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丁学良 页数:247
Tag标签:无
前言
博源基金会是由秦晓与何迪两位先生倡议成立的一个学术性团体,着眼于当代问题的研究,秉持开放、理性、包容的精神,志在建立一个学术的平台。秦晓在《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使命、宗旨和方法论》一文中说:“‘当代中国问题’可以表述为中国的社会转型,即从一个前现代性(传统)社会转变为一个现代性社会。这一转型自晚清始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历程……到今天它依然是一个‘未完成的方案’(哈贝马斯语)。重新提出这一问题,有序地推进这一进程,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是对政治家、社会精英和民众社会历史责任感的呼唤。”为此,博源基金会在2008年提出中国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课题的基础上,于2009年3月的理事会上又提出了编辑出版《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的构思,指出:“中国的现代性转型是一个跨世纪的,至今未完成的方案,是一个需要对现代核心价值观,对未来模式和路径重新认定的历史使命,是一个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不可逾越的现实问题,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和讨论,以求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社会共识,应该成为基金会的重点工作之一。”我很认同博源基金会诸君的看法与价值理念。百年以来,中国长期处于国族求生存、发展而起的各种变革运动中,从曾(国藩)、李(鸿章)的洋务自强运动,到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包括清代“废科举,设学校”),到民初的新文化运动,以及1911年国民党共和革命,1949年共产党社会主义国家建构,一直到1978年开放改革所展开的经济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这一连串的变革运动背后,确有一股强烈的动力,那就是求国家之富强,求民族的独立与尊严。但无可讳言,这一连串变革运动,不论是自觉的或不自觉的,自愿的或不自愿的,都在向“现代的西方”借鉴学习,向西方取经(应指出,社会主义也是西方的,它是“反西方的西方”)。从器物到制度到启蒙的价值理念(如理性、自由、民主、人权等)都一一进入中国。故百年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学术乃至生活形态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巨大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中国的现代化运动造成的。百年来一系列变革运动实是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中国现代化。整体上,中国现代化是一个有方向性的历史过程,即是从一个前现代性(传统性)社会向现代性社会转变,亦即是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历程。我们应该强调指出,中国现代性的建构绝不仅是求国家的富强(经济现代化是而且仅是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现代性,不多也不少,是指一个中国的现代文明秩序。中国前现代社会的传统的文明秩序(一个主要以儒学三纲六纪为规范的帝国秩序)已倾圮解体,而中国的现代文明秩序还远远没有完全建立,今天仍处于一个社会大转型的过程中。
内容概要
如何认知“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前世今生”?什么是中国模式的内涵?国际社会在中国模式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如何评估中国模式的绩效?中国模式付出了怎样的成本?小众市场经济遭遇那些困境?大众市场经济能否消解三富三贫结构?我们今天是否需要重拾“向老百姓还债”的价值理念?新中国模式的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是什么?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独辟蹊径的回答。
作者简介
丁学良,哈佛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国立澳大利亚大学亚太研究院通讯研究员。
书籍目录
前 言第一讲 作为政治经济学概念的中国模式 所谓的“北京共识” 所谓的“华盛顿共识” 中国模式必须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概念 小结 回应问题:国际社会对“北京共识”的评价第二讲 中国模式的“史前阶段” 从参照“修正主义”到参照“资本主义” 小邻居,大启迪 四处探索,模式尚未形成 小结:“史前阶段”的重要遗产 回应问题:“开放”比“改革”更关键第三讲 中国模式的形成与内涵 尝试很多,定论很少:统统凸显矛盾 支点之一:权力架构 支点之二:社会控制 支点之三:管制的市场经济 小结 回应问题: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控制系统第四讲 中国模式的国际环境 寻找新的敌人:找到了! 急需帮忙时,帮忙人就到了! 回应问题:我对反美势头的想法第五讲 中国模式的绩效评价 隐性的参照系:跟谁比?跟哪个阶段比? 若以国家机器为着眼点 若以全中国为着眼点 回应问题:中国的再崛起第六讲 中国模式的四大成本 被相对剥夺的弱势 环境生态的破坏 体制性的腐败 公共政策缺乏透明度 回应问题:民族问题与文化问题第七讲 既有的中国模式内外交困 “急性病与慢性病”之 三个轮子之一:出口拉动乏力 三个轮子之二:投资的低效率 三个轮子之三:居民消费的抑制 三个轮子怎么继续转下去? 还有一笔大账:稳定的代价不可持续 回应问题:劳工权益与低碳经济的现实压力第八讲 中国模式的替代方案 两个时期走过的两条道路 小众市场经济的困境 走向大众市场经济 小结:以大众市场经济消解三富三贫结构 回应问题第九讲 中国模式更新换代的深层阻碍 关于特殊利益集团 “新长征”其实是“走老路” “常数”梗阻或抗拒 四种可能的对付办法 小结 回应问题:中国的特殊利益集团缺乏制约第十讲 转变中国模式:向前看必须向外看和向后看 多种启发源泉支持转型的理性主义 向外看到的两类正面启发 也不要忘记向后看 “向老百姓还债” 小结 回应问题:重拾“向老百姓还债”的价值理念第十一讲 新中国模式的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 对中国旧轨迹的突破 国际意义上同样将是了不起的转型 小结编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只不过它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被禁止了,遇上巨大饥荒的生死关头不得已重新拿它出来救命而已。“文革”之后有四五年的时间,都是这种“救急压倒一切”的形势和相应的心态,当然也就谈不上构思、建制什么中国模式了。第二条原因是,“只有目标,不明途径”的整体局限性。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高层领导,虽然分享了一个深得民心的远大目标——实现四个现代化,但对于如何从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状况走到这一梦寐以求的目标,领导人集体心中没有底。这种集体皆缺乏经验的窘境,不能主要地归咎于他们。从1949年到1976年的将近三十年里,绝大部分时候各级干部都是被严厉督促“不断革命、继续革命、永远革命”。那个时代基本的政治哲学是,虽然中国共产党已经执政了,但我们的目的仍然是以革命即以破坏为主,建设是非常次要的,能够有机会破坏就先破坏了再说,要“破字当头”。连续二十多年的不断破坏,也就是“继续革命”。政治上的破坏,文化上的破坏,教育上的破坏,经济上的破坏,社会肌体的破坏,大饥荒中人口的破坏,破坏即革命才是主旋律。此后的中国共产党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提醒全党干部:我们早就执政了,干嘛还要继续搞破坏啊?所以邓小平主政,才使得中国共产党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执政党即建设党,以搞建设为本。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转变和重大进步。不过,他们作为一个领导班子,对于建设现代化的中国仍然是目标明确,手段模糊,因为实际经验太缺乏。
后记
本书收录的是丁学良教授在小型内部讨论会上的系列演讲稿。我们感到,这部书稿(抑或说是“演讲录”)确是丁先生长期研究和思考的积累,其中不乏思想的亮点与建树。与国内大多数学者不同的是,丁先生没有站在“中国模式”的正方与反方,来辩论是否存在这样一种模式,而是独树一帜地切人这个迄今仍然争论不休的命题。他承认,的确存在一种中国模式,它肇始于1980年代末;正是从此时开始,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就日益被特殊利益集团所裹挟。他分析了中国模式产生的原因和背景,论证了中国模式的内涵,对中国模式的绩效进行了中肯评价。他进而得出结论,要彻底摆脱当前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困境,就必须有一种替代方案,亦即“还权予民”:把创造财富的权利还给民众,把整个国家财富的运作和分配定向于“以民为本”。丁先生非常乐观地认为,倘若实现中国模式的更新换代,新的中国模式将是13亿中国公民的公共产品、公共财富;正在展开的21世纪,将会变成中国全体民众的盛世;这种转变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
编辑推荐
《辩论“中国模式”》:博源文库·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