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社科文献 作者:张义尚 页数:35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武术包括拳术、气功和各种器械。拳术是人类在原始蒙昧时期就用以御侮自卫的斗争技术。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人们深知体弱力薄,难以征服自然,赤手空拳,难以战胜强敌,因而逐渐积累了锻炼体力和利用器械的经验,这就是武术的起源。
中国拳术是随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它源远流长,门派复杂,功深莫测,各有千秋,在历史上名扬四海,功绩卓著。今日来谈拳术,从御侮方面讲已经过时,但从健身方面讲仍不无价值。这里将我练拳六十年的经历和感受作一概略记述,敬请有关行家批评指教。
我幼年时体弱多病,受业师启发,向往拳术和气功,当时苦于无处问津,深感遗憾。十四岁那年,我进入县立高小读书,访知本县南岸王场(现属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拳师王鲁瑶,并拜其为师,开始练拳。师擅长字门拳,主张练拳多不如专,贵在精炼实用,在教授套路方面,只是一个正桩十六手;在教授裁手(亦称散手)方面,也只有五六个动作。我练了半年,兼习少林深呼吸法,竟使我那病弱的身体强健了起来,这真是一个奇迹。
作者简介
张义尚
1910年5月6日生于重庆忠县,193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2000年12月5日辞世,享年91岁,生前为忠县政协委员,县中医院中医师。张义尚多才多艺,于丹道、武功、中医、佛密四门绝学皆有过人之处。主要著作有《丹道薪传》、《武功薪传》、《中医薪传》和《禅密薪传》。
书籍目录
序 言
回忆练拳六十年(代序)
第一编 金家功夫述略
引言
金家功夫系统
《金家功夫原谱》回忆录
金家功夫之气功
头之锻炼及运用
肩(膀子)之锻炼及运用
肘之锻炼及运用
手之锻炼及运用
臀之锻炼及运用
膝之锻炼及运用
足之锻炼及运用
鸡形步与清身步
四把捶略释
金家功夫运用变化示例
金家功夫原谱
金家功夫入门锻炼次第
金家功夫之评价
附:遣兴三首
尾跋
第二编 武术阐微
一 蜀东稀有拳种形意拳支派
——金家功夫
二 内家功夫中的一支奇葩
——金家功夫
三 金家功夫的灵魂
——开合秘授
四 金家功夫的实战练法
五 “*(万)”字与习武练功
六 蜀东金家功夫第五代传人
——高英老师小传
第三编 太极拳漫谈
一 《杨式太极拳练法详解》整录后记
二 杨式太极拳传真
三 与弟义敬谈拳
四 把杨式太极拳传到美国去的人
——我所知道的郑曼青先生
五 杨氏首徒武汇川及其门生
六 百岁诞辰忆恩师
七 观师诀
第四编 武术杂谈
一 论金家功夫
二 论太极拳与八卦掌
三 形意略论兼及八卦和太极拳
整录后记
第五编 真传易筋经
《真传易筋经》介绍
——兼论修道从何下手
……
第六编 气功七论
第七编 峨眉宗气功摘录
第八编 心气秘旨修习口诀
第九编 师资回忆录
后序
章节摘录
余18岁时,学此功于梁平石安周之德先生。据师云:金家功夫,原名姬家功夫,源出山东姬姓。(尚按:《形意拳谱》明言山西姬隆丰所传出,师言山东,当系误记或误传耳)又云:姬家秘不传人,金一望先师与马龙、马虎兄弟结为弟兄,每夜轮流往姬家屋顶窃窥,如是等三年,而金先师所得特多,所悟更深,较技自胜,因与马氏弟兄不睦。三人原俱少林福荫寺学徒,原福荫寺老僧授马氏弟兄以五雷火法(邪术),欲伤先师,先师因遁,辗转至梁平,迷路于袁家沟。适袁二老爷携其幼子一才(庶出,另有长子一培、次子一发为嫡出,均年已及冠)散步田问,先师见一才气色,有杀身之祸(一培等欲除之故),因异而问之,触动袁老心事,并求解救。先师念其良善热忱,因留其家,教其子以功法。后共传八徒,由李少侯传麻贵廷,麻传万玉成,万再传之周师云云。考《形意拳谱》载姬丰传李洛能、马学礼、戴龙邦三人,李传郭云深、刘奇兰,郭传李魁元、李存义、张占魁等。《金家原谱》有“艺在青山传三友”之语,而马学礼、戴龙邦即马龙、马虎之来由。又就二谱观之,金家有内五劲外五劲、内五行外五行、内六合外六合、四把捶、十二形,以至头肩肘手臀膝足等打法着法,皆与形意大同小异,余故敢断定二家功夫同出一源,而分支不同耳。 金在梁传八徒(即袁家三弟兄、李少侯、李丹翼、丘六老爷、张占宽父子等,其中以李丹翼为大成就者),唯少侯有传人(传麻贵廷、杜伯长、刘子连三人),但已各有所擅(麻头风、杜膀子、刘拿法),三传而至万玉成太先师(麻为正师,亦参刘杜二人)。万生平授徒,着重专门,纯以单式练法为主。刘传文焕章,文徒袁树滋等,余曾遇之,功之名目虽18,其练法着法已大异,其剪桩四把捶尚有歌诀(剪桩四把一名虎翻身,歌日:虎路三把洞内藏,神仙指路最难防。猛虎伏身隐卧地,翻身一起虎撵狼。 ……
编辑推荐
《武功薪传》收录了张义尚先生武术方面的著作,包括金家功夫述略、武术杂谈、武术阐微、太极漫谈、真传易筋经、气功七论、峨眉宗气功摘录、心气秘旨修习口诀等部分。本书为张义尚先生亲传弟子、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胡孚琛研究员整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