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杨小卿 页数:388 字数:403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比较通俗的笔墨,全面系统而又扼要地介绍了自1969年经济学诺贝尔奖颁发以来41年间历届诺奖获得者的生平简历、主要思想、学术贡献与主要著作,并收录了我国著名学者关于“中国需要诺贝尔奖”的几篇文章,抒发了作者的一些个人见解。作者试图通过诺奖的回眸与展望,以史为鉴、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启迪读者思考和研究当代中国现实经济问题。
作者简介
杨小卿,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副教授。
书籍目录
诺贝尔经济学奖与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 拉格纳·弗里希(1969)简·丁伯根(1969)保罗·萨缪尔森(1970)西蒙·库兹涅茨(1971)约翰·希克斯(1972)肯尼斯·约瑟夫·阿罗(1972)华西里·里昂惕夫(1973)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1974)冈纳·缪尔达尔(1974)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1975)佳林·库普曼斯(1975)米尔顿·弗里德曼(1976)戈特哈德·贝蒂·俄林(1977)詹姆斯·爱德华·米德(1977)赫伯特·西蒙(1978)威廉·阿瑟·刘易斯(1979)西奥多·舒尔茨(1979)劳伦斯·罗·克莱因(1980)詹姆斯·托宾(1981)乔治·斯蒂格勒(1982)罗拉尔·德布鲁(1983)理查德·约翰·斯通(1984)弗兰科·莫迪利亚尼(1985)詹姆斯·麦基尔·布坎南(1986)罗伯特·索洛(1987)莫里斯·阿莱(1988)特里夫·哈维默(1989)默顿·米勒(1990)哈里·马科维茨(1990)威廉·夏普(1990)罗纳德·科斯(1991)加里·贝克尔(1992)道格拉斯·诺斯(1993)罗伯特·福格尔(1993)约翰·福布斯·纳什(1994)约翰·海萨尼(1994)莱因哈德·泽尔滕(1994)罗伯特·卢卡斯(1995)詹姆斯·莫里斯(1996)威廉·维克里(1996)罗伯特·默顿(1997)迈伦·斯科尔斯(1997)阿马蒂亚·森(1998)罗伯特·蒙代尔(1999)詹姆斯·赫克曼(2000)丹尼尔·麦克法登(2000)乔治·阿克洛夫(2001)迈克尔·斯彭斯(2001)约瑟夫·斯蒂格利茨(2001)丹尼尔·卡纳曼(2002)弗农·史密斯(2002)克莱夫·格兰杰(2003)罗伯特·恩格尔(2003)芬恩·基德兰德(2004)爱德华·普雷斯科特(2004)托马斯·克罗姆比·谢林(2005)罗伯特·约翰·奥曼(2005)埃德蒙德·菲尔普斯(2006)埃里克·马斯金(2007)罗杰·迈尔森(2007)莱昂尼德·赫维奇(2007)保罗·克鲁格曼(2008)埃莉诺·奥斯特罗姆(2009)奥利弗·威廉姆森(2009)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场渠道来实行交易时,在管理不善的情况下,就容易出现通过不正当手段来实现交易的局面,从而滋长不正之风,甚至引起社会的动乱。所以,通过租金管制及最低工资法的研究,斯蒂格勒指出,这些调控措施的实施确实能带来预期的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副作用。1975年,斯蒂格勒发表了《公民与国家》一书,这是一本阐述对政府政策的不信任、法规管理的效用和有意无意中产生各种副作用的论文集。这些成果鼓励了对产生法规管理的力量的研究,并且这个新方法最终发展为著名的“公共选择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布坎南。斯蒂格勒力图论证“看不见的手”在当代仍可获得良好效果,而政府管制者常常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斯蒂格勒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目的是要验证他事先做的一个假设:自己做不到的,让国家替你做。研究中,他发现经济法的目的是有利于特殊生产者或集团的利益,而不是服务于公众。简言之,特定的集团的成功影响了立法及实施。因此,他主张实行自由市场制度,反对垄断与国家干预。他的名言是“最好的政府是管的最少的政府”。斯蒂格勒的这些工作的贡献并不在于他的观点如何,而在于激发了对管制立法的效果及其背后的驱动力的大规模的研究。他是被称为“管制经济学”的新的重要研究领域的主要创始人。弗里德曼赞誉斯蒂格勒是以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法律与政治问题的开山祖师。
编辑推荐
《64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学术贡献评介》是陕西省重点学科资助项目之经济思想史系列中的第三本。《64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学术贡献评介》作者杨晓卿副教授先后赴荷兰和美国作高访学者,和他人合编《影响历史进程的50部经济学名著》。该书是作者对1969-2009年期间的64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术思想、学术贡献等进行研读、总结的研究成果。《64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学术贡献评介》从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起,简要评价了40年经济学诺奖的发展、成就以及对学术、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内容简洁、通俗易懂,体例得当。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成果代表了当今世界经济学的最高学术水平,迄今已有64位经济学家获此殊荣。《64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学术贡献评介》以通俗的语言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每一位获奖者的获奖理由、生平简历与学术思想,并对其学术贡献作了评价。作者力图追索登上世界巅峰的大师的足迹,梳理经济学近百年的演变、发展轨迹,启迪读者理性思考“中国诺奖情结”。《64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学术贡献评介》既适于专业人士阅读,又适于广大业余读者作为普及经济学知识的通俗读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