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曲福田,孙若梅 主编 页数:343
内容概要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生态经济学已经从创立阶段进入学科体系的完善阶段。本书分为四个专题:生态经济理论与方法、生态经济建设与政策、生态经济实证分析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补偿。内容涉及生态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评述、生态经济学科体系建设和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生态经济学方法论的探索、中国生态经济政策的评价、中国区域和行业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介绍和案例研究、生态环境要素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实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书籍目录
第一篇 生态经济理论与方法 面对推行新农业战略的思考 生态经济研究的评估与展望 建立生态经济学学科体系的理论初探 生态经济学的定义、范畴与规律 深层生态经济问题探究 中国生态经济学理论研究浅探 按照生态经济学理论扩展财富的理论探讨 环境容量使用权:为节能减排立法 产业结构变迁对可持续发展贡献度的测算与分析 绿色农业创新体系理论框架构建与实践探索第二篇 生态经济建设与政策 落实科学发展观 发展循环经济 又好又快建设生态省 中国造林绿化改革30年 新形势 新要求 更要关注林业的发展 发展绿色草产业经济 化解四大难点问题 低碳农业经济略论 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科技创新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 浅析生态经济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循环农业是协调农村生态经济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中国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矛盾冲突及成因 湖南省“农—浆—纸—板”一体化实验项目调查报告 区域节约循环型产业结构研究 关于军队生态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第三篇 生态经济实证分析 对外贸易的资源环境逆差与运用贸易手段实现环保目标 以节水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经济增长与农业面源污染的EKc关系验证 地域差异下的环境公平测度及对策研究 城市居住区湖景生态景观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 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分析 吉林省东部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分析第四篇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补偿 生态服务稀缺性与农业的生态贡献 自然资源参与分配 上海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研究 生态功能保护区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监督激励视角的生态补偿机制构建 白洋淀湿地资源价值评估 城市居民生态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构建我国农村水污染受害者社会救助机制后记
章节摘录
(三)选择模式。务实施行 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多种模式,各个地方要选择好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模式,加以务实推进。事实上,各地目前在农业生产上有不少农民创造的低碳农业经济形态,这些经济形态适应当地水土环境,有较强的生命力。应首先对这些低碳农业经济形态进行总结,选择那些既适用于当地多数村庄、多数农户,又有较好经济产出的形态,进行科学总结,上升为经济模式推而广之。还要选择那些适合本地发展的外地低碳农业经济模式,结合本地实际加以推广。要编绘低碳农业经济模式推广图,让农民群众一看就明白,能够按图作业,有“傻瓜低碳农业”之谓。要适时总结低碳农业经济模式推广工作,对成效显著的先行者予以表彰,以引导、激励更多的后行者。 (四)突出重点。科技先行 发展低碳农业经济,要做的工作很多,不区分主次是不可能取得好效果的。要突出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工作重点,以主要精力来抓。笔者以为,主要是“两手抓”。“一手”是大力推进低碳高效农业规模化,让农民群众在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为此,要突出抓好“三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业”的发展,继续在巩固发展“三品”基地、提高“三品”品质上下工夫;继续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推进绿化造林,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一手”是下大力气抓好农业节能减排,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为此,要积极推进农村绿色能源的发展,因地制宜地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农业机械和渔船装备,加快农业提水排灌机电设施更新改造,尽可能减少有害投入品的使用,做好农业废弃物和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这“两手”,无论哪“一手”,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中,要重点抓好低碳高效农业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畜禽鱼健康养殖技术、农业生态保护技术、低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加工技术、农业节能减排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绿色能源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多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在应用中不断提高。
编辑推荐
《生态经济与和谐社会》收录了“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生态经济与和谐社会研讨会”上的论文,这些论文均经过精心挑选,按照内容可分为生态经济理论与方法、生态经济建设与政策、生态经济实证分析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补偿四个专题。 全书力图多视角、多领域、多层次地展示中国生态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进展,期望达到政策制定者、实践者和学者共享数据、资料,共同为完善中国生态经济学科体系建设添砖加瓦,共同为丰富中国生态经济建设扎实工作的目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