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何海峰 页数:3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个典型现象一一“迷失的货币“.即广义货币供给增长率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与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增长率之和。本书首先回顾了”货币迷失”的发生背景并进行了国际对比.比较系统地分析了货币经济学主流理论的缺陷.考察了非主流观点的解释力。本书发现,中国“货币迷失”产生的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它与中国货币经济表现出的货币内生性、利率外生性,银行信贷(资金可得性)融资主导模式等特征密切相关。本书借助一个货币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框架对这些特征进行了说明。此外.本书发现.加入中国实践的制度变量后.“迷失的货币”可以在总量货币需求函数中得到解释。最后.本书指出了”货币迷失”的现实政策意义。
作者简介
何海峰
金融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1993年、1998年、2007年先后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5年来,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15项,发表论文20多篇。目前还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家嘴研究基地副秘书长。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迷失的货币”现象 第一节 中国“迷失的货币” 第二节 “迷失的货币”相关研究 第三节 货币经济学动态与中国经济转型第三章 现代货币经济学的主流范式 第一节 货币经济学的主要学说 第二节 主流范式与基本结论 第三节 货币经济学的核心范畴第四章 中国货币与经济增长的一般分析框架一 第一节 中国货币与产出、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二节 对货币经济学基本问题的再认识 第三节 一个货币经济学的一般分析框架第五章 一般分析框架的分解检验 第一节 中国货币经济的转型特征 第二节 一般分析框架的分解检验 第三节 中国货币经济的深层次特征第六章 “货币迷失”的再认识 第一节 国内货币需求研究的简要总结 第二节 中国的总量货币需求模型 第三节 中国货币供给的实例第七章 当代货币政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相机抉择与货币政策规则 第二节 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与利率规则 第三节 新凯恩斯主义框架下的货币政策理论第八章 中国货币政策范式的选择 第一节 货币政策变化的国际趋势 第二节 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相机抉择 第三节 中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第四节 通货膨胀目标制第九章 基本结论附录一 附表附录二 各章有关计算过程 第四章有关计算过程 第五章有关计算过程 第六章有关计算过程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认为:“真实分析所依据的原则是,经济生活的所有主要现象都可以用商品和劳务,用有关它们的决定,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描述。货币只不过是配角,是用来便利交易的一种技术装置……但只要它运转正常,它就不会影响经济过程。经济过程的运转与物物交换没有本质的区别。这实质上就是货币中性的含义。因此,货币被称为实际经济的‘面纱’。”坚持真实分析的经济学家们认为,“不仅完全可以舍弃货币因素,而且必须将其舍去,正如要看到面纱后的面容,就必须揭去面纱一样……货币价格让位于商品之间的交换比率,因为这才是货币价格背后真正重要的东西”。实际上,如果说凯恩斯“关于产出的货币理论”是20世纪对传统真实分析的一次最重要的革命(Dillard,1988),那么,由他奠基而发展起来的现代货币经济学已经偏离了他最初的思想轨道——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里强调要打破传统“二分法”,建立起“生产性的货币理论”,这些目标在后来的货币经济学发展中已经渐行渐远。但是,正如熊彼特所说:“不得不承认,实际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或许正依赖于货币这块‘面纱’,没有了这块‘面纱’,隐藏在它背后的经济过程将面目全非。”一方面,现代金融日益发达、复杂,信用因素愈发重要;另一方面,货币却越来越远离经济分析的框架。对此,货币经济学如何解释?而货币经济学又解释了什么?这的确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