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史话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王正  页数:182  

内容概要

  本书以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对上自秦汉下至明清时期的中国占代监察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历代封建王朝监察机构的设置与监察官员的职责,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揭示了各个历史时期监察制度的发展规律和主要特点,同时对历史上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监察实例作了较为生动的描述。本书以时间线索结构全书,线索清晰,语言流畅,讲史论事,鉴古明今,具有较强的知识性与可读性。

作者简介

  王正,1982年1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82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工作,长期从事历史学的科研管理工作,曾任副局级学术秘书、副局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

书籍目录

一 先秦:监察的初始
 1.舆论监督——原始社会的主要监察方式
 2.商周时期的主要监察手段
 3.史官、大宰、小宰、御史——拥有
  监察职权的政府官员
二 秦代:御史府与监御史
 1.秦代的政治制度与御史府
 2.监御史
 3.有名无实的秦代言谏官
三 汉代:部刺史与《六条问事》
 1.部刺史
 2.《六条问事》
 3.以御史中丞为首的中央监察机构
 4.御史的职权
 5.御史府(台)的组成
 6.京畿监察官——司隶校尉
 7.尚书权力的扩大及丞相司直的创设
四 三国:校事与刺奸
 1.校事与刺奸——战乱时期的监察官
 2.冠上插笔,皇帝不识——三国时期的御史台
五 晋代:破界、纠公与风闻奏事
 1.御史台——职分十四曹监控各要害
 2.破界与纠公——御史中丞权力的扩大
 3.尚书左丞——两晋时期的“丞相司直”
 4.撤并司隶校尉——中央监察机构的初步统一
 5.风闻弹奏——监察权的滥用
 6.前盛后衰——门阀制度下艰难发展的晋代监察
六 南朝:南台与典签
 1.南台——机构健全的南朝御史台
 2.从“违旧之愆”到尚书令、仆行监察
 3.宪网日弛与执宪直绳
 4.王侯折节奉典签——南朝的地方监察
 ……
七 北朝:兰台、候官曹与寺属台案
八 隋代:御史台、司隶台与谒者台
九 唐代:一台三院与分道监察
十 宋代:台谏并列与台谏合一
十一 元代:一台一院与行御史台
十二 明代:六科给事中与巡按御史
十三 清代:封建时代监察的终结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典签又称典帅,本来是地方上管理文书的小官。晋、宋以来,地方州郡内部议事,照例须将自己的意见写在纸签上,交由典签汇总、整理。随着典签职能的变化,其权力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南朝宋、齐、梁三代特置的地方监察官。  典签对诸王、刺史的监察方式主要有二:一是副署公文,即诸王、刺史向朝廷呈奏公事,必须取得典签的副署;二是返京面圣陈事。有些典签一年内数次返回京城,向皇帝直接报告诸王、刺史、郡守及州主要官员的表现与动向;回到地方后,又可以“奉旨行事”为名,向诸王、刺史发号施令,即所谓“出纳教命”。  典签这种得天独厚的作用与权力,使镇守一方的诸王、刺史及其所属各级官员对典签无不毕恭毕敬,好生侍奉,唯恐不及,致使典签有恃无恐,横行一州,地方政务受到严重干扰。武陵王、江州刺史萧晔与典签赵渥不和,赵渥十分恼火,逢人便说,我马上进京面圣,等我回来时,他就会被撤职。后赵渥在齐武帝面前对萧晔大肆诽谤。果然,赵渥尚未回到江州,将萧晔罢免刺史、调回京城的命令就已先期到达。南海王萧子罕想外出游玩,典签姜秀不允,萧子罕哭着对母亲说:“儿欲行五步而不得,与囚禁何异!”邵陵王萧子贞想要些熊油,厨师因典签不在而不敢私自给予。典签的权力恶性膨胀到如此程度,已远远超出了监察官的职责范围。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监察史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监察历史,值得一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