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史话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董志凯 陈廷煊  页数:16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民以食为天。吃饭离不开粮油,粮油的生产离不开土地。中国是一个耕地有限的农业大国,耕地如何分配、归谁所有历来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关系问题。土地改革前,中国农村居主导地位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制度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农民以至整个国家贫穷、落后的根源,因此,封建的土地制度必须废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广大农村开展了一场长期的、艰难曲折而又波澜壮阔的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斗争。《土地改革史话》以时间为线索,论述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土地改革运动,展现了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村各方面发生的新变化。本书由董志凯、陈廷煊著。

作者简介

陈廷煊,1933年2月生,湖北省松滋市人。1959年8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1977年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研究专长为中国现代经济史。目前主要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课题研究。已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一卷(合著、任副主编)2004年9月荣获第五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董志凯,1944年出生于上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跻身国际市场的艰辛起步》、《新中国工业的奠基石——156项建设研究》;主编和撰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52)》、《1949-1952中国经济分析》;副主编和撰写《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奠基——新中国经济五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常务副主编。

书籍目录

引言
一 封建土地制度为什么必须废除
1.残酷的经济剥削
2.残暴的政治压迫
3.农民贫困破产
4.工业化举步维艰
二 中共建党初期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减租减息运动
1.农民减租运动的兴起
2.广东农民减租运动的发展
3.湖南、湖北农民减租运动的深入
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
1.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海陆丰、井冈山等地的土地革命
2.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深入
3.王明“左”倾土地政策的危害
四 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减租减息政策的提出
2.农民减租减息运动的兴起,减租减息政策的发展和完善
3.减租减息运动的深入及其历史作用
五 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
1.反奸清算与没收分配日伪土地
2.“五四指示”和土地改革运动
3.《中国土地法大纲》与平分土地运动
4.纠正“左”倾错误,确定土地私有权
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土地改革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2.减租退押运动的开展
3.土地改革运动的蓬勃开展
4.城市郊区、侨乡、山林等特殊土地问题的解决
5.少数民族地区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运动
七 中国土地改革的伟大成就
1.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夙愿
2.支援了革命战争,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政权
3.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4.改善了农民生活
5.推动了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1923年夏季,海丰遭到台风的袭击,90%的农田、60%的房屋、40%的牲畜受到损失,死亡500多人。由于农业欠收,农民难以维生。农会鉴于当时“免租既有所不能,完租必至于饿死”的情况,决定发动农民开展减租斗争,提出无收获者免租、有部分收获者“最高限度只能输纳三成”的口号。农会的减租号召,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但地主反对减租,并派人下乡逼租。8月9日,县保卫团局长林卓存命其侄林某下乡十足收租被打。县长王作新遂派军警逮捕农民3人,罚款30余元。8月16日(农历七月五日),军阀钟景堂与县警包围农会,捣毁农会办公所,逮捕农民领袖25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海丰七五农潮事件”。  海丰县农会虽遭摧残,但各地基层农会继续领导农民减租斗争,提出减租15%的要求。海丰第三区姓林的地主带头反对,农会动员二三百户佃农集体辞田。地主依仗其他七八百石耕地仍有人租种,继续顽抗;为了支持林姓地主抵抗减租,反动地主们决定凡被辞一石种子田,由“公租”补助一元帮银。农会则针锋相对提出,凡辞田或被吊田的农民,可从农会得到每石种子田两元帮银,并给农民介绍职业或帮助择地开荒。这个林姓地主对比得失,觉得如此每年损失5000多石地租,还不如接受15%的减租要求为好。农民取得了减租斗争的胜利。海丰农会也因此名扬四方。陆丰、惠阳、紫金、惠安、普宁等县也先后成立了农会,农会会员增至20多万。1924年2月,海丰县农会被广东军阀陈炯明强令解散。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土地改革史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工作需要,社会热议。只有认真研究党的土改历史,才能把握今后土地政策的走向。
  •   了解离我们很近的一段历史。
  •   喜欢,但不知道里面的内容写得怎么样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