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方法论研究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丛日云,庞金友  页数:33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由丛日云、庞金友主编,是“首届西方政治思想史高级研讨班”的成果,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十几位专家集中讨论了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内容涉及不同层面的方法论问题,既有思想方法层面的问题,包括理性主义、历史决定论、历史主义、普遍主义等;也有具体的研究方法论问题,如语境主义(剑桥学派)、施特劳斯学派、概念史研究、历史语义学、修辞学方法等,供读者阅读学习。

作者简介

丛日云,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两方政治思想史、比较政治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出版的主要菩作有《两方政治文化传统》、《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白山主义》等。先后主持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政治文化的冲击与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明关系模式的比较研究”。主持“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资金项目”:“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其博士论文《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庞金友,男,1975年生,辽宁铁岭人。1999年~2002年就读于辽宁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师从丛日云教授。2001年~2002年,留学于韩国鲜文大学。2002年~2005年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师从徐大同先生。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西方政治思想史与政治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要著作有:《西方政治思想史》(第3卷,主要作者)、《中国公民读本》(主要作者)、《自由多元主义》(合译)等。主要论文有:《近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逻辑与特点》、《国家与社会:政治文化研究的另一维度》、《当代公民社会与民主化关系的新解读》、《公民社会:组织与作用》、《希望还是偶像:全球化视野中的公民社会与民主化》、《终极还是范式:西方三权分立思想再解读》等。主持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研究”、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研究”。

书籍目录

序一 徐大同教授在开幕式上的讲话
序二 丛日云教授在开幕式上的讲话
政治的代表性与自由民主体制:
 施密特、鄂兰与勒弗论国家与人民的关系
价值中立面面观
政治思想史的哲学面向:以正义概念的内在逻辑为例
西方“早期现代”的思想史背景及其中国问题
启蒙的现代性与“自我”的观念史
奥克肖特
 ——“意识形态政治”超越的方法与思路
作为历史事件的观念
 ——以《美德、商业和历史》为例谈波考克
   的思想史研究
历史地理解思想
 ——对斯金纳有关思想史研究的理论反思的考察
阿隆《论自由》的政治思想史意义
历史些、历史些
 ——马基雅维里政治思想研究法
西方古典修辞学
历史语义学、语境主义与政治思想史研究
概念史研究方法述要
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方法论基础
历史主义与普遍主义问题
论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
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论的几点思考
丛日云教授在闭幕式上的讲话

章节摘录

版权页:相对而言,美国革命不像法国革命一样,深陷于欧陆主权的“绝对主义”的泥沼而不能自拔。相反地,在这块殖民地上,来自英国的移民透过革命,真实地体认革命的“开端启新”,脱离欧陆旧传统的窠臼,建立新宪法,创立自由共和的新国家。就这一点来说,鄂兰接受施密特的论点,亦即:法国革命在主权国家的基础上,透过人民的决断,创立了自由民主的政治形式,而美国革命在立宪的同时,也创立了新的国家。对照法国革命的失败,美国革命的成功在于型构了自由宪政的稳定共和体制;美国的立宪既能保持多元分立的邦联,也能建立一个邦联之间维持均衡和谐的联邦政体;换句话说,美国革命得以打破旧有的主权的“绝对主义”,而能确立一个权力分散与多元的体制:上从中央政府的三权分立,下至市镇自主的社会,构成了这个体制的基本结构,其宪法区分了人民的权力与立法机构及法律的权威,两者各有其权限与分际。国会(或参众两院)作为公共舆论辩诘的常设制度,司法审查作为法治的判断机关,这两个制度显现了法治的权威,并据此约束了人民(或民主)之权力运作可能带来的鲁莽与盲动。尽管美国革命有了这样的宪政成就(姑且不论鄂兰是否美化了美国革命),但鄂兰也指出并批判这个体制因采纳了代议(或自由宪政)的民主制,而遮掩了革命时期人民的权力及其展现的公共精神。这种批判论与施密特对“议会民主”(或“议会立法国”)的批判,在许多方面可以相互参照,但在解决代议民主制的问题上,两人所呈现的民主想象却南辕北辙。两人都接受了鲁索的人民主权的理念,也承认人民的意志无法被代表,只要人民在场,代表就必须退位。但鄂兰否定施密特的“意志论”(voluntarianism)与主权的绝对主义,因此,她的民主论述不走向如施密特所倡议的人民(与主权)的决断论,以及民主的同一性(与同构型)和民族的代表性;相反地,鄂兰强调人民的结社所酝酿的权力,构成任何建制论证其正当性的资源。但这种结社如何可能?

编辑推荐

《西方政治思想史方法论研究》为政治文化研究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方政治思想史方法论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西方政治思想史方法论研究》内容简介:方法论问题是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元问题”,方法论的进步是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进步的主要推动力。《西方政治思想史方法论研究》是“首届西方政治思想史高级研讨班”的成果,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十几位专家集中讨论了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书中的内容涉及不同层面的方法论问题,既有思想方法层面的问题,包括理性主义、历史决定论、历史主义、普遍主义等;也有具体的研究方法论问题,如语境主义(剑桥学派)、施特劳斯学派、概念史研究、历史语义学、修辞学方法等。学者们的研究角度也是多方位的,既有从政治学、历史学、文学、哲学等多学科角度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论的考察,也有从具体理论、概念、人物等切入对方法论问题的思考;既有对西方学界方法论的历史脉络的总结,也有对当代热门的方法论问题的分析,还涉及了百年来中国学界研究方法的演变、对当代中国学界在方法论问题上的进步与误区的省思等。通过学习,使我懂得,西方政治思想的起源于古代的希腊,因此。政治思想肯定会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希腊政治思想给了西方政治思想的一个坚实的基础,那就是,重视并探索社会政治秩序的建立,这是前提,是条件,也是根本,这种思维方式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通过学习,使我懂得,在整个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部西方政治思想史就是一部西方政治的缩影,既是多元演变的,也是派别林立的,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我们都能知道,无非是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力政治观。自然政治观顾名思义,就是探索宇宙、认识事物的本源,以此为出发点,去探索社会事物,特别是社会政治的规律,希腊一开始就把神和人分开来研究,把神与政治分开,政治所体现的不是神灵的色彩,而是自然的属性,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柏拉图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亚里士多德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这是社会规律、是自然发展形成的,很显然,这种认识与神的关系基本没有,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或者自然规律。希腊的另外一个自然法思想的影响也非常深远,例如早在希腊古代自然哲学时,就产生了“逻各斯”思想,它的内涵是要探索事物的规律,而这正成为了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罗马对于希腊的政治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是很显著的,西赛罗是“希腊化的拉丁人”,他将希腊文化传入后,还提出了共和国思想,但希腊后来创立并发扬光大的法律思想非常发达,并且对后世影响非常大。在这一时期,罗马由于对希腊的继承,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法思想。理性的认识自然、理性的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基督教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信教徒最多的宗教,在西方社会,基督教政治成为统治者对于被统治者的意志俘虏的工具之一,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也成为人们认识社会事物、改变社会事物等一切问题的起源以及思维根据,圣经以及基督教成为一种历史宗法或者依据。任何政治活动都上升到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是对神的攻击,显然这是一种谬论或者社会政治的产物。权力政治观粉墨登场于十五、六世纪,正式形成于十七、八世纪,最初产生于古代的希腊罗马,文艺复兴时期让权力政治观不断完善发展成熟,权利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而不是这个人有,那个人没有,这是与生俱有的,不可剥夺的,所以这个观点来看,社会其实是充满权利的社会,如果人们无视权利,就没社会秩序可言,从这个角度来看,为了维护每个社会成员的权利,才组成了政治社会,建立了政治秩序。二、权力政治观的内涵及意义虽然我们从西方政治思想的学习中看出,既有自然政治观还有神学政治观,更有权力政治观,但不可否认,权力政治观发展的最晚,是前两个政治思想观的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的必然结果,当然权力政治观离现代人很近,我们本身就生活在权力政治观中,权力政治观已经成为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应然阶段是权力政治观的第一个阶段,它产生于十七、八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人们特别是思想家对于封建社会“毁灭”、“摧残”人性的制度恨之入骨,声明这是严重不符合理性要求的。他们提出了他们认为的理想制度,例如生命、财产、自由、幸福以及安全,民主和法治成为人们渴望或者寄托的新生事物,这成为保护个人财产权的重要武器,这些的矛头直指封建社会或者说封建社会所形成的神学政治观、政治体制。实然阶段是权力政治观的第二阶段,它产生于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前期,在这个时期,西方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产业革命的主体是主要是工业化过渡,这个时代的思想家依附于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由于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的矛盾重重,思想家们的理性主义变成为实用主义,各种改革方案层出不穷,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政府开始对经济加以干预,政府行为的研究成为政治思想的主题。政权应如何运作、如何缓解矛盾、稳定秩序,成为新的一个历史时期研究的主体和主流,同时,无产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他们的理想是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甚至通过社会运动、暴力等来要求革新,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等相继诞生。“将然”阶段是权力政治观的第三个阶段,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由于世界格局发生变革,世界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科学技术以不可预见的飞速发展势头让这个世界迅速日新月异,经济时代、知识时代、信息时代成为这个世界最为鲜明的特征,民主化、和平、和谐成为世界的主题,在这种情况下,西方政治思想的内容随之发生了变化,“派别林立,花样繁多”,从笔者总结来看,这些花样繁多的思想理论中包含两个方面的思想体系,一方面就是以维护和发展现存政权的思想为主。也就是说,紧跟政权,维护政权,这种政治思想是政权的附属或者说代言,但他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情况和方向,即由“描述型研究”向“干预型研究”过渡。另一方面,一些派别和思想家反对上面所说的政权型思想理论,站在“反方”立场,揭露、批判现代社会的各种弊端。他们还提出西方社会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或“后现代社会”。据此,原来的社会构成和组织已不能适应要求,有的甚至认为原有的社会已然“解构”,需重新建构。从而提出一套各自的“将然”的设想。必须指出的是,从根本上说,这些“设想”仍然没有离开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三、学习的启示1、政治思想的社会性。无论任何一种政治思想,他的基础必然是所处的那个时代,这个绝对不会发生变化,即马克思主义,他提出的共产主义思想好像与当时的社会不相干,但是别忘记了,这种思想是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总结已有社会的展规律才能提出的。我们所处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自己的实际,这表明了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必然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思想相贴近,相符合,并在这种社会形态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发展。2、政治思想的复杂性。思想也就是说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它的复杂性不言面喻,然而政治思想会左右人们的大脑,我们从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史来看,思想在不断演变,思想也存在“五花八门”,认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符合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也就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3、政治思想的发展。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来看,思想理论非常丰富,成果也非常突出,可以说是百家百样,而我国的政治思想相对来说还落后于国外的政治思想,但在借鉴和学习上,在丰富和完善上,大多是“照搬”、浅要的“
  •   对西方政治思想感兴趣的可以一读
  •   从日云是大家,读过其他的书,这本是导师买了,看了说不错,叫我买来读,所以,应该是不错的关于方法论的一本专著。
  •   会议论文集总是水平参差不齐的
  •   对于了解在中国,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发展以及方法论方面的问题很有帮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