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国志布基纳法索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沐涛,杜英 编著  页数:343  

内容概要

布基纳法索和多哥是西非两个相邻的小国,两国面积之和刚刚超过33万平方公里。它们一个地处内陆,一个紧靠几内亚湾,但官方语言皆为法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有许多共同之处,是西非重要的农、矿资源国家。我国学术界一直鲜有对它们的研究。《布基纳法索多哥》由沐涛、杜英编著,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这两个国家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和对外关系等方面的情况,资料翔实、新颖,论述客观公正,文字通畅,对研究非洲问题,特别是有志于发展对西非经贸和文化往来的人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沐涛:1963年生,安徽巢湖人,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曾到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以色列巴伊兰大学和法国里昂高师做访问学者,长期从事非洲问题研究。现兼任中国亚非学会理事、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副会长、华东师大非洲研究中心主任。
公开发表的著述主要有:((中非关系史》(合著,1996年)、《非洲黑人文明》(合著,1999年)、《南非现代化研究》(合著,2000年)、《南非对外关系研究》(2003年)、《亚非国家现代化研究》(副主编,2009年)、《尼日利亚史》(翻译,2010年)等。
杜 英
1977年生,安徽淮北人,博士,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亚非史、印度洋区域史等。先后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参与编著《亚非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研究》等。

书籍目录

导言
布基纳法索(Burkina Faso)
第一章 国土与人民
 第一节 自然地理
  一 地理位置
  二 行政区划
  三 地形特征
  四 河流、湖泊
  五 气候
 第二节 自然资源
  一 矿产
  二 农林资源
 第三节 居民与宗教
  一 人口
  二 民族和语言
  三 宗教
 第四节 民俗与节日
  一 民俗
  二 主要节日
第二章 历史
 第一节 古代简史
  一 东部莫西王国的起源及其早期历史
  二 西非三大帝国对布基纳法索的影响
  三 迪乌拉王国对西部的统治
 第二节 法国对布基纳法索的征服与统治
  一 法国对布基纳法索的殖民征服
  二 法国对布基纳法索的殖民统治
  三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上沃尔特
 第三节 国家独立史
  一 二战后争取独立的斗争
  二 上沃尔特共和国史(1960~1983年)
 第四节 桑卡拉执政时的激进政策
 第五节 孔波雷对布基纳法索的统治
 第六节 著名历史人物介绍
  一 独立前著名人物
  二 历任国家元首
  三 其他著名人物
第三章 政治
 第一节 政治演变
  一 殖民前的传统政治体制
  二 法国殖民统治时的政治体制
  三 独立后的政治体制
 第二节 政治体制
  一 宪法
  二 议会
  三 政府
  四 司法
 第三节 主要政党和社会团体
  一 政党
  二 工会组织
 第四节 军事
第四章 经济
 第一节 经济发展概述
  一 殖民前后的经济
  二 独立后的经济
 第二节 农牧业
 第三节 工业
 第四节 交通与通信
 第五节 财政与金融
 第六节 对外经济关系
  一 对外经济政策
  二 对外贸易
  三 外债、外国援助和外国资本
  四 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与贸易关系
 第七节 旅游业
 第八节 国民生活
第五章 教育、科学、文艺、卫生
 第一节 教育
  一 殖民统治时期的教育
  二 独立后教育发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
  一 艺术
  二 电影
  三 科学技术
 第三节 医药卫生、体育、新闻出版
  一 医药卫生
  二 体育
  三 报纸与通讯社
  四 广播、电视和博物馆
第六章 外交
 第一节 外交政策
 第二节 同法国及欧盟的关系
 第三节 同周边非洲国家及利比亚的关系
  一 与科特迪瓦的关系
  二 与马里的关系
  三 与其他周边国家的关系
  四 与利比亚的特殊关系
 第四节 布基纳法索和利比里亚内战
 第五节 同中国、美国、俄罗斯的关系
  一 同中国的关系
  二 同美国的关系
  三 同苏联俄罗斯的关系
                多 哥(Togo)
第一章 国土与人民
 第一节 自然地理
  一 地理位置
  二 行政区划
  三 地形特征
  四 河流与湖泊
  五 气候
 第二节 自然资源
  一 矿产
  二 动植物及渔业资源
 第三节 居民与宗教
  一 人口
  二 民族和语言
  三 宗教
 第四节 民俗与节日
  一 民俗
  二 主要节日
 第五节 主要城市
  一 首都洛美
  二 索科德
  三 帕利梅
第二章 历史
 第一节 早期人类活动
 第二节 酋长国时期
 第三节 殖民时期
  一 奴隶贸易
  二 德国对多哥的殖民统治
  三 法国统治时期
 第四节 奥林匹欧和格鲁尼茨基的短期统治
 第五节 埃亚德马的长期执政
  一 推行民族和解政策,稳定政局
  二 开展“绿色革命”,强化一党政治
  三 多党制民主化进程
 第六节 著名历史人物介绍
  一 西凡虞?奥林匹欧
  二 尼古拉?格鲁尼茨基
  三 纳辛贝?埃亚德马
  四 福雷?埃索齐姆纳?纳辛贝
  五 埃德姆?科乔
  六 欧仁?科菲?阿多博利
  七 阿贝约梅?梅桑?科乔
  八 科菲?萨马
  九 科姆兰?马利
  十 吉尔贝尔?福松?洪博
第三章 政治与军事
 第一节 政治体制沿革
  一 殖民体制
  二 多党议会政治
  三 一党中央集权
  四 多党民主政体
 第二节 立法和司法制度
  一 国民议会
  二 宪法
  三 司法系统
 第三节 政党和群众团体
  一 主要政党
  二 主要工会组织
 第四节 军事
第四章 经济
 第一节 经济发展概述
  一 殖民统治以前的经济
  二 殖民统治时期的经济
  三 独立以来的经济
 第二节 农牧业
 第三节 工业
  一 制造业与建筑业
  二 矿业
  三 电力工业
 第四节 商业、服务业
 第五节 交通与通信
 第六节 财政与金融
  一 财政收支
  二 金融
 第七节 对外经济关系
  一 对外贸易
  二 外国援助
  三 多哥对外来投资的规定
 第八节 旅游业
 第九节 国民生活
第五章 教育、科学、文艺、卫生
 第一节 教育
  一 殖民统治时期的教育
  二 独立以来的教育
 第二节 科学技术
 第三节 文学艺术
  一 文学
  二 传统艺术
  三 音乐舞蹈
 第四节 医疗卫生和体育
 第五节 新闻出版
第六章 外交
 第一节 外交政策
 第二节 同美国的关系
 第三节 同欧盟国家的关系
 第四节 同周边国家的关系
 第五节 同中国的关系
  一 双边政治关系
  二 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三 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四 重要双边协议及文件
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这些中心不受欢迎的原因在于:绝大部分的课堂时间被用来学习日常生活中不用的语言——法语,而且他们没有毕业证书,也没有希望获得较好的社会地位。1973年,乡村教育中心由农业部举办的青年农民教育中心取代,但青年农民教育中心也好景不长,由于效率低下,费用太高,80年代也被淘汰。在布基纳法索,女孩中平均32.6%的人在上小学。妇女受教育的障碍包括社会、文化对妇女地位的认同和家庭经济对妇女的束缚。妇女教育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受过教育的母亲对她们子女未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一个受过教育的妇女群体倾向于晚婚,少要孩子,注重维护自己的权利,努力使自己和孩子过上健康、有品质的生活。这个群体的壮大有助于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但布基纳法索社会、文化对妇女地位认同的错位以及家庭经济对妇女的束缚成为妇女受教育的障碍。在农村,许多家庭常依靠女孩的劳动收入贴补家用,7岁以上的女童平均每天要花3.5小时从事家务劳动。而男孩平均每天花1.5小时用于从事家务活,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由于重男轻女观念的束缚,很多家庭认为女儿早晚要嫁出去,不愿意让未婚的女童接受更多的教育,而对男孩的教育则要重视得多,因而女童入学率通常比男孩低。为了鼓励更多的女童入学,布基纳法索推行1994。2000年度改善女童教育的五年行动计划,目标是减少小学教育性别差异,用物质奖励如教科书和面粉以鼓励家庭送女童入学。尽管女童的入学率平均值增加,但教育的质量却没有提高。女童留级多于男孩,拿到小学毕业证书的女童也少于男童。这主要是源于教师素质低下和政府对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国家贫穷,正常人的受教育都无法保证,因而残疾人的教育更是无从谈起。在布基纳法索,残疾人是最不幸的,在残疾人当中几乎100%是文盲。

编辑推荐

《列国志布基纳法索:多哥》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列国志布基纳法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对于开拓非洲市场的人很有帮助
  •   布基纳法索和多哥是西非两个相邻的小国,面积之和仅33万平方公里,两国相交的边界线长约100公里。它们同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7℃以上。两国在较长时间里都遭受过殖民统治,并且都曾是法国的殖民地,在独立后又都一直实行共和制度,后因种种原因又屡次发生政变,军人干政的现象明显。在经济发展上,两国均为农业国,同属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尽管有许多共同点,但两国在发展上依然有很大差异。
      布基纳法索位于西非大陆的中心,是一个内陆国家,面积为27?4万平方公里。它的前称是“上沃尔特”,因流经该国的沃尔特河而得名。据历史记载,“沃尔特”一词最早见于1471年葡萄牙出版的地图。据说,当年一支葡萄牙探险队在从西非地区归国途中曾在此河停留,称它为沃尔特河,葡文Rio da Volta,意为“回程河”,后演变成该国国名。1984年8月4日,桑卡拉政府认为“上沃尔特”一词带有西方殖民统治的烙印,为此,取自该国两个主要民族语言——莫西人的莫雷语“布基纳”(意为“有尊严的人民”)和迪乌拉语中的“法索”(意为“国家”),把上沃尔特共和国改称“布基纳法索”(Burkina Faso,意为“有尊严的国家”)。在更改国名的同时,政府还将国家的格言由“统一、劳动、正义”,改为“誓死为祖国,我们必胜!”
      桑卡拉政府对国旗、国徽也作了相应的修改。修改后的国旗图案由上红下绿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旗面中央有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红色象征革命,绿色象征农业、土地和希望;五角星象征革命向导,金黄色象征财富。国徽呈圆形,黄色圆面上交叉着一支枪和一把锄头,下有一本打开着的书。圆面上端镶着一颗红色五角星。圆形图案周边饰以象征工业的齿轮,两侧各有一株象征农业的谷子。底部的饰带上用法文写着“誓死为祖国,我们必胜”。1997年1月27日,布基纳法索人民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对国徽图案再次做了修改:整个图面呈盾徽形状;中间仍为国旗图案,盾后改为两支交叉的长矛,两侧各有一匹白马(Unité,Progrès,Justice);两侧象征农业的谷子的图案也有变化,改从绶带两端延伸出来。
    1960年8月,上沃尔特国民议会通过由罗伯•奥德芬戈神作词、作曲的国歌《一夜》(Une Seule Nuit)。歌中唱道:“我们要使祖国更强大,更加美丽,我们永远坚定地效忠。我们自豪跳动的心,赞赏你的美丽。”该国国名改为布基纳法索后,国歌未变,一直沿用至今。
      尽管如此,半个多世纪的法国殖民统治以及此前的黑奴贸易,给这个国家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一时还是很难抹去的。从1904年开始,布基纳法索沦为法国的殖民地,直到1960年8月5日取得独立。西方现代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引入,法语成为流行的官方语言,传统的村社制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布基纳法索远远没有被带进现代文明社会,相反,它的经济体系却严重依赖殖民宗主国,形成依附型经济,社会两极分化加剧。经过独立后40年的发展,到20世纪末,布基纳法索依然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国民经济仍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极其薄弱,资源贫乏,工、矿企业处于初创阶段,经济严重依赖外援。进入21世纪后,该国政局相对稳定,政府不断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加快国营企业私有化,振兴农业,加大对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投入,经济发展呈稳步增长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布基纳法索的经济落后,但文化教育和新闻事业在西非地区却比较发达,特别是电影业。布基纳法索的电影业在西非居首位。首都瓦加杜古有“非洲影都”的美名。
      多哥位于非洲西部几内亚湾沿岸,面积不足6万平方公里,国土形状奇特,呈狭长形,从沿海向内陆延伸约600公里,而濒临几内亚湾海岸线的宽度仅仅50多公里。这给多哥境内的地形、气温、降水带来南北较大差异性:南部为平原,多礁湖,中北部为高原;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7℃,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达30℃;年平均降水量自北向南由1000毫米递增到1600毫米。
      近代以来,多哥的历史也是多灾多难的,先后遭受德国、英国和法国的占领,直到1960年4月27日才获得完全独立,成立多哥共和国。但是,在独立后的前6年里,多哥国内政局依然不稳,政府更迭较频繁。
      1967年1月埃亚德马政变上台后,对外奉行和平、中立、不结盟政策,主张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对内实行民族和解政策,政府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把农业置于优先地位。70年代末期,由于受到世界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致使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加上国营企业严重亏损,对外负债的沉重压力,政府不得不开始实施经济紧缩政策。1982年开始压缩投资建设规模,调整经济结构,坚持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经过一段时期调整取得了较大成效。到80年代末,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90美元。90年代初,因为实行多党民主制,政局再度动荡,经济一度陷入独立以来最严重的危机。1994年以后,随着政局趋稳,经济开始走出低谷。政府通过压缩财政开支、加强税收征管、平衡财政预算等措施,经济重新呈增长态势。1996年经济增长率达6%。2005年2月,埃亚德马总统突发疾病去世,结束了他长达38年的统治。此后,经过短暂的政治动荡后,他的儿子福雷•纳辛贝当选为新总统,开始了多哥发展的新的一页。
      多哥的国旗由三道绿色横宽条和两道黄色横宽条相间组成,宽条宽度相等。国旗左上角为红色正方形,正方形正中绘有一颗白色五角星。绿色象征希望和农业;黄色表示对祖国命运的信心和象征国家矿藏丰富;红色象征人类的真诚、博爱与献身精神;白色象征纯洁。
    国徽为椭圆形,整个图案置于盾形之中。椭圆形中的小盾上书写“RT”字样,这是“多哥共和国”的缩写,其上端装饰着两面多哥国旗。国徽的饰带上用法文书写“劳动、自由、祖国”。两头站立的红色雄狮头部朝外,前爪各握着弓和箭,象征着在多哥国旗下警惕地捍卫祖国的独立和自由的决心。
    多哥国歌是独立前夕经过公开征求选定的,1960年多哥宣布独立时第一次演唱。歌词的大意是:“向你顶礼,祖先的家乡!你使他们强壮、快乐、安康,培养德性,培养勇敢,为了发奋图强。即使在暴君淫威下,你还对自由向往。多哥,起来,把斗争进行到底,光荣地胜利或光荣地死亡!伟大的上帝,只有你能够促使多哥繁荣富饶,多哥人民,把祖国建设好。”
      布基纳法索和多哥尽管是西非的两个小国,但两国的历史都较长,独立后政局以及经济发展也都比较复杂,再加上本书的内容涉及的面很广,使得全书内容可能有庞杂之感。作者写作的初衷是尽自己所能,让读者对这两个国家的过去和现状有比较全面和客观的了解。书中引用的部分资料截至2011年2月。
  •   书的内容真没法说,相当不错,国内鲜有这两国的详细资料,美中不足的是价格有些高,可能是这个系列里最贵的了,还不到350页要41.3元,不过总体而言还是很满意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