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李霞 页数:246
Tag标签:无
前言
我非常高兴地为这部专著写序。 李霞博士通过在当代中国华北一个汉人宗族村落的田野调查,以及对该村落妇女日常生活的体验和学术思考,运用“娘家-婆家”这一分析框架,深入和细腻地论述了农村妇女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本书突出地强调了女性的视角、实践的观点和情感的线索,无论是在生活细节的描述上,还是在理论层面的分析上,都充溢着人类学的智慧、创意和真知灼见。 我以为,这部人类学专著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首先,作为一部“女性民族志”作品,本书对有关汉人社会的女性人类学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众所周知,有关中国汉人社会及文化的人类学研究,大都是由男性人类学者,主要以男性为调查和访谈对象,集中围绕各种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组织(例如,宗族)等而展开。此类研究所产生的民族志作品自然反映了男性的视角,在它们所描述的对象社区的社会生活里,往往也是“理所当然”地忽视了妇女的存在或没有给她们以应有的份额与位置,很难避免所谓的“男性意识偏见”。鉴于截至目前有关当代中国农村妇女的有深度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报告依然非常稀少,李霞这部具备了规范的田野工作之科学基础的“女性民族志”作品,也就尤其值得我们珍视。 女性人类学者在她们的田野工作中经常可能由于不同的视角和体验而有与“主流”的男性人类学者不同的课题意识、调查心得、生活感受和田野发现。例如,美国人类学者玛格瑞·沃尔夫根据她在台湾的田野调查,把妇女视为能动的个体来考察,正确地指出了汉族妇女是在父系宗族制度的框架之下致力于经营自己的小家庭;汉人已婚妇女和“她的家庭”,乃是基于安全感和情感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子宫家庭”(或译“女人家庭”)。另一位美国人类学者朱爱岚,非常关注已婚女性和娘家之间的关系,她对“娘家”的论述,较多地是从正式制度与具体实践之间的所谓“惯习”的层面去分析,指出妇女自身在她和娘家的关系中具有积极的能动性。日本人类学者植野弘子对汉人社会里的姻亲关系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理解,她批评以往的宗族研究和姻亲研究,均是以“单向性”和男性中心为前提;基于对台湾南部汉人姻亲关系的实地调查,她指出在娘家(所谓“生家”)与婆家(所谓“婚家”)的关系中,其实还包括了女婿和岳父的关系、甥舅关系、“母舅”的作用、娘家作为“后头厝”的意义等。现在,读者眼前这部由中国人类学者撰写的女性民族志,其中对汉人乡土社会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对农村妇女喜怒哀乐的人生有许多独到的观察和描述。在我看来,李霞的著述不仅在上述女性人类学者之汉人社会研究的脉络或其“延长线”上取得了更具综合性的进展与收获,它还极大地丰富了我们此前对于汉人乡村社会的认知,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也将有助于纠正以往人类学的汉人社区研究中所隐含着的男性中心偏差,照亮这些偏差所遮蔽的误区。
内容概要
在被界定为父系父权亲属制的中国社会,为什么会存在普遍的“妻管严”现象?为什么众多家庭在日常往来中与母系亲戚保持着更为密切的关系?本书以作者在山东一个村庄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从实践和性别的角度重新考察中国社会的亲属关系体系。作者指出,妇女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亲属关系经营活动,构建出了不同于正式父系谱系关系的实践性亲属关系网络,并使妇女在父系体制内创造出自己的生活空间和后台权力。
作者简介
李霞,1994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1999年取得武汉大学民俗学硕士学位,2002年取得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博士学位。1994~1996年,任教于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2000年至今,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现为副编审。
书籍目录
导言 实践与性别视角下的亲属关系 两个分家事例 为什么分家? 主流视角遮蔽了什么? 新视角下的妇女亲属关系实践第一章 村庄生活:“为人”中的关系网络 张村一日 亲属结构:“自家”和“亲戚” “为人”:乡村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第二章 闺女:婚姻预期下的娘家生活 “为闺女”的生活 家谱外的家庭成员 说亲和定亲第三章 从娘家人到婆家人的过渡 待嫁的日子 婚礼上的新娘 两栖的初婚生活第四章 小媳妇:生活家庭的建立 生育 作为子辈诉求的分家 作为儿媳妇诉求的分家 新的生活家庭的建立第五章 老娘们:生活家庭的经营 生活家庭的内部关系 谁在当家 家庭的“为往”网络第六章 老妈子:在变化中重新适应 生活家庭的巅峰阶段 生活家庭的衰落 老年妇女的赡养第七章 丧礼:交接完成与身份确认 丧礼的基本过程及其意义 娘家权力的交接与延续 妇女的身份确认 延伸的讨论:女性的身份归属及其文化意象讨论 女性的后台影响力 女性的生活空间与乡村社会网络 隐蔽的情感权力 走向前台的后台权力参考文献后记英文内容简介
章节摘录
火、鞭炮以及马鞍和火盆是当地传统的辟邪工具,因此“燎轿”、“放鞭”、跨马鞍与火盆(现演变为踩板凳),都可看做对新娘的清洁仪式。在这一天,新娘还被一些禁忌围绕,在婚礼这天不能吃婆家的饭,不能在婆家上厕所,尤其不能在婆家洗脚,否则,婆家会被“吃穷”或会倒霉。这些关于新娘的禁忌体现出新娘在这天具有某种污染性的、神秘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会对婆家造成危险的。禁忌本身是要防范并控制这种危险的力量。 而转换的过程是通过一系列的“变形仪式”来达成的。新娘在婚礼那天穿的“上轿裤子上轿袄”和鞋必须是婆家这边送去的,所谓“穿上谁家的衣,就是谁家的人”了。在拜完堂,进到新房后,要由“亲家客”给新娘进行开脸,用两根绞在一起的丝线将新娘脸上的汗毛绞净(不过现在就是用线在脸上比划两下)。然后由新郎的嫂子用一个剥了皮的熟鸡蛋在新娘脸上滚一滚,“这样她就成大人了”。以服饰和身体形貌的改变来象征社会身份和文化身份的转变,是过渡仪式中的典型做法。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婚礼中,这类具有“变形”意义的仪式只是针对新人之一的新娘。可见这些仪式转换的意义不仅是新郎新娘都要经历的从未成人到成人,从未婚到已婚的状态改变,更多的是要象征性地完成新娘相对于婆家从“陌生人”和“外来者”向“自家人”的转换过程。只有完成了这种变形,她作为“陌生人”的危险性才会消除。而婚后仍生活在自己原来的社区和家庭中的新郎是不需要经过这种从“生”到“熟”的变形仪式的。
编辑推荐
民族存在于社会之中,社会也存在于民族之中。汉族、少数民族、归侨乃至外国侨民与海外世界,都可以在这一框架中获得更深入的理解。社会、民族与国家、全球已处于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整体之中,因此对任一部分的研究,都需要在此整体性框架下进行。本丛书收录的各项精彩研究,采取比较的视角、田野工作的方法,从诸多角度探讨不同民族与社会的机理及其相互关系。这些研究不仅体现出人类学在认识民族与社会方面经验研究的可贵积累,,还体现出整体方法论上的可喜突破。从中也体现出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从实求知”、“多元一体”、“和而不同”、“文化自觉”等理念,进而推动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发展。 本书为“民族与社会丛书”之《娘家与婆家》,以作者在山东一个村庄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从实践和性别的角度重新考察中国社会的亲属关系体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