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张国刚 页数:167 字数:109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敦煌莫高窟近五百个洞窟中的两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又向世人显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有青铜器、唐三彩、园林建筑、宫殿建筑,以及书法、诗歌、茶道、中医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魅力与绚烂。这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珍视。 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一千多年雄踞世界发展高峰的古老中国,从巅峰跌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沦为被列强宰割的羔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更使中国的领土一步步被列强侵占,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东方古国曾经拥有的辉煌,也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而烟消云散,中国一步步堕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救国救民、富国图强的抗争之路。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屡败屡战,终于认识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道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饱受屈辱与蹂躏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摆脱了任人宰割与欺侮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当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也应当牢记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历史。 当我们步入全球化大潮的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壁垒被互联网之类的新兴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以上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西方文化扑面而来,有些人唯西方为时尚,把民族的传统丢在一边。大批年轻人甚至比西方人还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与洋快餐,对我国各民族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却茫然无知,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中的重大忧患。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分离,根基就在于五千年来一脉相传的中华文明。如果丢弃了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文化,任凭外来文化随意浸染,很难设想13亿中国人到哪里去寻找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来自各方的新挑战,全党和全国人民都需要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有责任为此作出贡献。我们在编写出版《中华文明史话》与《百年中国史话》的基础上,组织院内外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融合近年来的最新研究,编辑出版大型历史知识系列丛书——《中国史话》,其目的就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在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流中由知己到知彼,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愈来愈深的文化交融中,保持自己的本色与特色,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 《中国史话》系列丛书首批计200种,每种10万字左右,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艺术、科技、饮食、服饰、交通、建筑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我们衷心地希望这套普及历史知识的丛书对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发挥应有的作用,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新一代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进,为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的力量。 陈奎元 2011年4月
内容概要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地区,并逐渐扩散。自然地理上的相对独立性对于中华文明的稳定、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它从来不是封闭的,与位于其西的南亚佛教文化、西亚及北非伊斯兰文化以及欧洲基督教文化的交流绵延不绝。汉代张骞通西域、盛唐西域宗教文化汇集长安、元朝建立横跨亚欧大帝国、明清西方商业及宗教势力东来,则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四大高潮。《中西交流史话》追寻着先人足迹,通过周穆王西巡、唐僧西游、成吉思汗西征、郑和下西洋等记载与文化遗存,讲述了古老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流、碰撞及相互滋养的历史进程。《中西交流史话》由张国刚编写。
作者简介
张国刚,1956年生,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兼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唐史学会会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等校兼职教授。曾在欧洲留学和执教多年,为德国洪堡学者,并多次应邀赴德国、英国、日本及港台地区访问、讲学,或担任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史、中古制度与社会史、中西文化关系史。主要著作有《唐代官制》、《唐代藩镇研究》、《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佛学与隋唐社会》、《家庭史研究的新视野》(主编)、《从中西初始到礼仪之争》等。曾获《历史研究》创刊三十周年优秀论文奖、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传说与真实——先秦时代中西关系的初曙
一 周穆王西巡见西王母
二 神秘的希伯波里安人
三 赛里斯与秦尼国
第二章 胡天汉月——秦汉时期中西关系的开拓
一 张骞通西域
二 甘英使大秦
三 丝绸之路
第三章 佛陀世界——魏晋南北朝中西文化交流
一 初入中土
二 佛典的汉译
三 法显西行
四 佛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
五 犍陀罗佛教艺术
第四章 丝路花雨——隋唐时代的中西文化关系
一 中西之间的海陆路交通
二 玄奘与义净——佛教文化继续东传
三 边疆民族语言与中西文化交流
四 唐代的长安与西域文明
第五章 天方海舶——五代宋辽金时期中西文化关系
一 十至十二世纪的西域地区政权与中外文化交流
二 香瓷之路与南海贸易
三 宋代来华的外国人
四 四大发明的西传
第六章 横跨欧亚——蒙元时代的中西文化交流
一 蒙古人的西征
二 欧洲的反应及其与东方的关系
三 西方旅行者眼中的中国
四 元朝与伊斯兰文化
第七章 时代的变奏——明代中西文化关系的转折
一 郑和下西洋
二 新航路的开辟与欧洲殖民势力的东来
三 十六世纪欧洲关于中国的知识
四 利玛窦的传教事业
五 徐光启与西方科技
第八章 交光互影——清代的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
一 明清之际的传教士
二 西学东渐——西方文化的输入
三 礼仪之争——中西文化的冲突
四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关于中国的知识
五 东学西渐——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参考书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三)鄂多立克东游录 与马可波罗齐名的另一位到过中国的中世纪大旅行家是鄂多立克。他于1318年开始东游,1321年到达印度,1322~1328年在中国旅行。1330年5月他口述了数月前才结束的亚洲之行。按照全文的长短,其中关于中国即契丹和“蛮子省”的叙述约占34%左右。 鄂多立克对中国的描述比其他人更多地偏重于政治方面,但是他让大家把眼光集中在大汗的形象上。他不厌其详地叙述朝廷的集会,朝参的秩序,觐见皇帝的场面,军队和狩猎,驿站的快捷等。他说这个帝国的行政区划为12个省,蛮子省有2000个城市,这还不包括5000个岛屿在内。许多描述都直接或间接与大汗有关。但是,鄂多立克笔下的大汗,乃是抽象的统治者的形象,而不是像马可波罗所记那样是有名有姓的具体人物。 鄂多立克对地貌的描述也有一部分与统治者有关系,他介绍宫廷建筑的装饰壮丽辉煌,反映了主人的财富和权力。关于地貌的另一部分是对城市的介绍,他对其他任何地区都没有像对中国那样频繁地有时甚至是琐细地介绍城市,中国城市的宏大、美丽和众多的居民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惊叹不已。对于经济和民俗方面作者也有介绍,如一些基本的食品和特产,奇特的捕鱼方式等。相反,对宗教礼俗的介绍则只是陪衬,尽管他是一名勇敢的方济各修士。 有人统计,鄂多立克在他的报告中使用了58次评价性词汇,在对人和环境的评价中,以对契丹和“蛮子省”的正面评价最多。从内容上看,首先是针对风光景色,其次是城市、财富方面,他还赞扬中国蛮子省的男人“英俊”,女人“是世界上最美者”。像马可波罗一样,作者称赞建筑物只是注意其外表和装潢,很少评价其建筑技术和风格。作者有时也作出比较,并且直接把东方和西方联系起来,但最多的比较只是度量数据的转换。少数情况下,他也用家乡的城市与远东的城市作比较,他赞叹广州有如此众多的船只,“整个意大利的船只都没有这一城市的船只多”;赞叹杭州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确实大到我不敢谈它,若不是我在威尼斯遇见很多曾经到过那里的人”;他还说南京城里竟然有360座石桥,“比全世界上的都要好”。总之,在比较中鄂多立克强调的是东方文化与其本身文化的相似性,有时东方文化还有优越的地方。
后记
1994年暑期从德国回国时,我开设过中西文化关系史的课程,并于1998年开始招这方面的研究生。1996年应高世瑜先生之约,撰写了《中西文明的碰撞》这本读物。后来我主持一个教育部的教材项目,于2006年又出版了《中西文化关系史》。现在这本《中西交流史话》就是在旧稿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本书所讨论的“西”,是一个渐进的历史地理文化概念。 大航海之前人类重要的文明区域,除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外,以印度为中心的南亚(印度教佛教)文化圈、西亚北非(伊斯兰教)文化圈和欧洲(基督宗教)文化圈,都属于“西”的范围;人类最重要的具有源头性的四大文明中,其他三个文明区域都在中国的西面。在历史上,欧洲文明与西亚、北非及印度文明的亲缘关系十分密切。首先是语言学的联系,共同的印欧语系把遥远的印度和英伦三岛、莱茵河畔连接为一体;其次是宗教的联系,希腊宗教、印度教、波斯古代宗教(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犹太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之间的思维共性或历史联系,为东西方学术界所共同认知;而与此相关的西亚大陆及地中海周边地区拥有共同的神话、知识,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此外,还有战争的纠葛:从希腊化时代、波希战争,到十字军东征等,造就了欧洲文化的综合性。古希腊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远征曾使西亚和北非经历过长期的希腊化时代,虽然这些地区的居民早有自己的发达文化,希腊文化不能真正取代当地文化,但彼此都留下了很多融合的痕迹。神圣罗马帝国的文化不仅继承了雅典和罗马的古典遗产,而且融合了西亚地区的文化。欧洲的基督教文明就带有强烈的西亚文化精神,在许多方面甚至湮没了希腊文化的传统。罗马通过武力征服向欧洲各地传播的正是这样一种综合性文明,在公元1000年前后波及今天的整个欧洲。以致公元600~1100年问,欧洲的古典传统文化黯然失色。因此,欧洲的中世纪文化其实是近东与希腊、罗马文化的混合物。中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才使希腊文化在欧洲重新显现,然而又是以阿拉伯文化为中介重新显现。中世纪的拜占庭文化中,西亚特色和希腊化时代的特色更为明显。 与以上所有这些文化相关的事物,在中国人眼里都是“西”。由此看来,“西”其实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异域文化。中国人历来喜欢与“西”争夺文明的发明权、首创权,佛教传人之时就闹过“老子化胡经”的笑话;近代西方科技文化传入之后,又有“西学中源”的奇怪说法。当然,欧洲人关于中国文化西来说、彩陶文明西来说、中国文字起源于埃及象形文字之类的奇谈怪论也不绝于耳。即使到了近代,文明的发明权之争已经逐渐平息,中国人仍要以体用关系来调解“中”、“西”的各自定位(西体中用、洋为中用)。但是,中国人几乎从来不与“东”发生类似的纠葛。因为在东亚世界里,中国文化长期居于以输出为主的主导性地位。说到这里,难免又涉及中国人的天下观问题。 学术界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唯我独尊,古人普遍认为中华帝国才是人类唯一的文明,或者说唯一高等的文明。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目空一切、排斥一切的文化。这种看法比较片面,因为它无视中国人心目中“西”的概念。 论及中国古代的世界观问题有一些重要概念需要搞清楚,比如“四裔”、“天下”与“绝域”。中国古代对人类居住的“天下”(世界)的认识,有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仅指“中华”,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就是中国。第二个层次包括中华和四裔(夷狄),共同组成中国古代的“天下”,这个天下的秩序是通过朝贡来维系,这一层次的“天下”大体相当于今日的东亚世界。第三个层次则包括了“绝域”,绝域一般指遥远的西方世界,但是绝对不包括东亚各国各地区。尽管中国人主要在第一和第二种意义上使用“天下”的概念,但是,不能否定中国人对西方世界(绝域)的朦胧认识。 以现代概念简单地说,中国古代有一个“东亚世界”和“西方世界”(绝域)的观念,东亚世界笼罩在中国文化圈之内,是中国人“天下”观的主要内容。在东亚世界里,古代中国的国家政策以追求一种文化上的统治地位为满足。对于东亚世界的成员,只要接受中华礼仪文化,就可以被纳入朝贡国的地位。否则,就有可能发生兵戎相见的冲突。因为古代国家的安全观,乃是以文化和价值观念上的同与异来确定,文化上的认同是判定国家安全与否的关键因素。 总之,中西文化交流史,就是中国文化与异域文明认识、交往和对话的历史,是中国文化与他者对话的历史。但愿这本小书能够表现这个主题于万一。 张国刚 2012年2月2日
编辑推荐
《中西交流史话》结构严谨,内容新颖,图文并茂,注重理论阐述与实践操作的结合、艺术创意与表现技法的结合,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