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王思斌 主编,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编 页数:23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作者系长期从事社会工作教学、研究及实践的学者、专家,他们深入实际,调查并总结社会工作的经验,对城市老年人的照顾体系、老年服务设施的空间匹配问题、青少年行为偏差产生的原因以及以项目实施为基础的社区社会工作模式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书既是学术取向的,也是实践取向的。这些论文不仅代表了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的最高水平,也体现了社会工作者的现实关怀,而且对于推动中国福利事业的发展、建立中国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提高社会工作的专业水平和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书籍目录
[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 中西合璧的老人支持体系——香港所追求的全面照顾模式 北京市老年人口与养老机构的空间匹配研究 个案管理:多元福利背景下的服务整合与发送 空间视角下的“黑诊所”研究——次结构下的主体性共生 美国就业障碍研究及其启示[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实践] 项目理论与社会福利服务及评估专业化 上海偏差青少年边缘化的过程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运用 中国残疾人自助组织发展的社会性影响因素:北京个案研究 如何超越中国村民自治研究的主导范式——兼论社会工作介入中国乡村治理的途径和方法 运用项目推动社区社会工作发展——社会工作发展策略研究 教会大学与早期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以燕京大学为个案[书评] 社会工作、实证主义与现代性——读阮新邦《迈向诠释取向的社会工作实践》[征稿启事]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征稿启事
章节摘录
将老年人空间分布的需求与养老机构的空间配置的供给进行匹配,发现目前北京城区养老机构与老年人口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错位。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呈现由城市中心区向郊区递减的趋势,中心区与郊区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差异;此外,老年人密集的中心区范围不断扩大,由二环以内的老城区逐渐扩展到二环至三环以内的地区,甚至三环以外的部分区域。养老机构的空间分布也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城市中心区养老机构以政府兴办为主,建设时间较早,规模较小,而近郊区养老机构以民营、单位兴办为主,近五年在不断新建,平均规模较大。然而,通过对养老机构的人住率、床位数以及以街道为单元的百人床位数的统计分析,笔者发现目前北京城区养老机构配置与老年人口分布存在空间错位的现象:城市中心区养老机构供不应求,郊区养老机构供过于求,而近郊区内缘老年人口增长较快、老龄化率较高的地区,养老机构的配置明显缺乏。 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中心区基于开发过度、地价过高、旧城保护等诸多因素,社会养老机构很难有大的发展,主要由政府、街道维持原有的养老服务;而在迅速老龄化的过渡带,养老机构基础薄弱,发展困难,即将成为城市中养老需求与供给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鼓励民营福利组织发展是福利社会化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民间机构也的确成为养老机构发展的主要力量。但这些民办养老机构大多集中在外围区边缘,形成几个主要的集聚区。但是,由于中心城区老年人口“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以及对城市中心区较为便利的医疗、购物、休闲设施的依赖,他们往往不愿迁往郊区的养老机构,从而使得郊区民办养老机构的人住率较低。尽管如此,郊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宽敞的居住空间,并且随着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未来郊区仍不失为老年人安度晚年的主要选择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