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潘家华 等著 页数:371 字数:363000
内容概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经济研究系列·低碳城市:经济学方法、应用与案例研究》分为理论、方法、评价与规划四篇。理论篇着重探讨了低碳经济及核心要素和低碳经济转型的特征,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差异与低碳城市建设模式;方法篇着重介绍了中国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及方法;评价篇与规划篇是评价方法在城市的案例应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经济研究系列·低碳城市:经济学方法、应用与案例研究》基于低碳经济理论构建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方法,同时以实际案例进行佐证,使评价体系既具有理论支撑,又具有实践可操作性。
作者简介
潘家华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世界经济、气候变化经济学、城市发展、能源与环境政策等。潘家华研究员现为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和第四次评估报告核心撰稿专家,先后发表学术(会议)论文200余篇,撰写专著4部,译著1部,主编大型国际综合评估报告和论文集8部;论文和专著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庄贵阳,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气候制度和低碳经济。主要代表作有:《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国际气候制度与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等。
朱守先,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
书籍目录
理论篇
第一章 低碳城市建设的国际背景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 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及其影响
第二节 低碳的政治经济学视角
第三节 低碳的经济学动因
第四节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
第五节 低碳经济转型与城市的责任
第六节 国外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
第七节 我国低碳城市建设业已起步
第二章 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
第一节 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其内涵
第二节 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
第三节 消除低碳经济认识上的误区
第四节 结束语
第三章 低碳经济转型与特征
第一节 低碳经济转型
第二节 低碳经济的特征
第三节 低碳经济转型的政策理性
第四章 低碳经济的认识差异与低碳城市建设模式
第一节 低碳经济概念的延伸和演化
第二节 国外低碳城市建设目标与模式
第三节 国内低碳城市理论与实践
第四节 国际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与行动
第五节 结束语
方法篇
第五章 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一节 中国建立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第二节 中国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第三节 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四节 结束语
第六章 低碳城市核心评价指标解读与案例分析
第一节 低碳城市的核心评价指标
第二节 低碳经济试点省市的低碳发展状态评价
第三节 结束语
第七章 城市低碳转型努力程度评价方法
第一节 低碳经济转型的阶段性特征
第二节 中国城市低碳发展评价方法的演化
第三节 中国城市低碳转型努力的评价体系
第八章 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基本内涵及特点
第二节 制定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基础性工作
第三节 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情景分析
第四节 低碳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
第五节 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批准与实施
评价篇
第九章 低碳城市评价方法案例应用的综合评价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第二节 试点城市的选取及其代表意义
第三节 试点城市应用中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第十章 德州市低碳发展现状评价
第一节 德州市低碳发展指标评价
第二节 德州市低碳发展现状
第三节 德州市为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努力
第四节 德州市低碳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五节 结论与建议
第十一章 北京市东城区低碳发展现状评价
第一节 东城低碳发展指标评估
第二节 东城区低碳发展现状及所作的努力
第三节 东城区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第十二章 眉山市低碳发展现状评价
第一节 眉山市低碳发展现状
第二节 眉山市低碳发展需求及行动
第三节 眉山市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 眉山低碳发展政策建议
第十三章 银川市低碳发展现状评价
第一节 银川市低碳发展水平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银川市低碳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节 银川市低碳发展政策建议
规划篇
第十四章 低碳城市规划的背景与行动
第一节 中国低碳城市规划的背景
第二节 中国低碳城市规划的行动
第十五章 深圳市低碳城市规划案例研究
第一节 项目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深圳低碳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节 深圳市低碳发展的情景分析
第四节 政策建议
第十六章 吉林市低碳城市规划案例研究
第一节 吉林市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节 吉林市低碳发展情景分析
第三节 低碳发展政策和技术
第四节 地方政府在低碳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第五节 “十二五”规划中的低碳投资重点
第六节 低碳合作机会
第七节 政策建议
第十七章 黄石市黄金山低碳新区规划案例研究
第一节 基本现状
第二节 指导思想和原则
第三节 建设发展目标
第四节 建设发展的重点任务
第五节 保障措施
第十八章 广元市低碳城市规划案例研究
第一节 广元市低碳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第二节 广元市低碳发展规划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第三节 广元市低碳发展情景分析
第四节 广元低碳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
第五节 广元市低碳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一)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创造和谐发展环境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资源环境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硬约束。由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形势日益严峻,任务更加艰巨。按照国际能源署的统计,中国的温室气体年度排放在2007年已跃居全球第一,人均排放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5%,而且全球新增的二氧化碳排放约有一半来自中国。哥本哈根及以后的气候谈判,中国是各方关注的一个焦点。“树大招风”,由此可见一斑。 作为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国际气候合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如果没有中国的积极行动,那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将缺乏实效;另一方面,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各国对中国承诺减排温室气体的期望不断上升,从而使中国面临减排温室气体的国际压力与日俱增。尽管中国自主行动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作出非常巨大的贡献,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承担起了负责任大国的角色,但国际社会仍然要求中国作出更多贡献。 哥本哈根会议前夕,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不仅如此,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这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强调的那样,“中国自主宣布的减缓行动目标不附加任何条件,也不同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我们言必信,行必果,一定要实现目标,甚至会做得更好,这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 ……
编辑推荐
《低碳城市--经济学方法应用与案例研究/经济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编著者潘家华、庄贵阳、朱守先。 《低碳城市:经济学方法、应用与案例研究》分为理论、方法、评价与规划四篇,理论篇着重演讲了低碳经济及核心要素和低碳经济转型的特征,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差异与低碳城市建设模式;方法篇着重介绍了中国低碳经济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及方法;评价篇与规划篇是评价方法在城市案例应用。本收基于低碳经济理论构建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方法,同时以实际案例进行佐证,使评价体系既具有理论支撑,又具有实践可操作性。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