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驻日使团与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  作者:戴东阳  页数:453  字数:476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晚清驻日使团与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1876~1894)》由戴东阳著,以晚清对日外交重要机构驻日使团作为切入点,以甲午战前清政府对日政策的三大中心问题琉球问题、朝鲜问题和修改条约问题为基本框架,以这一时期中日关系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经,以历届使团的外交思想和外交交涉活动为纬,以清政府对日政策和日本对华政策为背景,深入考察了甲午战前历届驻日使团的日本研究、对日交涉、政策建议及其渊源,以及对清政府对日政策尤其是甲午战前中日关系的重大影响。

作者简介

戴东阳
女,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1990、1993年),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2000年)。1998~1999年日本新溻大学留学;2001~2003年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究所访学;2009~2010年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术院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中日关系史、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何如璋使团与早期琉球案
第一节 出使
第二节 “琉球三策”
第三节 东京交涉与“照会事件”的由来
第四节 提请美国调停
第五节 “照会事件”的放大与澄清
第六节 重议球案的努力
第二章 日本修改条约交涉与何如璋的条约认识
第一节 对日本修约交涉的评介
第二节 协定关税与治外法权是不平等条约中的两大主要条款
第三节 中国亟应谋改约
第四节 朝鲜借鉴日本修约模式与各国订立条约之建议
第五节 《朝鲜策略》中的“防俄”与“结日”
第六节 日本对华修约要求之应对
第三章 《日本国志·邻交志·泰西》篇与《日本外交始末》
第一节 《泰西》篇三大部分对《始末》的征引
第二节 有关简单超出部分的解释
第三节 《泰西》篇初刻本与改刻本的差异及其与《始末》的关系
第四节 初刻本《泰西》篇与《始末》关系的分析
第五节 黄遵宪的条约认识及影响
第四章 黎庶昌使团与壬午派兵
第一节 二次出使概论
第二节 壬午兵变与黎庶昌三请派兵
第三节 清政府的响应
第四节 与日方的交涉
第五节 兵变后黎庶昌对朝鲜问题的新关切
第五章 甲申事变前后黎庶昌使团的琉球策略
第一节 甲申事变前“存球祀”之努力
第二节 甲申事变与“琉球·朝鲜交换论”的提出
第三节 “琉球·朝鲜交换论”的发展、放弃及日清同盟说的提出
第六章 徐承祖与中日《天津条约》
第一节 提前赴任
第二节 与井上馨会谈及撤兵建议的提出
第三节 关于伊藤来华之报告及两大新建议
第四节 “谍者”辨析
第五节 天津谈判与撤兵建议的实施
第六节 中日《天津条约》签订后的朝鲜问题
第七章 李经方使团与朝鲜问题
第一节 出使
第二节 伊藤来华传闻与丁汝昌军舰访日
第三节 增开平壤口岸问题
第四节 奥朝议约案
第八章 历届使团与金玉均
第一节 黎庶昌与金玉均论修治街道
第二节 黎庶昌、徐承祖建议由朝鲜政府出面引渡金玉均
第三节 徐承祖与井上馨的拘金交涉
第四节 金玉均被刺与李氏父子、中国驻日使馆及陆奥宗光关系之辨析
第九章 甲午开战前夕汪凤藻的撤兵交涉
第一节 署理与正式出使
第二节 东学党起义与清政府依约派兵
第三节 依约知照日本与清政府的“速平韩乱以退日兵”策
第四节 “乱定”之后的“照约撤兵”交涉
第五节 更革韩政与“照约撤兵”交涉的中止
第六节 列强调停与最后的撤兵交涉努力
第七节 日本率先开战与使团撤离
代结语
一 清政府对历届驻日使团的评价
二 历届驻日使团对日本国情政情的考察
三 历届驻日使团人员的去就
附录一 甲午战前历届驻日使团人员名录
附录二 甲午战前历届驻日使团在日本各地驻在情况
征引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何如璋的琉球三策,包括可行三策、“无策”即“失策”几个层面。可行三策又分为上、中、下三策。上策是一面辩论,一面派兵船责问琉球,征其贡使,暗示日本以必争。中策是先据理与争,止之不听,再约球人对抗日本。下策则是完全采用外交谈判的方式。所谓无策,就是“坐视不救,听日灭之”,何如璋明确反对这一对策。指出,如果数以万计的琉球人被日本训练成士兵,驱使为寇,则不出数年,福建沿海先受其祸,这“非特无策,又将失计”,所谓“一日纵敌,数世之患,非所宜也”。 可行三策中,何如璋倾向上、中两策。至于下策,他认为仅凭口舌之争,要想恢复原有两属关系,恐怕不易,不过是“筹一结局”而已。对此,他又具体提出三种方案:一是退一步,维护琉球与中国次一层面的关系,或者贡而不封,或者封而不贡,以维系中国与琉球的名分。二是若封贡关系也难以维持,则以“存球祀”为目标,建议邀请各国公使约定,让琉球世世代代为日本外藩,日本不得废藩改郡,使球祀不绝。三是若球祀也不能存,就采用西方各国的易地或偿金原则,将两属的琉球全归日本,像日本与俄国互易桦太一样,交换领土,或者赔偿金钱。但索要领土和偿金并非本意,目的是让日本理屈,然后放弃赔偿,为将来的交涉留一口实。他称这些均为“无可奈何之办法”,但总较当时的“隐忍不言,失体败事”为好。 何如璋主张争琉球,主要是基于他对日本国情的观察和分析。何如璋到日本后,发现废藩后日本的众多失业者日益贫困,藩阀对立,怨望日深,祸乱迭起,国用匮乏,通货膨胀,陆海军装备训练均不足。他感觉“中土虽弱,犹胜日本”。加上日本当时的执政者不是主战派,因此,他断定日本还不敢“妄开边衅”。 当时,清政府内部对于阻贡事件存在种种疑虑。有人怀疑日本派兵是球人求救于日本,其中有诈;有人怀疑日本挑起球事,又暗中放纵球人来中国求救,是观察中国的态度,“以此挑衅”。对明朝以来倭寇骚乱的历史,以及几年前的台湾事件,朝中人也心有余悸。对此,何如璋一一释疑。他指出,球人抄给日本的咨文,与原件多有“隐约”或隐瞒之处。驻东京球使自由来往于中国使馆,日本未尝禁止,可见其所吐情实,并非受逼而来。至于当初倭寇骚乱中国沿海而无力处置,是因当时中国尚无军舰,但现在情形已经不同。台湾事件则是西乡隆盛等主战派所为,但主战派已经失势,执政的是非战派。何如璋推定,日本在对琉问题上顾虑徘徊,是因为顾忌中国。他强调,此时“隐忍容之,养虎坐大”,进而将危及朝鲜、台澎,后患无穷。总之,他认为琉球问题不能不争。 何如璋的分析与判断说动了总署。不过,总署鉴于其与何璟等人意见相左,决定先与李鸿章函商。 总署来函相商时,李鸿章已收到何如璋来信,并已在总署来函之前回复何如璋。回信中,他认同何如璋对日本国情的分析与判断,认为争论球案不至开边衅,且于理于情均相宜,但由于还不了解总署的立场,因此主张“仍候总署核示办理”。信中,他还向何如璋传授诸项机宜:一旦展开交涉,一是援引中日《修好条规》第一、第二两款,“与相驳难”;二是商请总署转咨札部,将琉球数百年朝贡成案钞备崖略,如此“可以应答不穷”。接总署商议函之后,李鸿章开始明确支持何如璋主张争球案了。只是,对于何如璋的琉球三策,他认为上策和中策“小题大做”,主张采用其下策。何如璋的下策具体包括三种方案,李鸿章不赞成最后一种易地偿金案,认为中国无此体制,而支持前两种。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戴东阳有相当强的研究能力。她研究的大课题是晚清驻日使团,她以深入考察历任驻日使臣(何如璋、黎庶昌、徐承祖等)的重要活动(写出多篇专题研究论文),带动对驻日使团情况的全面了解,成功地写出专著《晚清驻日使团与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1876~1894)》,表明她会抓问题、提问题,有本领解决问题。  ——张振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在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中,相比较甲午战争史与抗日战争史而言,甲午战争以前的中日关系史的研究,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尤其是能够充分利用中日双方的外交档案、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深入、扎实研究的成果更不多见。戴东阳的专著《晚清驻日使团与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1876~1894)》,可以称得上是这个研究领域一部高水平的力作,同时它也是作者十余年来潜心钻研、勤奋耕耘、“十年磨一剑”的结晶。  ——王晓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编辑推荐

《晚清驻日使团与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1876-1894)》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名人推荐

戴东阳有相当强的研究能力。她研究的大课题是晚清驻日使团,她以深入考察历任驻日使臣(何如璋、黎庶昌、徐承祖等)的重要活动(写出多篇专题研究论文),带动对驻日使团情况的全面了解,成功地写出专著《晚清驻日使团与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1876~1894》),表明她会抓问题、提问题,有本领解决问题。 ——张振鸱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在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中,相比较甲午战争史与抗日战争史而言,甲午战争以前的中日关系史的研究,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尤其是能够充分利用中日双方的外交档案、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深入、扎实研究的成果更不多见。戴东阳的专著《晚清驻日使团与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1876~1894)》,可以称得上是这个研究领域一部高水平的力作,同时它也是作者十余年来潜心钻研、勤奋耕耘、“十年磨一剑”的结晶。 ——王晓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晚清驻日使团与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