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家培序集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乌家培  页数:219  

前言

  为他人出书作序,既是一件烦事,又有不少乐趣。“烦”者,是因为评述他人的论著,需了解与把握其内容,即使来不及细读全书,至少也应翻阅浏览其主要部分,这种智力劳动费时、费力,非轻而易举之事;“乐”者,则在可借题发挥,畅想一番,表达自己对该问题的观点,特别是对自己所研究的专业范围内涌现出的新成果和新人才表示欣慰。  我作序有若干不成文的规则。第一,多为与自己研究领域及相关专业的著作作序;第二,更愿接受作为后起之秀的中青年学者的约请;第三,优先考虑接受我较为了解其前期学术活动与阶段性成果的作者的约请;第四,在评论中以肯定成就和鼓励作者为主。至于所作之序的内容一般有几个要点:一是环视该主题在国内外与历史上的学术研究背景;二是阐明自己对有关问题的主要观点;三是对全书的结构、特色、创新与不足之处进行点评;四是找出相关点与作者、读者进行共勉。  以往我作过的序可谓不少,有些是为单本著作而作的,一般较短,但“代序”则较长,可独立成文;有些则是为丛书而作的,一般较长,涉及的内容较多。每次作序,我都极用心,花的工夫不少。把分散在各本书内的序集中起来,辑录成册,可反映我在各个时期学术思想演变的脉络。有的书延续十多年,出了好几版,我为每版所作的序,内容互异而又有连贯性。有些书有联系,把为它们所作的序放在一起,可看出其互补性。  收入本集的序,从1983年开始到2010年止,横跨28年的时间,共有79篇,按时间顺序排列,我把它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1983~1990年;第二,1991~2000年;第三,2001~2010年。按内容的专业属性分类,则有三类:第一,与数量经济学相关的有35篇;第二,与信息经济学有关的有29篇;第三,与其他经济学、管理学相关的有15篇。根据序文的内容及出版图书的书名,我为每篇序都加了一个标题,为全书统一起见,改掉的原序若有标题,就放在文后注名出处中加以保留。在目录中可按标题检索,了解序的内容,并查找原出处。  在辑录时,我把所有的序重读了一遍,在保留原文内容不变的同时,对明显的印刷错误一一作了纠正。  我为这个集子写了一个序,就叫“序之序”,意为对所有序文所作的自序。与此同时,我把此书命名《乌家培序集》,意为我所写过的序文之集合。出版这个集子是我长期以来的一个心愿,在愿望变为现实的这一刻,我的喜悦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我愿与广大读者共享之,并希望大家喜爱这本《乌家培序集》。  乌家培  2011年1月20日于北京

内容概要

  《乌家培序集》是作者为他人出书所作之序的汇集。这些序写于1983-2010年,历时28年,涉及数量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以及其他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著述或从书79部。本包含了作者对上述著述的点评,凝聚着作者对所评述问题的研究心得、体会和一些独到的见解,反映出我国数量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逐步兴起的发展进程和这两门学科后起之秀的成长过程。此外,《乌家培序集》还为读者搜寻数量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的国内文献提供了贵的线索,可收按文找之效。

作者简介

  乌家培,1932年生,浙江宁波人,经济学家。中国数量经济学和中国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和倡导者。1955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统计系。1985~2002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第一、二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经济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率先推动全国经济预测和宏观调控研究;致力于信息的经济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信息与经济间关系的研究,最早提出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以及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出版《经济数学方法研究》、《经济信息与信息经济》、《信息社会与网络经济》等十多部专著,主编、编著、翻译其他十多部著作。前三项成果先后于1984年、1992年、2003年获孙冶方经济学奖、国家计委科技进步奖、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等。在前述两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倡导从研究方式、方法和组织方面对经济研究进行革新,还倡导在经济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建立联盟关系。1979年创建中国数量经济学会,1983年筹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并创办《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杂志,1984年、198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建立全国第一个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点、博士点,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被日本学者矢吹晋称为“中国从事数量经济学研究第一人”(《日中经济协会会报》1985年第7期)。1989年创建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曾任国家信息中心总经济师、副主任,兼任信息经济与技术研究所(原名“信息科学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曾为国家信息化办公室专家委员会委员。1990年至今先后任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特约副会长。自2001年起,应邀至华侨大学任特聘教授,任经济与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名誉院长,为数量经济学、企业管理两个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上课、开讲座,指导论文写作。不久又应邀至江西财经大学任信息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在此前后,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三届学位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以及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40多所高等院校不同期限或长期的兼职教授、特邀教授、客座教授、顾问教授、名誉教授等。

书籍目录

序之序1983-1990年回顾我国数量经济学发展的道路发展经济预测与经济决策借鉴外国宏观经济模型为我所用促进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经济预测及其应用推动经济预测事业发展探索企业数量经济学普及经济预测知识研究企业的经济数量关系重视数理经济学概述经济计量学改善对外资的利用研制贵州省宏观经济模型改进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加强管理、决策、预测之间的联系完善宏观经济调控1991~2000年建立宏观经济计划管理学普及经济数学知识编著初等经济计量学教程中国的发展与东亚经济的繁荣开发国际经济信息论述宏观经济模型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动向用模型方法评估工程项目借鉴国外对生产函数的研究重视对经济信息学的研究开发利用信息资源需加强信息资源管理加强经济转轨时期的宏观调控发展信息产业与建设信息系统提高预测与决策的水平加强农业预警工作普及银行新业务操作知识对海南省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的研究加强经济预测案例分析普及信息高速公路的知识研究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结构及其演进战略探索微观信息经济学革新应用经济计量学教程走企业创新之路……2011-2010年

章节摘录

  第五,改进和加强宏观经济控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不仅要研究宏观经济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还要改进宏观经济的调控手段,逐步建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我们在建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方面还缺乏完整的经验,在今后的实践中,需要从实际出发学习和借鉴外国的有效做法,不断摸索,逐步完善。  第六,宏观经济调控问题具有较大的综合性。它同国民经济的各个要素、环节、过程以及社会、科技、生态、环境等非经济因素,都有密切的联系。在实施宏观经济控制时,不容忽视或遗漏主要的有关因素,但也不可能把一切因素都考虑到,应当进行适度综合,对比由有关因素决定的可能取得的效果和所需付出的代价,进行权衡,以实现有效控制为宗旨。  第七,研究宏观经济控制问题,应实现经济学原理与控制论技术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研究中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又要吸收西方经济学的有用方法,既要遵循控制论的传统理论和方法,又要利用现代控制论的最新成果。要使任何一个宏观经济控制问题得到解决,必须具备必要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控制理论和方法、经济数学方法和模型,以及绘制各种框图和表格等方面的知识。在解决过程中,既要有明确的思路、可行的方案,又要有实施的途径、可操作的方法。  第八,宏观经济控制的基础在信息。在实行控制的过程中,人们需要收集、利用和处理有关宏观经济控制的目标信息、环境信息、对象信息、效应信息。信息不仅是控制的基础,而且还是控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使控制对象按一定目标改变其运动状态,必须由控制者发出正确的控制信息,并根据反馈情况凋整原来的控制信息,使它更为正确。所以,信息在控制中特别是在复杂的宏观经济控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乌家培序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