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谢桃坊 页数:36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国学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的高深而烦琐的考证,它是独立而纯粹的学术,不负担其他政治的、伦理的、社会的任务。国学的成果有助于促进中国各种传统学科的学术发展,为中国学术史提供真实而可靠的事实依据。国学研究的水平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所达到的学术境界。
作者简介
谢桃坊,1935年生,成都人。1960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著有《宋词概论》、《中国词学史》、《宋词辨》、《词学辨》、《苏轼诗研究》、《中国市民文学史》、《诗词格律教程》、《四川国学小史》等,发表论文一百七十余篇。
书籍目录
自序
论国学
学术的独立与自由问题
--重读王国维纪念碑铭
评章太炎的学术思想与方法
批评今文经学派
--刘师培在四川国学院
论刘咸的国学观念与学术思想
胡适开启国学研究的新方向
胡适的国学观念与其白话小说考证
古史辨派在国学运动中的意义
科学的考据与从新的批判
--郭沫若对国学运动的贡献
读经问题的历史反思
四川国学运动述评
古蜀史料辨伪
蜀学的性质与文化渊源及其与巴蜀文化的关系
论蜀学的特征
儒家与宗教
--论西方的儒教观念及相关的问题
新儒学之创始与名义演变过程
新儒学派与传统文学观念之修正
关于苏学之辩
--回顾朱熹对苏轼的批评
程颐蜀中行迹考
敦煌藏经洞之沙州都督府文献
略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考证方法
中国诗学辨
--关于“诗学为何”答杨义与高建平先生
中国市民文学的发现与认识
明清时调小曲考原
论明清艳情小说的文化意义
中国近代禁毁小说戏曲的历史经验
附录
学术论著目录系年
自传
章节摘录
孔子在春秋时代是新学说的创立者,主张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人世,提出“为政以德”的德治理论,以礼制严格区别贵贱尊卑的社会等级;以“克己复礼”的“仁”和以礼为行为准则的“义”为其学说的特点,而核心是礼教,由此构成其政治伦理的基本体系。在汉武帝时代,中国统治阶级已经试用过刑名家、纵横家、法家和道家等学说作为治国理论,而儒家的学说经过董仲舒附会神秘主义的阐释之后非常适合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汉代统治者从政治上考虑而见到儒家礼教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其“仁”与“义”作为社会伦理原则有极大的欺骗性并易为民众所接受,因而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东汉建初四年(公元79年)章帝诏令“褒显儒术,建立五经……使诸儒共正经义”(《后汉书·章帝纪》),召集儒臣于白虎观讨沦经义,统一对儒家经典涉及的制度、礼教、伦理等重大问题的认识。史学家班固根据议论的总结著成《白虎通德论》四卷。这次议论为儒家政治理论作出“天人合一”的神学阐释,将儒经染上宗教性的神圣色彩,确立了帝王的至尊;尤其在社会伦理道德方面正式建立了“三纲六纪”的规范。“三纲”指君臣、父子、夫妇的主从关系,“六纪”指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间相处的关系。它们服从于礼教所规定的原则。这样使从天子到庶民能各安于自己在礼法中的秩序,以期整个社会的安定稳固。此后中国虽历经改朝换代,儒学作为社会统治思想却是不变的。理学家们又以“兴天理,灭人欲”发展和巩固了这种统治思想。它们是中国人民身上沉重的精神枷锁,使人民没有个性,失去自由,只有繁重的义务和被奴役的命运。 中国有识的学者曾经激烈地抨击过儒家的仁义道德,深刻地揭露过礼教的罪恶,然而均属死水微澜。一直到中国新文化运动,才以猛烈的力量打倒“孔家店”,人民争得了思想的解放。儒学既然不再是统治思想,其典籍已无神圣的宗教的“经”的意义,它仅是中国文献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对象之一,因此我们阅读它时不能称之为“读经”。然而近百年以来却又不断有些政客或学者总是寻求机会鼓吹“读经”。 辛亥革命以后,康有为从维新主义者沦为封建制度的保卫者,他首先提倡尊孔读经。1912年即民国元年,康有为的弟子陈焕章及张勋、麦孟华、沈曾植、朱祖谋、梁鼎芬等建立“孔教会”。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