱卫与维护的政治价值选择即使能够喧闹一时也终难在一个社会中长久维持。中国自由主义的悲剧就在于,它在一开始就为西方文明的自由形式所惑,没有去考虑这种形式建立在什么样的土壤之上、服务于什么样的功能,没有用功能分析的眼光去分析自身传统文明中是否存有人类成功文明所具有的诸多共性。因此,“在中国自由主义者眼里,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观念上同西方自由主义是格格不入,所以要传播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和西方文明,理所当然地要对传统文化展开攻击”。这就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与传统全面决裂、注重同西方文明外在形式看齐的道路。  由此而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是,中国自由主义者在看齐与追求西方文明外在形式的同时,是不是走上了一条与自由主义精神内涵完全背离的道路;是不是必然地藐视作为社会发展基础的“文化软实力”,必然对政治权力产生或多或少的幻想,必然加强对属于“硬权力”的国家机器的全面依赖。诚然,中国近现代自由主义者也提倡整理国故,也有终身以中国历史研究为业者,然而无论是胡适还是傅斯年,他们对待中国历史远没有钱穆所提倡的敬畏与温情,而是充满了苛求与指摘。胡适对此曾坦言道:“整理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找到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脑里面寻找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找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找出一个真价值来。为什么要整理呢?因为古代的学术思想向来没有条理,没有头绪,没有系统”。显然,这种对“国故”的整理无异于一种对历史与传统的审判与改造,而这种审判与改造的目的也并非是对历史与传统的认同与延续,而是为了“再造文明”。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政治价值体系建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