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黄伟 页数:377
内容概要
《单一海洋划界的法律问题研究》是黄伟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它以对1984年以来国际法院以及国际仲裁实践法理的梳理和总结为立足点,着眼于“单一海洋边界”这一源于国家实践、发展于国际司法仲裁实践的理念,系统阐述了国际法院和国际仲裁庭如何运用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习惯国际法来论述单一海洋划界的法律基础,并通过实践发展了单一海洋划界公平解决的法理基础和具体方法,形成了相对确定的划界过程。可以说,国际法院和国际仲裁庭应当事国要求,适用国际法划定单一海洋边界的实践,是国家为避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多种海洋区域划界引发的管辖权争端以及资源开发管理的不便而进行的努力,也是国际司法机构为协调《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大陆架制度与专属经济区制度相互关系而作出的尝试。虽然单一海洋边界的国际司法实践相当丰富,但是尚有一系列重大问题等待国际司法机构回答,如:单一海洋划界的法律基础究竟是什么?决定单一海洋边界的关键因素是否确定?单一海洋划界中的法律确定性与灵活性如何平衡?单一海洋划界能否公平解决所有的海洋划界争端?而这一切,都是本书重点探讨的基本理论问题。
作者简介
黄伟,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博士,任教于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单一海洋划界概述第一节 单一海洋划界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原因一 单一海洋划界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二 单一海洋划界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分析第二节 单一海洋划界的概念、特征和适用条件一 海洋划界及其他相关的概念二 单一海洋划界的概念和特征三 单一海洋划界的适用条件第三节 单一海洋划界的核心问题及其解决思路一 海洋划界中公平与法律的关系二 单一海洋划界的核心问题三 单一海洋划界核心问题的解决思路本章小结第二章 单一海洋划界公平解决的法律基础第一节 概述一 单一海洋划界法律基础的含义及其问题的实质二 明确单一海洋划界的法律基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节 关于两种制度间关系的学说和研究思路的转变一 关于两种制度间关系的四种学说二 对研究思路或方法的反思和转变第三节 两种制度在合法性权利基础上的融合程度一 对《海洋法公约》的文本分析二 国家实践三 国际司法和仲裁实践四 “权威最高之公法学家的学说”第四节 两种制度在管辖目的上的融合程度一 对《海洋法公约》的文本分析二 国家实践三 国际司法和仲裁实践本章小结第三章 寻求单一海洋划界公平解决的法律确定性第一节 单一海洋划界的法律确定性一 海洋划界法律的确定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平衡二 影响海洋划界法律确定性与灵活性关系的四个要素三 关于单一海洋划界法律确定性的“三层次说”第二节 从缅因湾案到密克隆案:过度的灵活性一 1984年缅因湾案二 1985年几内亚/几内亚比绍案三 1992年密克隆案第三节 从厄立特里亚/也门案到卡塔尔诉巴林案:向确定性转变一 1999年厄立特里亚/也门案二 2001年卡塔尔诉巴林案第四节 从喀麦隆诉尼日利亚案到圭亚那/苏里南案:确定性增强一 2002年喀麦隆诉尼日利亚案二 2006年巴巴多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案三 2007年圭亚那/苏里南案第五节 加勒比海案:必要的灵活性一 判决简介二 思考和总结第六节 黑海案:确定性的新起点一 判决简介二 思考和总结第七节 促进单一海洋划界中法律因素的积累一 划界过程中影响划界公平的核心要素二 各核心要素的法律确定性程度及其阻碍因素三 抑制或消除阻碍因素的建议本章小结第四章 对中国选择适用单一海洋划界的思考和建议第一节 中国政府在海洋划界问题上的原则和立场第二节 中越北部湾单一海洋划界的经验一 有关区域或划界区域的扩大可弱化相关岛屿的效力二 位于中间线附近的岛屿不应被选做基点三 不同于国际法理的特点四 中国选择谈判解决北部湾划界的合理性第三节 对中国在黄海选择适用单一海洋划界的建议一 中国最好在黄海选择适用单一海洋划界二 中国在黄海选择适用单一海洋划界应该着重考虑的因素第四节 对中国在东海选择适用单一海洋划界的思考一 中国在与日本划界时不太可能选择适用单一海洋划界二 中国在大陆架划界中是否应该以及如何考虑专属经济区的相关情况本章小结结论 向着法律确定性迈进的单一海洋划界理论与实践附录 与海洋划界相关的国家实践一览表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