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梁景和 主编  页数:394  
Tag标签:无  

前言

(一)称谓与崛起西方新文化史是史学界20世纪70~80年代兴起于法国和美国的一场重大的史学理论运动,或日它是西方史学理论和历史编撰中一个最主要的发展趋势和潮流,这股潮流取代了经济一社会史,是对旧的体制和旧的“新史学”的一种有意识的反动和发展,是一次“语言转向”或“文化转向”,是继20世纪50年代中西方史学“路标转换”后的又一次重要转折。这股热流70年代初传人意大利、英国,80~90年代开始波及德国、西班牙、匈牙利、荷兰、瑞典等欧洲国家。新文化史的称谓比较复杂,表现出多样性。英国学者彼得·伯克愿意把新文化史称为社会文化史,他在1997年出版的《文化史的多样性》中,还有意把新文化史称作人类学史学,法国年鉴学派的第三、四代传人愿意称新文化史为心态史,法国学者卡布瑞更愿意称新文化史为后社会史,还有把新文化史称作新社会文化史和历史人类学的。

内容概要

中国社会文化史走过了二十年坎坎坷坷的历程,《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是对二十年来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方法和主要研究成果的聚焦。很多学者一直关注着这一新生的学术领域,更多的青年学人热衷于中国社会文化史的学习和研究。相信在这二十年积累的基础上,将会有更多的研究者运用多学科的视阈,深入探索历史上的社会生活,并逐渐形成历史研究的新范型。

作者简介

梁景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先后师从龚书铎先生、李侃先生、林增平先生、耿云志先生。现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女性文化》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等。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工作,尤其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并主张从多学科的角度看待社会文化的演化,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社会文化问题。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项目等,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主要专著有《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清末国民意识与参政意识研究》、《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论辩》、《日本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等,主编了《社会生活探索》等,并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书籍目录

西方新文化史与中国社会文化史(代序)上编 理论与方法 论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崛起 社会文化史:历史研究的新角度 关于社会文化史的几个问题 新文化史、微观史和大众文化史——西方有关成果及其对中国史研究的影响 复兴社会史三议 社会史的复兴与史学变革——兼论社会史和文化史的共生共荣 社会文化史的兴起 社会生活: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 礼俗文化的再研究 对民俗的历史解读 中国人生活意识的觉醒 关于陋俗文化的研究——访梁景和教授 从文化史到社会文化史——兼论文化人类学对社会文化史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我的社会文化史研究——从明史到社会文化史再到明史 社会文化史悄然兴起 从多学科角度研究社会文化问题中编 书序与书评 陋俗文化的嬗变与人的精神进化 《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序 《从上海发现历史》序 《晚清社会风尚研究》序 发现生活 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另一个视角 陋俗流变与移风易俗 追寻已逝的街头记忆——评王笛著《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 从人生礼俗透视中国的文化结构——读罗梅君著《北京的生育婚姻和丧葬:十九世纪 至当代的民间文化和上层文化》  陋俗文化嬗变的背后 评《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 生活方式:历史研究的深处——评李长莉著《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传统到现代》 评《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 生活是个大世界——评《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  启蒙运动的“生意”:一曲书商的颂歌下编 纪要与综述 辛亥革命80周年全国青年学术研讨会 关于社会文化史问题的讨论述评 社会文化史:一门新生学科——“社会文化史研讨会”纪要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学术研讨会综述 “近代中国的城市•乡村•民间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晚清以降的经济与社会——第二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第三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近年来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述评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的新进展 近十五年来的中国近代风俗史研究综述后记

章节摘录

(二)代表人物与传承新社会文化史的学者早先一般是研究社会史的,后来对社会史产生了疑问,并逐渐开始对社会史理论框架展开批判和修正。被奉为新文化史思想先驱的英国劳工史家汤普森1963年在其代表作《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中就体现了“向文化的转向”的趋势,他主动超越了社会史并把研究转向文化史方向。60年代末,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勒高夫把社会一经济史转向社会一文化史,将研究领域由经济转向心态这一更为深层的结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海登·怀特于1973年出版了《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由于怀特强调情节和语言这些新的历史研究方法的运用,所以他被视为文化转向的“创始人”。新文化史这股潮流,还影响了其他领域的学者,克里福德·吉尔茨、马歇尔·萨林斯、理查德·普莱斯等人类学家,爱德华·萨义德、斯蒂芬·格林布拉特等文学批评家也都卷入新文化史运动之中。在学术传承上,新文化史受60年代兴起的以汤普森为代表的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者和以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文化理论的影响颇深,但同时对前者的批判也是促进新文化史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如1983年剑桥大学教授加瑞斯·斯蒂德曼·琼斯出版的论文集《阶级的语言:英国工人阶级研究1832-1982》,书中对汤普森进行了批评,另外,历史学家帕特里克·乔伊斯教授的专著《人民的视界:工业的英国和阶级问题1848~1914》也对汤普森进行了批评。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年鉴学派的心态史研究,事实上便是新文化史的一个开端,它颠覆了社会经济史独霸的格局,为“文化”平反正名,从而确立了文化作为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在新文化史中的中心地位。(三)性质与特征关于新文化史的性质,林恩·亨特对此做过说明,它“探讨方向的焦点是人类的心智,把它看做是社会传统的贮藏地,是认同形成的地方,是以语言处理事实的地方。文化就驻在心智之中,而文化被定义为解释机制与价值系统的社会贮藏地。文化史研究者的任务就是往法律、文学、科学、艺术的底下挖掘,以寻找人们借以传达自己的价值和真理的密码、线索、暗示、手势、姿态。

后记

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走过的路程还是很有意味,也很令人感慨!这是萌生编辑这本论文集的初衷吧。我们清楚地知道在港台和大陆其他史学专业,社会文化史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而本文集仅以中国大陆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为中心进行收集和阐述,局限是显而易见的。本书代序《西方新文化史与中国社会文化史》一文大致介绍了这些情况。还要说明一点,杨念群、孙江等主编的《新史学》论丛(中华书局版),以及孙江、黄东兰、王笛等主编的《新社会史》论丛(浙江人民出版社版),因为有其独特的研究意旨,可专门论述,此略。即便如此,由于我们的视线还有许多未达之处,本书收集的篇章难免挂一漏万,在此深表遗憾。感谢本书论文作者对我们的支持,感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社会文化史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们和首都师范大学社科处黄胤英等为本书的编辑校对付出的辛劳。尤其要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宋月华主任为本书的出版给予的热情帮助。本书有很多缺欠和不足,希望同仁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编辑推荐

《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这是一本论文集,有很多的学者的论文成果有助于开阔眼界,增进对社会文化是的了解。
  •   还没看内容,感觉还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