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编 页数:658
内容概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6辑》为宣传和推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更好地促进优秀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陆续编辑出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6辑》是第六辑,选介了134项成果,涉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领域的22个学科(教育学、艺术学和军事学暂未选编),其中重点介绍了基础研究项目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6辑》所编入的各篇成果介绍分别由各项目负责人撰写而成,在体例结构、内容繁简、行文风格等方面不尽相同。
书籍目录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成果简介唯物史观的经济分析范式及其应用——《经济学的唯物史观分析范式:科学特征与实践创新》成果简介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具有技术冲击传导机制的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研究》成果简介海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海外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果简介吉登斯社会历史观评析——兼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吉登斯社会历史观评析——兼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成果简介新条件下劳动价值论的继承与发展——《新的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研究》成果简介马克思分工和经济组织理论研究——《马克思分工和经济组织理论研究》成果简介在范式转换中探索马克思经济学的创新——《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研究》成果简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研究——《(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研究》成果简介邓小平关于农业的“两个飞跃”思想研究——《邓小平关于农业的“两个飞跃”思想与实践》成果简介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研究》成果简介印共(马)的“人民民主革命”理论与实践——《印共(马)“人民民主革命”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简介民主社会主义及其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挑战研究——《民主社会主义及其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挑战研究》成果简介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思想与实践(1949-1956)——《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思想与实践研究(1949~1956)》成果简介推进革命传统教育的一部生动形象的好教材——《红安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研究》成果简介空间哲学研究——《空间哲学与现代社会》成果简介应“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人的认识——《认识的另一半——非理性认识论研究》成果简介制度善的哲学考量——《制度伦理研究》成果简介经典诠释与理学研究的新视角——《中国经学与宋明理学研究》成果简介贝叶斯方法与科学合理性——对休谟问题的思考——《贝叶斯归纳逻辑与科学推理》成果简介从“主体死亡论”到“主体生成论”、——《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的一个回应和扬弃》成果简介董其昌引禅入书画研究——《董其昌书画美学与禅宗思想》成果简介青海审美文化——《青海审美文化研究》成果简介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批判、选择与消费研究——《当代全球文化的发展趋势及矛盾研窥》成果简介经济公正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公正研究》成果简介生物学哲学前沿问题研究——《理解生命——生物学哲学前沿问题研究》成果简介维特根斯坦与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转型——《维特根斯坦与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转型》成果简介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研究——《郭店楚简与上博简中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研究》成果简介现代认知逻辑的理论及其应用——《现代逻辑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研究》成果简介意境的哲学基础——《意境的哲学基础——从王弼到慧能的美学考察》成果简介科学大战与两种文化——《科学大战与两种文化》成果简介计算机科学哲学研究——《认知、计算与人工生命——计算机科学哲学研究》成果简介大众传播伦理研究——《大众传媒伦理研究》成果简介中国因明研究——《因明义理研究与争鸣——以三大逻辑的比较研究为视野》成果简介创新型人力资本的作用机理及实证研究——《创新型人力资本的作用机理及实证研究》成果简介进化组合策略理论研究——《连续进化金融混合策略理论》成果简介市场经济大师的伦理思考——《当代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研究》成果简介国有企业微观效率基础的理论研究——《国有企业微观效率基础的理论研究》成果简介科学发展观的财富基础理论创新——《财富的道路——科学发展观的财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简介FDI集聚区内产业网络的形成机理与动态演变——《FDI集聚区内产业网络的形成机理与动态演变》成果简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成果简介当代中国社会分化整合研究的新成果——《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分化与整合研究》成果简介地域社会的构成:以周城村和摩哈苴村为例的研究——《地域社会的构成》成果简介细研前贤以传薪火——《费孝通的经济社会学思想研究》成果简介中国人社会心理与行为模型的建立及其嬗变——《建构中国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方向:视角、方法与模型》成果简介西方社会运动理论:主要视角与中国应用——《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研究》成果简介生命科技犯罪及现代刑事责任理论与制度——《生命科技犯罪及现代刑事责任理论与制度研究》成果简介证据的审查认定规则——《证据的审查与认定原理研究》成果简介劳动权的理念探究与制度建构——《当代中国劳动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成果简介现代公法制度的统一性——《依法行政法律制度研究》成果简介乡土司法——社会变迁中的杨村人民法庭实证研究——《社会变迁中的人民法庭实证研究》成果简介日本“国家主义”一元政治进程的生成机制与发生原理——《试论社会转型与日本“国家主义”的成因与走向》成果简介……
章节摘录
“空间索引”系统,具有医生资质的人努力地在医院(功能化、专业化的空间)寻求职位;而寻求医疗帮助的人则根据空间索引找到相应服务的输出端口,即医院,并且是完全对口的科室。事实上,寻求帮助的人必须根据功能索引将自己的问题功能化才可能得到相应的帮助。正因此,职位限定了一个具体的空间,工作场所决定了在职者居住与生活的场所,在哪里工作,就必须在哪里生活与居住;工作时间决定了他的休闲时间。工作场所支配着他的整个“个体空间单元”。社会组织过程就是空间、特别是职业(职位)空间的组织过程,个体通过职位空间得以社会化、空间化。 在市场体制的运作下,劳动者必须将自身的劳动能力或职位操作(外科手术的操作、公交车的驾驶、迎宾的微笑)从自身分离、抽象出来,成为某种可以计量的、标价、搬运、成批打包出售的商品。劳动力事实上只能按照“职位的特性”裁剪、拼装、界定自己。没有职位时,这种能力实际上只能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他无法确定自己可售的部分,他甚至都无法确定自己到底属于哪种劳动力。“职位操作”改变了个体自身的同时,也改变了人际关系。人之间的联系被平面化、抽象化,成为只是在专业化、功能化区域内部处理的技术性、例行性的工作,涉及我们个人的内在层次上的交往减弱了。 我们与他人的空间共处在当今社会具有拥挤、流动、碎片化的空间特征。我们对物的态度的改变(一次性、快餐化、时尚)至少是造成空间拥挤的原因这一。项目研究者认为,我们习惯了被物殷勤地簇拥、奉承,习惯了在自己相当数量的衣服、鞋子中,经过反复斟酌,才选定一件作为当日的必需品,同时也习惯了在商业机构的建议下、不断淘汰并更新自己的物品。过去从没有的物,电视、汽车、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已经或正在变成必需品。“物”拥挤在我们的周围,形成了黏稠状的“物圈”。必需之外的物,中国古代称之为“长物”,“身无长物”的观念代表的是古代生活的一种境界,但现代人恰恰是用“长物”、奢侈品来表征其地位、填充其生活。空间拥挤必然无法避免。 权力对整个社会空间有着支配地位,它通过空间定义、强制和引导的方式管理、协调整个社会化空间,并为实现社会的良好秩序提供空间上的基础。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社会空间充满了各种缝隙与角落,社会分层中边缘的群体由于无法获得正式、较正式的职位而往往挪用这些缝隙与角落,并以灵活的游击策略开辟“缝隙空间”,维持其生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