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怕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徐滇庆,李昕 著  页数:248  
Tag标签:无  

前言

  应徐滇庆教授的邀请,我很高兴为他的新作《中国不怕——徐滇庆论汇率、贸易战与粮食安全》写上几句话。  粮食安全不仅是保障人民生活的必需,也是保障国家独立、稳定的重要条件。在吸取和总结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经验、教训之后,我们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特别谨慎小心。在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相当成功地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近年来,农产品市场非常繁荣,供给充足。在2008年全球粮食价格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我国粮食市场依然保持价格稳定。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人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而且能够活得很好。所谓“中国崩溃论”是毫无根据的。  我在几十年经济研究中深切地体会到,在研究经济发展政策的时候,要特别防止一个倾向掩盖另外一个倾向。在粮食问题上强调自力更生、基本实现自给自足是正确的,但是这并不排斥打开国门,通过国际贸易,互通有无,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一下,目前农业生产结构是否已经达到了最优状态,是否还可以通过制度创新,在土地、劳动力和资金之间实现最优配置。众所周知,在国家之间,土地和劳动力资源都不可能自由流动,可是,通过粮食贸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外国闲置的土地资源。我国人多地少,而有些国家地多人少,有大量闲置的土地资源。如果进口一些粮食和饲料,就能够将我们的一些土地资源从生产低效益的粮食作物转变为生产需要较多劳动力、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如果能让一部分土地得到休耕轮作,还可以缓解我国土地资源、水资源的紧张状态,保护生态环境。  有些人担心,一旦打开国门,假若外方撕毁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进口合同,就有可能使我国农产品市场受到冲击。显然,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量的概念。如果在农产品供给上过度依赖外国,难免会受人制约,陷入被动。如果进口的农产品被控制在一定程度内,我们完全可以持有主动权,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国土利用,无疑可以借助国际市场的有利条件。但对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粮食安全则不能依靠国际市场来保障,需要由国家政策、计划对市场进行必要的调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解除人们的顾虑,有必要认真研究一下历史上贸易战的案例,特别是涉及农业制裁的案例,从中找出规律,作为政策、计划调控的依据,从而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我们在贸易中始终处于主动态势。徐滇庆教授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贸易战案例和具体的数据,能帮助我们掌握贸易战的一般规律,做到有备无患。就像驾船一样,只要熟悉水性,就能够驾驭水流,提高运输效率。既不要盲目冒险也不必望而生畏。在学术研究上就要大胆探索,广开思路,敢于创新,与时俱进。  我认识徐滇庆教授已经很多年了。他在海外执教多年,非常热爱祖国,曾经在税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和金融改革等方面提出过许多很好的建议。他每年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间在国内,还有一半的时间在北美和世界各地工作、研究。这种状态给他提供了比较独特的观察问题的角度。我在十年前访问加拿大的时候,曾经和徐滇庆教授一起讨论过农业问题。他经过考察后提出的中国粮食储存体制改革的建议,得到了领导层的首肯。在本书中他总结了历史上各次贸易战的案例,提出了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农业合作的政策建议,其中有许多观点值得有关方面认真推敲、思考。  本书中还有许多新的观点值得关注。例如作者指出中国不缺粮,由于粮食库存过高,造成了一些损耗和浪费。他建议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适度降低粮食库存。这些观点都很值得重视和研究。为此,我非常乐意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刘国光  2010年7月12日

内容概要

  中国会不会遭到经济制裁?中国怕不怕经济制裁?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经济制裁原理和策略的著作《中国不怕》要回答的问题。  近些年来,经济制裁的幽灵一直在国门外徘徊。面对“汇率操纵国”的指责,面对国内外对中国粮食保障的担忧,国内却缺少对于经济制裁原理和策略的系统研究。正是由于对经济制裁缺乏研究,才在有些地方过度紧张,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著名经济学家徐滇庆在《中国不怕》一书中严厉批判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们的指责与威胁,对汇率争议、粮食安全等持续困扰中国的大课题给出了全面、严谨的解释,其结论颠覆了社会上流行的观点。  本书分为“汇率篇”“贸易战篇”和“粮食安全篇”三个部分,讨论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中国是不是“汇率操纵国”?  第二,贸易战有多大的作用?中美之间会不会爆发大规模的贸易战?如果爆发贸易战,中国能否获胜、损失有多大?  第三,中国的粮食安全是否存在问题?如果爆发“粮食战争”的话,中国是否会出现粮食危机?  徐滇庆教授和李昕博士在本书中的结论是:  中国不是“汇率操纵国”,中国不怕汇率争端!  美国在经济上的真正对手是日本、欧盟,而不是中国。如果美国发起一场针对中国的贸易战,其结果只能是加速美国经济霸权地位的衰落。中国不怕贸易战!  近年来,中国是粮食净出口国,只要放弃粮食生产能力,只要能保证口粮的自给度,中国完全可以扩大粮食进口规模,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中国不担心粮食安全,更不怕“粮食战争”!

作者简介

徐滇庆
  著名经济学家,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休伦学院终身教授,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中加金融学会顾问,中国留美金融家协会顾问,曾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顾问。长期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有深入研究。
  李昕
  2009年取得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博士学位。2008-2009年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公派留学一年,现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作博士后研究员。

书籍目录

汇率篇 第一章  中国是汇率操纵国吗?   第一节  稳定币值不等于操纵汇率   第二节  操纵货币的前提条件   第三节  什么叫汇率操纵国?   第四节  货币操纵与反倾销   第五节  人民币保持和美元固定汇率是否损害美国人的利益?   第六节  伯格斯坦的双重标准   第七节  汇率和逆差的关系 第二章  汇率的度量标准   第一节  众说纷纭的汇率度量标准   第二节  依据货币供求关系决定汇率   第三节  在外汇市场上没有纳什均衡   第四节  本币贬值未必改善经常项目   第五节  贸易权重法的误差 第三章  人民币汇率与美国就业机会   第一节  伯格斯坦的假设   第二节  作茧自缚,加大美方逆差   第三节  美国的就业机会在哪里?     第四节  美中贸易的发展趋势   第五节  两种汇率调整   第六节  25年前的老戏会不会重演?   第七节  主动调整汇率的目的和策略贸易战篇 第四章  以史为鉴谈制裁   第一节  为什么会有经济制裁?   第二节  199次经济制裁   第三节  新千年以来的经济制裁   第四节  历史上荒诞的粮食制裁 第五章  剖析经济制裁   第一节  经济制裁的目的   第二节  经济制裁的方式   第三节  经济制裁的代价   第四节  经济制裁成功率   第五节  经济制裁六条戒律 第六章  美中贸易战推演   第一节  爆发美中贸易战的可能性  第二节  非不为,不能为  第三节  斗鸡博弈及中美双方的选择  第四节  美国的逻辑:只想赢,输不起  第五节  轮胎特保,投石摸底粮食安全篇 第七章  争论不休的粮食安全  第一节  特别敏感的话题  第二节  布朗引起的风波  第三节  去伪存真,高瞻远瞩 第八章  中国不缺粮  第一节  粮食安全的定义  第二节  粮食产量稳步增加  第三节  人均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上升  第四节  粮食价格稳定  第五节  库存充足,心里不慌  第六节  中国谷物生产趋势 第九章  中国遭遇粮食危机的可能性   第一节  呼唤危机意识   第二节  天灾对中国的威胁   第三节  痛定思痛,回顾大饥荒   第四节  保护耕地资源   第五节  保护水资源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汇率篇  第一章 中国是汇率操纵国吗?  第一节 稳定币值不等于操纵汇率  2010年3月24日,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所长伯格斯坦(Fred Bergsten)在美国国会作证的时候要求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currency manipulator)。在经济和金融学教科书上很少见到“汇率操纵国”的提法和有关案例分析。既然伯格斯坦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刨根问底,认真探讨一下汇率制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汇率操纵国的定义。  汇率制度从浮动汇率到固定汇率,中间有十几种选择。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汇率制度,一国采取何种汇率制度取决于该国的贸易、金融、经济状况以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高低取决于外汇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好处是政府无须干预,也用不着高额的外汇储备。坏处是汇率上下波动,很不稳定,不利于国际贸易,也不利于外国直接投资。由于浮动汇率比较容易遭到金融投机集团的炒作和投机,即便是主张货币自由化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并不鼓励发展中国家采取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货币盯住某种基础货币,保持稳定的汇率。当前,由于美元是国际基础货币,许多国家的货币盯住美元。众所周知,外汇市场上对各种货币的供给和需求随时都在变化,为了实现固定汇率,中央银行不得不扮演非常重要的稳定器作用。当外汇市场上对本币的需求增加而供给不足时,央行就提供本币,回收美元;当外汇市场对美元需求上升而供给不足时,央行就提供美元,回收本币。要做到这一点,央行手上必须拥有足够多的外汇储备。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际金融集团就是看准了泰国、印尼等国的外汇储备有限,突然大量抛出这些国家的本币,兑换美元,直到这些国家的央行耗尽了手中的美元储备,导致汇率体系崩溃,从而从中牟取暴利。  央行购进或者增发本币以维持币值稳定,这正是央行的职责。央行是货币发行者。你印的票子,你就有责任维持票子的信誉,保持货币拥有稳定的购买力。世界各国的央行都以稳定币值作为主要目标。如果本币的币值不稳定,就是央行的失职。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是这样干的,稳定币值与操纵货币是两回事。  第二节 操纵货币的前提条件  在货币金融学中,“操纵货币”特指货币金融当局利用自己的特权,通过货币发行来剥夺民众和他人的资产。例如,如果执政者突然大量增发货币,必然降低货币的含金量,导致恶性通货膨胀。从表面来看,老百姓手里的货币和银行中的存款还是那个数字,可是购买力却严重受损。政府印刷钞票的成本很低。大量印刷钞票实质上就是剥夺了民众的财富,将民众的财富转移到政府手中。这就是最常见的操纵货币行为。  操纵货币的前提是具有特权。在任何国家中只有中央银行才有印刷钞票的权力,老百姓不能印刷钞票,私印钞票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因此,只有政府才能操纵本国的货币。  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中,世界各国有各自的货币发行制度。你能印钞票,我也能印。你印你的,我印我的。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只允许本国货币在境内流通。毫无疑问,中央银行只在自己国内有权威,而管不着其他国家的事情。

媒体关注与评论

  粮食安全不仅是保障人民生活的必需也是保障国家独立、稳定的重要条件。徐滇庆教授在大量的案例研究和数据分析基础上,用客观的事实证明了中国人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而且能够活得很好,所谓“中国崩溃论”是毫无根据的。本书中还有许多新的观点值得关注。例如作者指出中国不缺粮,由于粮食库存过高,造成了一些损耗和浪费。他建议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适度降低粮食库存。这些观点都很值得重视和研究。为此,我非常乐意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刘国光  徐滇庆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经济学家,也是一位十分有活力的学者。他虽然在国外任教,但一直关心着中国的改革和经济发展。多年来致力于把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科学原理与中国的国情、中国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其成果发表在国内外报刊上,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  ——刘吉

编辑推荐

  如果中国调整人民币汇率,只有一个目的:为了中国的利益!  就是把所有的国际金融投资集团凑到一起也动摇不了人民币的汇率体系。任何人企图从外部冲击人民币汇率体系,成功概率几乎等于零。  美国在经济上的真正对手是欧盟、日本,而不是中国。如果美国发起一场针对中国的贸易战,其结果只能是加速美国经济霸权地位的衰落。  进口粮食就等于进口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进口带有补贴的农产品,用不着缴纳税收,却又能享受补贴,何乐而不为?唯独需要保持警惕的是,千万不要因为进口粮食就放弃了自己生产粮食的能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不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如何评价一个人,大多数人都容易陷入第一印象的误区。比如,2007年,经济学家徐滇庆和地产人士牛刀对赌深圳一年后的房价。虽然,后来因为中央政府救市,让深圳房价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又疯狂了一次,但是,根据当初赌局设定的时间点,明眼人都知道徐滇庆输了。虽然,徐滇庆最后还是采取打折的形式登报道歉了。但他在整个事件中表现出来的轻率和死不认账,给人留下了糟糕的印象。

    时隔三年,徐滇庆、李昕在合著的《中国不怕》中通过定量研究和数据证伪,批判了西方个别人对中国“汇率操纵国”的指控,同时,提出粮食危机和贸易制裁都是“纸老虎”,而中国的地理特征和需求结构决定了中国不存在粮食安全,并且只要控制得当,中国是完全可以通过大量进口西方国家的粮食,收到进口外国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效果。在书中,作者对汇率的形成和计算方式、操纵汇率的前提条件以及汇率与倾销、就业的关系,贸易制裁的条件等专业性比较强的经济问题都进行了解释分析。所以,即使普通读者也可以看懂这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问题,从而理解作者的观点。

    中国究竟是不是汇率操纵国,伯格斯坦在国会作证时的指控是否符合实际,这其实不是个经济学问题,而是美国自身的政治问题。因为,正如徐滇庆在书中所阐述的,人民币和美元挂钩,美元不断的贬值,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自然会升高,对于中国这是一个被动而为的行为。而且,从理论上无论是改善供求,还是本币贬值都未必会改变经常项目。即使中国想通过操纵汇率谋利也应该是人民币贬值而非升值。伯格斯坦之所以颠倒黑白,说到底是为了国会通过对中国的制裁,从而迫使人民币升值,从而打击中国出口,缓解本国贸易赤字,解决就业问题。但是,美国的经济结构和中国是互补关系而非竞争关系,中国产品是劳动力密集型的,而美国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主要以高科技和服务业为主,即使制造业,美国也占据产业链高端环节。因此,纵然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对美国来说不但解决不了其就业问题,反而会加重本国消费者负担。

    关于粮食问题,这是一个最容易用爱国热忱和战略安全来掩盖理性思考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站在战略安全的高度去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这样想当然没有错,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总数四分之一的国家,吃饭问题当然不可马虎。难得的是徐滇庆通过数据分析,对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的真实原因进行分析。他认为,08年以前由于世界上粮食价格普遍偏低,因此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真实需求动用了过多的粮食库存,库存的减少导致了粮食价格飞涨,但这只是一次被动的市场调节,而不是粮食危机,因为全世界粮食生产能力并没有发生变化。从宏观上看,全世界人口在增长,耕地面积在减少,但粮食产量在提高,因此,从总量上似乎无法得出准确的数据。但是,世界粮食问题的本质,目前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是总量的问题,而是贫富差距问题。美国粮食吃不完,非洲国家粮食不够吃,粮食问题的本质是第三世界国家的贫穷问题。

    至于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城市化冲击了三农问题,但由于地域广阔,特别是南北横跨纬度比较大,因此,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有限。至于进口及对外依存度,从粮食用途来分析,中国口粮基本能够自给,进口的主要是饲料、工业用粮和种子。从种类上看,水稻、小麦等谷物基本自给,豆类和玉米进口较多。而且,因大量进口大豆,推高了国际大豆价格。因此,只要在保证口粮自给,完全可以加大饲料或豆类的进口。因为,即使豆类成本提高,完全可以通过提高出口价格抵消掉。

    总之,徐滇庆在书中的分析和观点还是比较理性和严谨的。但是,这也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其贡献恐怕仅限于启迪我们思考问题时的角度,在现实中并不具有可操作性。比如,虽然,只要保证口粮自给,其他用途的粮食是可以进口的。但是,农业和奇特行业不一样的是,它对土壤、水分的依赖非常高,如果种子过度依赖进口,从长期来看,这就存在一个土壤水分是否相宜的问题,比如,转基因种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而且,无论汇率问题,还是贸易制裁和粮食问题,即使理论上分析应该不存在,但现实中往往就发生了。徐滇庆分析问题所依据的经济学理论,虽然体现了他定量分析的特色,但说到底还是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而这些理论,布朗不可能不知道,美国人不可能不知道,伯格斯坦也不可能不知道,但他们还是提出来了,可见这不是一个理论对错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但是,经济理论是不可能解答政治问题的。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是和平环境下公平的全球化,但这显然是靠不住的。
  •   这两年来,关于汇率、贸易战和粮食安全的字眼充斥报端——一会儿是美国政府施压让我们的人民币升值,一会儿又有几个政客跳出来威胁要对我们的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一会儿又有专家嚷嚷着我们的大豆产业被外资掌控而丧失了自主权,这样的吵闹,在让我们在熟知这几个词汇的同时,又茫然不知所措——美国的制裁大棒要是打下来,我们可该怎么办?我们的粮袋子攥在人家手里,那不是被人扼住了喉咙吗?似乎都有一层隐隐的恐慌。

    徐滇庆教授在《中国不怕——徐滇庆论汇率、贸易战与粮食安全》一书中就这三项内容进行理性而细致的分析,给出了最后的答案——我们不怕!

    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使我们不惧怕制裁。汇率是各国货币的交换比例,汇率政策是要为国家利益服务的,需要贬值我们就贬值,需要升值我们就升值,完全不用美国人来教我们该怎么做。美国人所谓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经绑架了全世界,却还要对别人指手画脚,嘴脸足够丑恶。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到改革开放前的工业门类基本齐备,再到现如今的世界工厂,我们的实力在制裁中不断壮大。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外汇储备达到两万多亿美元,我们是抵御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中流砥柱,是挽救世界经济走出次贷危机中的救世主。以这样的实力和地位,我们为什么要看别人脸色行事?

    中国所处的世界分工让世界离不开我们。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产业水平进行合理分工,美国人造的是高端的电子设备,中国人造的是日常生活用品,在中美之间是一种互补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根本不存在同一层次的竞争。但美国人一向以世界老大自居,动不动就要制裁这个制裁那个,对中国也是一副颐指气使的作派,可是美国人能离开中国制造吗?离不开。中国人不坐波音飞机可以坐高铁,美国人吃饭不用刀叉难道用手抓?没有中国制造的廉价商品,美国人的生活质量就要大打折扣。完全禁止进口中国产品,美国民众也不会答应。只怕制裁过不了几个月,美国总统都要因此而下台。任何一个美国政府都支付不起这样的代价。它离不开中国,所以也就没有胆量和能力来制裁中国,到处吼几嗓子也只不过是赚几声吆喝,吸引一些眼球而已。

    中国广袤的国土面积给粮食安全以保障。中国人是饿怕了的,把吃饭当作头等大事,见面的问候语就是“你吃了吗”。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国人在粮食安全上给出了很高的安全边际,本来是存仨月的粮就够了,中国人偏要存六个月的粮。就象是盖房子,用5MM的钢筋就够了,却非要用10MM的,就是图个结实、安全。当然,过高的安全边际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但这也无可厚非,至少让国人在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事实上,我们目前的粮食是能够自给自足的,如果有哪个国家来发动对我们的粮食禁运,应该难不倒我们,我们的粮食储备让我们完全能够挺过第一、第二波冲击,来从容调整种植结构。更何况,我们还有巨额的外汇,此处不卖粮自有卖粮处,总有见钱眼开的国家会卖给我们。

    初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感觉象是和前些年红极一时的《中国可以说不》、《中国不高兴》一类的书。但一路看下来,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徐滇庆教授是知名经济学家,他引用了大量的数据来说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应该采取的策略,有理论阐述,有数据支撑,有历史比较,这所有的一切归根结底就是——中国不怕汇率施压,中国不怕贸易制裁,也不怕粮食禁运。我们有这样的自信,因为中国人的事情要中国人自己办,因为中国有这样的实力!
  •    从《中国可以说不》,到《中国不高兴》,再到现在的《中国不怕》,我们越来越愿意表达,只是我们的表达却一直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否定的。我们一直没有说出“要”什么,只是一味地在说“不要”什么。
       中国一直在说“不”,一直在反驳,一直在摆脱。其实中国也不想这样,中国也愿意表达诉求,中国表达诉求的声音也不小,只是有些人不理解,有些人不爱听,更有的干脆就把耳朵捂上。耳朵捂上嘴巴却不捂上,不听却要说,说的无非就是两种声音,一是中国威胁论,另一个就是威胁中国论。
       以2008年国际——这里应该用“国际”而不是“世界”,因为不包括中国——粮食价格上涨为例,西方国家就发出了两种声音,一种是这场灾难是中国引起的,另一种就是这将引起中国的灾难。其实这场——姑且称为“灾难”和中国完全没有关系,不知道为什么国际上就是有那么一群人这么关心和“热爱”中国,什么事都会想到中国。
       其实老外关注中国一点也不奇怪,这么大的国家,发展速度这么快,又和西方已发达国家有太多的不一样,所以他们用另一种眼睛看我们也正常。但是偏见也不能任其发展,否则偏见日深,对各方都不利。所以我们该说话的时候也得说话,我们不去要求别人怎么样——我们的文化不习惯去发号施令,这和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截然不同,但其实这是我们的优点。于是表达一下自己不想怎么样就很有必要,虽然略显被动。
       而且,现在还有一种动向比较值得注意,就是老外的声音往往很容易影响到我们国内的一些看法,比如前述的粮食问题,老外一说,国内也在思考:是不是中国引发的国际粮食危机,国际会不会引发中国粮食危机。其实有这两种顾虑也正常,毕竟我们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胸怀,同时我们也“饿死事大”的紧迫感,所以就这个问题讨论一下也无妨。
       《中国不怕》,其实就是关于这些问题发出的中国的声音,同时也是发给中国本身的声音。虽然这个题目表面看上去有点不自信——“不怕”这两个字首先要说的就是在面对着威胁,否则不怕二字从何谈起。但是这本书的立场却很坚定,论述也比较扎实,态度更是坚决。作者徐滇庆说,学风浮躁不仅在中国存在,在全世界也存在。他的这个说法就是直指国际上某些人关于中国引发粮食危机的言论。那些价格暴涨的粮食种类中国既不进口也不出口,为何把账都算到了中国的头上?而对于中国会不会有粮食危机的问题,徐滇庆的分析更是缜密——毕竟这是大事,不能随便下结论,虽然这种结论不难得出。中国是大国,人多、地也不少,目前粮食基本是净出口,在这种情况下想对中国实行粮食制裁,其实就是不用上税的吹牛而已。而西方——尤其是美国,最喜欢用这种不上税的吹牛来吓唬人,动不动制裁这个制裁那个,他们连伊拉克都搞不掂又凭什么制裁中国?
       当然,西方国家一直轻视和歧视中国,郞咸平教授就曾经说过:一件事,法国人可以做美国人可以做,中国人做了就不行。这就是他们的歧视。很多西方人,包括一些西方的学者就是不肯——或许也不敢正视当下的中国,还在用十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中国来论述当下中国。美国更是如此,他们永远有一种可笑的自负,而这种自负曾经让他们在几十年前在朝鲜做了一次傻事,那么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在以后再做一次傻事呢?而如果他们真的无视中国的大和强,一定要试试水,那么,中国是有勇气、更有实力来接招的。
       西方对中国的轻视和歧视其实都很荒谬,对于中国都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国内有人相信这些话。我们愿意相信别人说的坏话,也愿意相信别人的威胁。这一点在某些角度看也不是坏事,至少可以保持我们的警惕性。但是我们要切记多用常识去看待问题,不能随随便便就让人忽悠瘸喽。如果没有太大的意外——比如世界末日,中国的粮食安全基本可以保证,但就怕自己先乱。前两天的抢盐风潮,就够我们汗的了。
       我们不仅需要别人重新审视中国,我们也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现在的中国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毕竟不能用老黄历去看新事物。我们应该有自信心,这不是站在意识形态上的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需要。温家宝总理说:“信心就像太阳一样充满光明和希望。”就像《中国不怕》最后一节说的那样:“见怪不怪,走自己的路。”天塌不下来。
  •   听徐老师的课,受益匪浅,书也一并收了,回味无穷
  •   这是经济学家徐滇庆先生的新著,有关汇率、贸易战和粮食安全等三个方面的经济学论著。著述的宗旨在于通过通俗易懂的论述引领读者读懂当下世界经济现状以及利益结构,一方面它遵循了严谨的学术性,还具备了诙谐,风趣,睿智的笔触。读来实在获益匪浅。

    这是一部完全不同于我们既定的认知体系中艰深难懂的经济学文本,已然让我在阅读中一次次呼吸到某种获得新知并得到启明的新鲜感受。关于世界都为之瞩目的汇率问题;关于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的非此即彼的贸易战略;关于粮食控制与保障或者是危机的担忧及其种种……《中国不怕》,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作为经济学家徐滇庆先生的所有担当。

    书中主要围绕着中国是不是“汇率操纵国”;中美贸易战的发生与预期相差多少;中国的粮食问题到底能不能成为真正的问题?……和倾销与反倾销、操纵与反操纵、禁运、封锁、制裁等国民都十分关注又根本混沌不得其解的问题与概念展开论述,在不断的问询中做以科学而严谨又不失风趣的回答,相信在读过这通俗易懂的,无处不闪耀着学者广袤的知识储备、研究阅历与诙谐智慧光晕的读本以后,相信从不同的视角与领域都会有所得悟。

    这是一个机会与危机共生的时代,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团体以及每一个生命个体,我们身处其中各取所需的同时,也时常会受到来自外界的某种具备了话语权的国家和团体的认知与论断的惶惑或绑架。而借助于《中国不怕》徐滇庆先生恰恰给一些有所企图的它或它们以有力的抨击与拆穿。

    中国不怕。是的,在徐滇庆例举了大量事实研究以及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用客观的现实已然证明了中国不怕的多种理由以及科学根据。那么我就想,做为一个中国民众来讲,多接受一些这样的知识储备,之后,再去看那些西方大国的什么所谓定论以及判断也就不再那么如临大敌或心怀揣揣了,也就是说借助于学者的研究视角,去全方面地了解这个时代,了解我们国家于世界的地位以及它所具备的实力以及国情。知道自己要怎么做这很重要。

    这是一部将经济学知识通俗易懂化的读本、更加能够达到满足大众阅读的需求,比起其他经济学读本,显然徐滇庆的《中国不怕》更具可读性,这是与以前我所接受的经济学教育都无法比拟的。我庆幸于今天的阅读。也为自信而快乐地做一个中国人找到了心灵的基石。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