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日] 奈仓京子 页数:294
Tag标签:无
前言
今年5月中旬,日本京都文教大学人类学系奈仓京子博士来信,请我为她研究广东归侨的专著作序。由于教学科研任务多,工作繁忙,一直拖到6月中旬以后才开始动笔。作为奈仓京子博士课程时期的指导老师,一提起笔来,就回想起许多往事,感到有责任写这个序,向读者介绍情况,也想借此机会表达对这位年轻日本学者的期望和支持。 奈仓京子本科和硕士课程期间就读于东京女子大学,师从人类学者聂莉莉教授,研究中国社会文化。她曾经在云南民族大学留学,硕士学位论文做纳西族东巴文化研究。由于学习成绩突出,论文写作出色,她获得了2005年度东京女子大学川上贞子奖学金,为她博士课程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2004年2月,她刚完成硕士论文答辩就来到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进修,开始了新的学术历程。经过半年多勤奋努力,她通过博士入学考试,并于当年9月攻读博士课程。2005年2月起,她开始在五邑台山地区侨乡村落及粤海湾华侨农场(使用化名)做田野调查,收集到大量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成博士论文《广东归侨的多元社区与文化适应》。 她2007年6月顺利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在整个博士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她积极努力,表现出很高的学术潜质和进取精神。虽说是外国留学生,但调查写作,不比中国学生逊色,是我指导过的博士研究生中最为出色的一位。毕业3年来,她又在中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重要学术期刊上用中日英三种文字发表多篇论文,并由于成绩显著而获得2008年度日本华侨华人学会优秀论文奖。目前这部专著,是她在博士论文基础上,糅合了新研究成果,修改加工写成。每次接到她寄来的论文,看着她在迅速成长,我感到一种莫大的欣慰,同时也想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更清楚地认识到我们这一代学人的责任和学术使命。 1989年4月至1996年3月,我曾在神奈川大学(进修)、埼玉大学(硕士)及东京大学(博士)等三所日本高校学习文化人类学并攻读学位。留学期间,先后师从过神大约翰·保查拉利、和崎春日、埼大阿部年晴和东大关本照夫四位教授。前者为美籍日本文化研究家,后三者则都是人类学家。其中,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原所长关本照夫教授指导我时间最长,严格全面,可以说是我学术思维和研究能力走向成熟的最有力推动者。关本教授是日本著名社会人类学家中根千枝教授的学生,而中根教授与费孝通教授又同出一门,有非常良好的个人关系。在20世纪80~90年代,两位大师曾共同组织研究课题、互派访问学者及留学生,为促进中日两国人类学的交流和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关本教授虽不搞中国研究,但曾是60年代东大左翼学生代表,肯定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至今仍能流利背诵几段毛主席语录。加之导师中根千枝与中国人类学界的良好关系,他对中国非常友好,对我的指导也非常投入。 在东大读书期间,关本教授就曾对我说过,费孝通和中根千枝缔造的学术交流传统,需要继承和发扬下去,我们师徒都有责任。最近,他在为我编著的一本中日文化研究论文集所作序中又强调了这一点,希望两国学者将这个传统发扬光大下去。我在大学时期读过《古代社会》等人类学名著,被深深打动,立志要做一名人类学者。但却没有想到,以后能在两国人类学大师所营造的国际学术环境下去日本学习人类学,而学成回国后又能够有机会指导来自日本的年轻学者,为两国人类学的交流和发展做点实事。回想起来,这些自然都是巧合,同时又感到是难得的缘分,也是人生的幸福。中国学界在探讨中日关系时,比较注重历史、政治和经济因素,而不甚关注学术传统的相互影响、合作和互动。我觉得,虽说人类学的事例还不能反映学界整体,但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中日关系及国际交流的维系过程中,还存在一个由人类学研究所支撑的深层互动。这是一个很好的传统,也是中日两国学术界的财富,我们有责任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代代维持下去。 华侨华人研究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学术研究领域,而奈仓博士所从事的归侨及华侨农场研究是其不可或缺的一个门类。世界上有数千万华侨华人,分布在100多个不同国家。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及其他原因,有一部分人又返回祖国,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归侨。特别是华南地区,有人口众多的侨乡,研究资源相当丰富。归侨可自行返回故乡,或由国家安置,而国家安置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华侨农场。20世纪50~70年代之间,中国政府在华南各省及北方个别省份共成立了84个华侨农场,安置主要来自东南亚各国的20多万归侨。其中,广东省有23个华侨农场,安置归侨人数占全国华侨农场安置归侨总数的近一半,可谓归侨安置大省。因此,广东华侨农场研究对归侨整体研究的支撑意义显而易见。这方面的研究,中国和日本学界都有一些积累,但都还不够深入,相互学习、合作交流的空间还很大。 2005年初,经过近一年的理论学习和文献调查,奈仓提出要做华侨华人及归侨研究,并希望在华侨农场做长期田野调查。我感到广东华侨农场的人类学研究还比较缺乏,有必要深入挖掘,就同意了她的提议。当时,考虑到广东省华侨农场分布区域广泛,涉及广府、客家、潮汕等不同民系文化,为了突出重点,奈仓决定去广府文化相对浓重、归侨人口比较集中的台山地区开展调查。她通过咨询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及当地研究机构的专家,并经过一段时间的预备调查,最终将田野调查地锁定在粤海湾华侨农场。在一年多的田野调查中,奈仓获得了反映归侨现实生活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并通过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发现了华侨农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社会结构及其变化规律。 她的研究告诉我们,华侨农场有许多不同的归侨群体,尽管政府和周围社区赋予他们相同身份,但他们之间却有着明确边界。作为农场两大归侨群体,印尼归侨在行政管理及社会组织层面发挥着精英作用,而越南归侨则在民俗文化建构方面坚持自身特色,并与其他少数归侨群体密切互动,形成归侨社区的多元社会结构。在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下,这种社会结构的各个支撑群体都在自我调节,努力适应环境,以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在这种社会变迁和文化适应的形势下,传统再造成为农场各归侨群体的当务之急,依托传统复兴、群体认同、婚姻规制、宗教仪式及政治经济话语的群体博弈,构成了华侨农场复杂多样的文化风景线。奈仓研究的分析基础是归侨社区的多元结构和群体关系,而社会变迁及文化适应则为其论述的展开提供了令人折服的研究视角。她成功的基本条件是广泛的文献阅读、深入的田野调查和敏锐的学术思索,但论文完成的最终动力则是对人类学社会结构理论与文化动态理论的深刻领悟和交叉应用。 奈仓京子这部中国归侨及华侨农场研究,从具体实施的主体及过程来看,是她自身学术耕耘的成果,也是中国人类学界的一个成果;但从学术传承及学科发展的历史渊源来看,还应该说是中日人类学界几代学人长期以来互动合作的一个必然结果。作为这项研究的实施指导者,我为这部作品在中国出版感到高兴,也为其反映出的学科发展前景感到欣慰。 最后,我衷心地祝福奈仓京子,祝福所有耕耘在相关学术田野里的中日年轻学人,希望他们有更多富有创意的作品,不断推进中国归侨、华侨农场乃至世界华侨华人研究。
内容概要
华侨华人研究是一个世界性的学术研究领域,而归侨及华侨农场研究是其不可或缺的一个门类。世界上有数千万华侨华人,分布在100多个不同国家。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及其他原因,有一部分人又返回祖国,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归侨。作者研究的分析基础是归侨社区的多元结构和群体关系,而社会变迁及文化适应则为其论述的展开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研究视角。她成功的基本条件是广泛的文献阅读、深入的田野调查和敏锐的学术思索,但最终动力则是对人类学社会结构理论与文化动态理论的深刻领悟和交叉应用。
作者简介
奈仓京子,1977年出生于日本静冈县沼津市。文化人类学专业,本科(1997~2001)和硕士(2001~2004)就读东京女子大学,2007年6月于中山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9月至2009年3月在厦门大学历史学系从事博士后工作,现为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一直以来以人类学民族志的视角,从行为者的角度研究边缘群体,探讨国民国家与个人、群体的关系,以及接触界线的文化混合性和认同意识。
书籍目录
本书使用的发音转写规则导言 多元社区与文化适应的理论视角 第一节 归国“华南移民”研究的选题意义 第二节 “华南移民”文化适应研究综述及理论视角 一 原侨居国“华南移民”文化适应的研究 二 “华南移民”与侨乡互动关系的研究 三 归侨与归侨社会(华侨农场)的研究 第三节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与创新点 一 人类学涵化理论与文化适应 二 “多元社区”与归侨适应 第四节 田野调查第一章 走进江门粤海湾华侨农场 第一节 问题意识的萌芽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排华与国家归侨安置政策 一 华南移民出国至东南亚排华活动 二 国家归侨政策方针与华南地区华侨农场 三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侨务与华侨农场安置归侨的概况 第三节 粤海湾华侨农场的创建——政治经济结构 一 经济结构与居民经济生活 二 “单位”型社区 第四节 移民社区的特殊性第二章 多元社区的构成 第一节 人口结构 第二节 归侨优惠政策及归侨与“本地人”的关系 第三节 归侨村概况 一 W村和N村的基本情况 二 归侨经历与归侨安置 三 基本生活环境第三章 多元社区的群体关系 第一节 印尼归侨为主导群体的建构 第二节 印尼归侨的中介群体作用 一 印尼归侨家庭展览室 二 风情园 三 电视节目第四章 多元社区整合与群体关系 第一节 新群体的形成——“临工” 第二节 引进新生产方式 第三节 归侨与临工第五章 经济发展与归侨适应 第一节 印尼归侨经济生活的变迁 第二节 越南归侨的经济生活 一 LPD先生家庭个案 二 阿F家庭个案 三 H阿姨家庭个案 第三节 归侨群体间的不平衡 一 家庭经济水平差距 二 新价值观与婚姻关系第六章 日常生活与归侨适应 第一节 生活习惯 第二节 语言互动 第三节 摩擦第七章 传统文化与归侨适应 第一节 印尼归侨的思想意识 一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 二 印尼时代的影响 第二节 越南归侨的思想意识 第三节 越南归侨的宗教习俗——“打斋”(dctzai)第八章 跨境归侨——归侨动态及其与中国系移民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印尼归侨与中国系移民的互动关系 一 校友会及印尼地方聚会 二 联谊会 三 寻根活动 第二节 越南归侨的动态结论 广东归侨文化适应的模式及其人类学理论开发 一 “多元社区”与归侨适应的内部机制 二 归侨的认同与文化传承 三 广东归侨的文化适应模式附录 由“归侨之家”活动看“侨”网络的形成 序言 Ⅰ “归侨之家”的概况 Ⅱ “归侨之家”的活动 Ⅲ 归侨独特的经历和记忆 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作为官方创造的移民社区,农场有别于一般的农村社会。通过对比农场和周围地区的情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之间的差别,据此更能了解农场的特殊性。农场的居民与周围地区的居民存在心理上的距离。这种距离感既有来自政治经济体制方面的因素,也有居民的种类、文化生活习惯上的差异等因素。例如,周围地区的居民使用的语言是口音比较重的当地话,这是他们内部沟通的共同语言,同时也是他们与周围村庄的村民沟通的语言。而农场里的语言多种多样,虽然有作为共通语言的普通话,但有一些人并不懂普通话。另外,当地的村庄里往往可以看到排球场,而且男女老少都喜欢打排球或看排球赛。台山是中国著名的“排球之乡”,该镇虽然位于台山的西南边缘,但也可以让人充分领略“排球之乡”的感觉。而农场的居民对排球不感兴趣,农场里没有排球场,只有篮球场。而且,农场的居民和该镇的居民平常也很少接触。农场的居民有时候去镇上买东西,但当地居民很少来农场。我初次到农场时,经斗山镇的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位镇上的小学英文老师(c氏,将近40岁),在一次交谈中他提到对农场的居民的看法。他说同事中有一个是农场的印尼归侨,她刚从农场的小学调到镇的小学任教时,表现出很担心镇上的老师不接受她的样子。他又说,“我们镇里的人看不起他们。农场的学校教育水平比不上镇上的学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