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中日关系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刘建平  页数:28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由于美国主导的旧金山和会把中国排除在战胜国对日交涉之外,中日“战争状态”持续20余年,到1972年才实现“邦交正常化”;并且仍然不幸的是,具有了邦交形式的中日关系反复受到“历史问题”的控制而呈现国家外交对抗和民众情绪对立的僵局。政治“议和”之后历史“和解”的“烂尾化”综合症,考验着政治家的外交能力;而把“不正常”中日关系对象化的知识阐释和思想把握,则是学术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作者简介

刘建平,法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教授。1994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硕士课程毕业后赴日本国立宇都宫大学留学:2003~2007年攻读北京大学与早稻田大学联合培养国际政治学专业博士课程,在早稻田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留学两年。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政治、中日关系与中国政治、外交,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国际政治研究》、《开放时代》等多种学术刊物发表专题论文50余篇,有论著《新中国的原点》和译著《日本新保守主义》、《日本人的战争观》出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言:历史再探讨的意义和理论新思维的可能性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  (一)中日关系论的意义危机  (二)战后中日关系史研究存在的问题  (三)战后中日关系研究对学术发展的意义 二 学术史与研究概观  (一)中国方面的研究概述  (二)日本方面的研究概述  (三)先行研究的比较特征 三 研究方法与结构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  (三)本研究的基本结构与内容第二章 东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新中国对日外交的原型 一 野坂参三的延安活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日本认识  (一)野坂参三与中共日本研究的开端  (二)野坂参三对中共日本认识的影响  (三)中国共产党的日本认识及其历史局限性 二 新中国的“一边倒”国际战略与对日外交的始动  (一)苏联、斯大林与新中国的对日政策原则  (二)新中国对日外交的起步  (三)亚洲冷战体制与新中国对日外交的目标、模式第三章 冷战国际政治体制下“人民外交”的展开及其挫折 一 人民友好意义的“人民外交”  (一)协助日侨回国  (二)“人民间”贸易协议 二 以民促官意义的“人民外交”与冷战体制的结构性障碍  (一)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提出  (二)以民促官遭遇困难:美国因素和台湾问题第四章 政治经济“分离”与“不可分”的原则较量 一 日本的敌视、蔑视立场与中国对日外交的政治整顿  (一)引爆中日关系的导火索:从“刘连仁事件”到“长崎国旗事件”  (二)厘定原则:中国对日政策调整的过程与逻辑 二 政治经济分离:国民外交攻势下人民外交的民间化转型  (一)贸易三原则——国民外交取代人民外交  (二)民间贸易体制的确立——政治经济分离 三 政治经济不可分:军国主义复活危机中人民外交的复权  (一)军国主义复活:冷战转型期的东亚政治和历史心理  (二)象征对抗:民间贸易的再“人民外交”化第五章 邦交正常化:“法律解决”与“政治解决”的攻防 一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问题把握  (一)作为“战后处理”程序象征的“日中关系正常化”  (二)作为“唯一合法”主权确认的“恢复中日邦交” 二 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的过程分析  (一)“政治解决”的思路与试探  (二)“法律解决”的战术与效果,第六章 结论:中日关系的历史连续性结构和周期性恶化的原理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三)战后中日关系研究对学术发展的意义中国的国际政治学研究在1980年代开始复兴,进入90年代明显地形成两个潮流:一是不断地译介西方(主要是美国)理论并尝试用它们来表达对国际问题和中国外交的看法,二是以建立国际政治理论的中国学派为旗帜,探索以现代中国历史为思想资源的中国国际政治学或国际关系学。必须注意到,西方理论是西方学者以西方的问题意识处理西方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利益追求所作的哲学思考,其思想资源、政治立场当然是西方中心的历史经验和利益设计。必然地,中国作为一个具有独特文化传统的东方大国,特别是一个在近现代历史中被强行纳入西方国际关系体系而又通过革命从列强的半殖民统治下获得主权独立的新兴国家,所谓民族利益、人类责任和中国知识者的思想自尊当不待言,单是从作为人类经验之一大部分的中国独特的近现代历史考虑,没有基于它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思考,作为反映现代人类思想文明进程的社会科学之一部分的国际政治学也是不完整的。中国的对外关系经验和外交史研究,应该能够为国际政治学贡献有中国特色的分析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建立国际政治学的中国学派是一个理性的和有意义的学术追求。但在长期以来的中国国际政治理论探讨中,对中国革命领袖关于国际问题的言论和指导新中国外交的思想进行梳理和阐释是比较常见的模式,新中国外交史和对外关系史的写作也多以革命领袖的思想为纲领展开,而结合新中国外交实践的过程研究则严重欠缺。这给中国的国际政治学基础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所得出的结论尚有待于大量的历史实证研究提供充分的学术支撑。因为如果缺乏这种支撑,即使纯粹的外交思想史选题,也往往没有交代清楚演变的关节,更难以建立作为研究者的规范性学术概念和理论框架了。例如,关于战后中日关系的研究,对于从新中国成立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过程,研究者多是从领导人的“人民外交”思想出发,长期因循“民间贸易——半官半民关系——邦交正常化”的“以民促官”叙事模式。

后记

2003年9月至2007年7月,我作为北京大学和日本早稻田大学联合培养博士项目的入选者攻读国际政治学专业博士课程,以战后中日关系为学位论文的选题。本书就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扩充、调整、修改后形成的专著。感谢我的博士课程导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义虎教授。在李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我的学习和研究取得了扎实的进步。李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宽容和热情耐心的帮助,对论文的指导严谨到斟字酌句的程度,使我感到了师恩的厚重。感谢论文指导委员会主席李玉教授,李老师作为日本研究的权威专家,从我的论文开题到完成,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感谢我硕士课程的导师,也是我博士论文指导委员会成员的潘国华教授,潘老师是指导我从一名理工科本科毕业生转向社会科学硕士课程学习和研究的引路恩师,多年来一直关心着我的成长和进步,对我的博士论文也给予了精心的指导。感谢论文指导委员会和预答辩指导小组的梁守德教授、张锡镇教授、张植荣副教授、张海滨副教授,还要感谢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两位校外专家外交学院的杨闯教授和中国政法大学的卫灵教授,在诸位老师的热情指导下,我的论文不断得以改正不足而逐步完善起来。

编辑推荐

《战后中日关系:"不正常"历史的过程与结构》:在中国舆论热烈拥抱“全球化”的21世纪初,中日关系因为“靖国神社问题”坠入“冰川期”,尤其两国的民意调查、网络言论、街头行动更突显“相互嫌恶”的特征。既然“人民友好”失去了统计学支持,那么据其立论的战后中日关系史之“人民”所指是谁?“友好”的逻辑何在?我们不得不从这种基本概念的“考古学”着手,以实证的历史学和结构分析的国际政治学重建中日关系的知识体系;而由此更发现,1950年代以来的中日关系其实一直呈“周期性恶化”的发展特征。“周期性恶化”特征提示了“人民友好”表象下的战后中日关系有着不良的历史连续性结构;只有把握它,才能克服政治话语失效和历史叙事断裂的危机,才能在基于可靠知识的合理逻辑上尝试“新思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战后中日关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想深入理解中日关系今日格局的人都该看看
  •   近世中国这套丛书还是很棒的。有学术水准,专业性很强。同时立论选题很精彩。值得阅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