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流变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唐仕春 主编  页数:483  
Tag标签:无  

前言

生活,即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存方式。人来到这世界都需要吃喝穿住,这是延续生命的基本保障。这人人都已耳熱能详的道理,似乎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中国,生活研究几经坎坷。在现实中,“生活方式”往往伴随“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出现,有不良作风经常是以“有生活问题”论处,将“生活”纳入否定性的价值判断。所以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生活”在中国学术界并没有作为科学范畴,生活方式的研究几近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后,思想解放运动唤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才有生活研究的兴起。到21世纪,生活方式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但由于基础薄弱,缺乏理论深度,与以人为本的理念很不相称。当今经济发展全球化和生活方式国际化的趋势,使得中国人的生活风貌日新月异。“生活研究”成为既熟悉又陌生,既传统又现代的话题。对“生活”观念进行历史考察,是建构中国生活理论研究的必要前提。一 从传统到现代的生活观念生活,首先关乎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问题。不同国家、种族和地区的人们,生活需求相似,都需要吃饱穿暖,而理解却各有不同。对于什么是生活,中外古今,从圣贤哲人到凡夫俗子,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说法。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集刊”第五辑,收录了2009年8月在贵阳召开的“第三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的部分论文,以“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流变”为主题,包括社会史理论反思、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媒体与文化生活、文化运动与论争、教育与知识、文化交流、风俗流变等方面的论文34篇,作者分别为中国(包括台湾地区)、日本、韩国等国的学者。透过本书各篇论文描述的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流变的多面状况,我们可以了解学术界关于这一领域的一些新的研究动向。

书籍目录

中国人生活意识的觉醒(代序)社会史理论反思 中国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 社会史研究瓶颈如何突破 大小与短长:全球化下文化主体性建立之刍议传统文化与近代化 略论清代社会控制中的孝治理念 洋务运动时期士林的儒学观 无奈的沉沦 科举停废与儒学社会根基的动摇 民国初年信仰危机与尊孔思潮 遗老辜鸿铭的文化保守逻辑 论五四前后尚武思潮的转变媒体与文化生活文化运动与论争教育与知识文化交流风俗流变

章节摘录

所幸的是,中国社会史学科从新时期开始复兴迄今,在学科内部一直保有一股学科反省和理论思考的流脉,在各个阶段都有一些学者发出关注理论的呼声。①更有一些学者致力于在研究实践中矫正上述“碎片化”、“记述性”等缺陷的探索,力求突破这些瓶颈。这些探索大致可归结为三种趋向或三种方法,即“综合法”、“理论法”和“跨学科法”。第一是综合的方法。即用整体性、联系性、多层面和网络化的观点,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以避免碎片化。即使是微观的专题研究,也力求将其置于一定的立体网络联系中进行观察。因为社会事象本身就是一种立体网络化的存在,其意义与价值就存在于网络联系之中,若割裂了联系,也就抽离了其灵魂与意义。如以行龙为首的山西大学社会史研究群体,研究山西区域社会史,就是从经济、社会、文化、地理、民俗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性、长时段的研究,使得山西区域史的诸多课题研究具有整体性、多层面和立体感。这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探索,可以说是社会史学科的一种新的总体史、新的综合。第二是理论的方法。即综合吸收一些社会科学一般性理论资源,如社会理论、文化理论、经济理论等等,针对某一社会史问题,通过理论概括与提升。形成解释这一历史问题的理论逻辑和概念工具,并将这种理论与内在意义的阐释贯穿于历史记述之中,以避免单纯记述的平面化与浅薄化。在这一过程中,要清醒地认识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充分认识中国本土社会与一些主要源于西方的理论之间的差异,自觉地避免生搬硬套式的理论移植和套用,避免出现曲解历史现象。如一些学者运用市民社会理论、社会正义理论、区域化理论、传播理论、文化再生产理论等尝试进行研究。虽然有的运用这些理论未免有些生硬或牵强,出现理论与描述“两张皮”现象,反映了引进理论与学科研究的结合有些“水土不服”,但这仍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编辑推荐

《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流变》: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集刊·第5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流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