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5-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王俊秀,杨宜音 主编 页数:23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一论断可以看作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解读,它明确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确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幸福”、“尊严”、“公正”、“和谐”,这是有别于以往经济、物质增长的客观指标,是由广大人民群众评价的主观指标、心理指标。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不丹就提出“国民幸福指数”以取代“国民生产总值”,他们认为政府施政应该以实现幸福为目标,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平衡发展,把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置于经济发展之上。而今不丹对于“国民幸福指数”的理念和实践也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法国、英国、加拿大、巴西等国都启动了相应的研究和实践,国内的相关研究和指标编制工作也已经起步。以上事实说明,社会发展最终将落实到人的发展,社会进步的目标是人的幸福,而社会的建设不能不关心社会的心态。“社会心态”也被写入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首先深入研究社会心态。
虽然社会心态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这一概念长期以来并未进入主流社会心理学的领域。如果我们翻看北美和欧洲社会心理学的教科书,几乎找不到“社会心态”(Social
Mentality)这个词。但在我国,“社会心态”一词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频频出现在学术界的讨论和大众媒体中。对身处经济社会体制转换时期的中国人来说,这一表述早已耳熟能详。可以说,社会心态是处于剧烈变动的社会所凸显的一种社会存在形式。在一个剧烈变动的社会?,社会心态既是社会变迁的表达和展示,也是社会建构中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心理资源与条件,是社会群体成员共享的心理现实性和社会现实性。
社会心态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对它的分析却困难重重。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民意、舆论等都是社会心态的表达和表现,并不是社会心态本身。我们可以透过民谚、牢骚、街谈巷议、流言、传闻、“段子”、网上帖子和博客、手机短信、流行词汇等了解社会心态;我们也可以透过集会、暴动、骚乱、罢工、上访等了解社会心态;我们还可以透过消费方式、时尚与流行、人际关系(上下级关系、代际关?、亲密关系等)、市场风险承受力、储蓄、抢购、阅读偏好、社会信任等了解社会心态。但是,社会心态是渗透到某些看法和意见中的,它表现的不仅是个体的社会心理,而且是某些群体甚至是整个社会的社会心境状态。它需要去分析和把握,大多数的情况需要有比较大的时间距离,来供研究者和社会成员“回望”。例如,当我们“回望”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心态,我们可以看到思想解放给人们带来的欣快和舒畅,也夹杂着犹豫,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变化的强烈动机、参与意识和效能感,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解放”的社会心态。随后,伴随着我国的经济进步?人们追求财富、权力、地位的动机也更强了,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价值观对人的影响更加明显。社会心态的这些性质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有史家治“心态史”,而我们希望看到的社会心态分析却很少。
如前所述,当我们身处一个大变动的时代,社会心态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政府从宏观上对民意进行把握和了解,也与每个社会成员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选择有效的研究途径,记录、描述社会心态,在一定程度上解读和分析社会心态。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尝试着把这种记录、描述、解读和分析细分成三个水平:①深层、稳定的社会心态;②具体领?的社会心态;③特殊时期、特殊事件的社会心态。
以年度报告的形式记录和刻画社会心态,是2010年的首度尝试。我们希望不断积累数据和资料,从粗糙走向精致,从琐碎走向整合,从初级走向高级。
本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研究中心组织、编辑出版的第一本社会心态的年度报告,书中的内容以社会心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近年来关于社会心态的研究成果为主,也包含了其他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社会研究机构有关社会心态的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杨宜音
女,浙江余姚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政法学部学术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2010)。《社会心理研究》副主编、《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编委会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华人社会心理,包括人际关系、群己关系与群际关系。
王俊秀
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发展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副研究员。2008年-2009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社会心态,探索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社会心态,在《社会蓝皮书》和学术期刊发表多篇社会心态的研究报告等。
书籍目录
前言 杨宜音 王俊秀
Ⅰ 总报告
1关注人民的尊严和幸福,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2010~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 王俊秀
Ⅱ 社会感受篇
2 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
王俊秀执笔
3 中国城乡居民的生活压力及社会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课题组 刁鹏飞 执笔
4 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动力 陈午晴
5 中国居民安全感调查的对比分析 王俊?
6民众风险源评价分析 王俊秀
7北京市民对金融危机的感受和应对 杨宜音
8通胀知觉与通胀预期的社会心态分析 俞宗火
Ⅲ 观念价值篇
9 2010年城市居民社会信任状况分析
——基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市的调查 杜军峰 饶印莎 杨宜音
10
奥运会前后北京市民的国家认同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奥运会对主办国国民社会心理的 影响”课题组
饶印莎执笔
11 北京市民隐私观念调查与分析 王 俊 秀
Ⅳ 行为倾向篇
12 2010年中国微博用户行为研究报告 肖明超
13
重大事件的公众参与: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奥运会对主办国国民社会心理的 影响”课题组
饶印莎 执笔
14 北京市民体育休闲活动调查 应小萍
Ⅴ 疏导调适篇
15 深圳市市民情感护理中心的探索和实践 张月武
16 社会心态调适?“杭州经验” 杭州市发展研究中心
章节摘录
社会心态研究的另一个困难在于测量工具的发展。社会态度的调查目前比较常用的工具是态度量表,而态度量表的编制需要大量前期工作,特别是编制适合中国人的反应方式的问卷。 第三个困难在于长期数据的积累。这要求有良好的调查制度和系统作为支撑,包括使用较为成熟的测量工具来系统地收集数据。目前我们依托的多个数据调查系统,如果能坚持不懈,将会提供追踪数据资料,供研究者进行社会心态变迁方面的分析与预测。 第四个困难在于深度分析社会心态的难度很大。面对大量的调查数据和事件个案,如果缺乏敏锐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这些资料也将是废纸一堆,没有灵魂和生气。然而,深度的分析需要有深厚的学养,它不是堆砌数据和罗列情况就可以完成的。因此,这不是一个“快出”成果的领域。 四 如前所述,当我们身处一个大变动的时代,社会心态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政府从宏观上对民意进行把握和了解,也与每个社会成员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选择有效的研究途径,记录、描述社会心态,在一定程度上解读和分析社会心态。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尝试着把这种记录、描述、解读和分析细分成三个水平:①深层、稳定的社会心态;②具体领域的社会心态;③特殊时期、特殊事件的社会心态。 第一个水平是价值观及信仰的层次。价值观既是个体的选择倾向,又是个体态度、观念的深层结构,它主宰了个体对外在世界感知和反应的倾向,因此是重要的个体社会心理过程和特征;与此同时,价值观及信仰还是群体认同的重要根据——共享的符号系统,因此又是重要的群体社会心理现象。这个水平还应包括归因、预期等心理倾向。
编辑推荐
《社会心态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1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研究中心“社会心态蓝皮书”课题组关于“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的年度报告的第一本。参与《社会心态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1版)》撰写的专家既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高校的学者、研究人员,也有政府机关、专业调查机构、心理干预机构的相关官员和专业人员。他们从社会感受、价值观念、行为倾向和心理调适等方面对于生活压力感、社会支持感、生活动力、安全感、风险认知、金融危机风险感受、经济变动感受、幸福感、尊严感、信任、国家认同、隐私观念、公众与、生活方式、微博使用行为、体育休闲活动、情感护理、心理危机干预、民意获取与表达等问题,用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多种学科的方法角度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调查和研究,对于目前我国社会心态状况有较广泛和深入的揭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