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李小尉 页数:34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社会救助,是现代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促进了社会安定和谐,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丛书: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社会救助研究》专注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社会救助研究,从社会救助的思想、制度和实践三个层面,探讨新中国社会救助事业的开创、探索、过渡、转型的发展轨迹,并通过对社会救助事业在实际工作中绩效的对比,总结出该时期社会救助的特点、成效、局限、教训,为今天建设与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提供借鉴与启示。
作者简介
李小尉,1979年生,吉林农安人,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20世纪中国社会史。2007年主持北京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建国初期社会救助体系的构建与发展”,2008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民国时期北京、天津城市社会救助比较研究”,在《教学与研究》、《北京社会科学》、《史学月刊》、《历史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书籍目录
绪论一 概念厘清二 研究旨趣三 史料及学术史回顾四 研究思路第一章 中国社会救助的历史基础一 封建时代的社会救助二 民国时期的社会救助三 小结第二章 社会救助管理体系的建设一 社会背景二 社会救助管理体系的构建三 基层救助单位的整合四 小结第三章 社会救助实践考察之一--以救助方式为视角一 灾害救助二 失业救助三 贫困救助四 住房与医疗救助五 小结第四章 社会救助实践考察之二--以救助对象为视角一 儿童救助二 老弱人员救助三 游民救助四 妓女救助五 农民工救助六 小结结语一 基本评价二 社会救助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三 社会救助面临的问题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中国社会救助的历史基础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传承下来许多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这其中就包括朴素的慈善救济思想的萌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学说中孕育了丰富的慈善救济思想,汉代以来儒家的“仁爱”思想、“民本”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扶危济贫、仁爱互助的精神内涵。两汉以后,佛教的慈悲观、功德观的普及,推动了中国慈善事业走向大发展、大繁荣时期。这种深厚的精神文化传承,为近现代中国社会救助事业走向转型及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历史基础,对中国社会文化传播、民族精神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封建时代的社会救助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老爱幼、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这种传统美德不仅蕴涵在中国五千年的灿烂的历史文化之中,还植根于中国人民的精神信仰和道德理念之中,突出地表现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救助思想与实践的行为之中。这种精神,对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奋斗力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慈善与救助思想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儒家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主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的代表者孔子、孟子就提出了仁爱、民本、大同等思想,儒家思想文化的精神内核也是以“仁”为中心,仁爱是一切思想的基础,由此生发出中国慈善文化的思想体系。 孔子对“仁”的诠释,是儒家学说中体现慈善思想的重要方面。“仁者爱人”,①这是孔子对“仁”的经典诠释。孔子所讲的“仁”,是一个道德情感与人伦相结合的内容,“爱人”也应该先从“孝悌”、“忠恕”开始,孝悌是为仁之本,忠恕是个人为仁成圣之法,二者本质上还是在强调要与人为善,做到利人利他。孔子日: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②又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③所以,在孔子的思想中,“仁”既是责任,又是义务,更是一种乐善好施、助人为善的精神。孟子的学说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孟子提出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④孟子提出人性的心固有四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种善端,不但是引导每一个人扬善抑恶的力量,也是统治者行“仁政”,立“仁心”之准则。由此,儒家的“仁政”、“爱民”皆可在人性的本源中找到起点。此外,孟子还提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⑥等社会慈善互助观,即人不仅要骨肉之间赡养扶持,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也要互帮互助,互相扶持,和睦相处。这也是儒家仁爱思想的重要内容。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