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谭群玉 编 页数:301
前言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这既是在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如果说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用枪炮使中华民族第一次直面他们所输出的“文明”——一种扭曲的和以野蛮的形式表现出的现代文明的话,那么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则是中国人自觉地进行自己的现代化运动的尝试。这些尝试不论涉及的是新的物质文明生产方式还是社会制度层面上的变革,都先后以失败告终。在深重的历史灾难和民族危机面前,中国共产党人作为民族的先锋队和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自觉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从文化层面上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人民才真正地开始自己气势磅礴、创造历史的现代化进程。马克思主义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现代化运动的指导思想,而且成为主导中国现代化运动的文化基础的核心和理论支柱。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是与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思想的选择分不开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由此开创了中华民族迅猛地迈向现代文明的崭新历史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革命和建设,应该从中华民族走向现代文明的历史高度来理解。
内容概要
本书从中国与西方学者的不同视角,展示了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多个维度和主体话语,并对“实践”解释模式的递进、“哲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及解释“法兰克福学派”的几种模式作出了评论,揭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诠释与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学术团体新哲学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立论的内在关联,指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走向。
作者简介
谭群玉,女,中山大学史学博士,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史和思想史研究,在学术流派与马克思主义解释、政治流派与宪政、外交思想研究、文献整理方面用功尤深。已在《近代史研究》、《清史研究》、《思与言》和《现代哲学》等刊发表论文、译文二十多篇,合作专著一部,参与编写资料汇编一套,主持国家清史工程及教育部211工程等史学和哲学科研项目多项。已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过的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与解释”、“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中国近现代政党史”、“马克思主义文献学”、“流派与论战”等。
书籍目录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及其走向 未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诠释与文化审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问题与视野 解释的递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实践”的几种模式 哲学与生活 简评法兰克福学派研究中的三个解释模式 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题研究 马克思与罗尔斯论资本主义及市场的正义 价值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是无关紧要的吗? 作为人的生存本性的形而上学——兼作马克思哲学的一个辩护 新哲学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道德和革命:英国新左派中的伦理论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西方现实关系问题研究 当代世界中的宗教与政治 马克思的科技理路——论资本主义的科技发展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下的生产及消费的抱负 论劳动的全球化——从马克思主义暨中国的视角来看 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从马克思“巴黎手稿”谈起 中国与西方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与西方的视角”国际研讨会述要编后记
章节摘录
第六,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然是“实践哲学”,既然是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哲学,也就是作为实践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哲学,不是为少数人所垄断的“精英哲学”。它实质上是一种“大众哲学”。马克思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这些话非常明确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与功能,说明了它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性,不是说群众的每个人都去研究哲学,都是哲学家,而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所以,未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内容应该反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其形式应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具有中国特色与中国气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不会很多,学习与运用这个哲学的人却是群众性的。毛泽东曾经号召把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中解放出来,我认为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的。第七,改革开放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促使哲学和哲学家从教条主义与思想迷信中解放出来。20多年来哲学研究出现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各种“体系”、各种观点纷纷见诸报刊,形成一种多视角、多样性的研究格局。这一时期的研究,虽然复杂多变,仔细考察也有轨迹可循,主要是对“实践”、“人”、“价值”、“个体性”、“自由”等属于“主体性”问题的研究持续不断,逐步成为主流。这中间虽然有些观点过于绝对化,但总体而言表现了哲学研究主题转移的趋势。这样一种发展趋势不是凭空出现的,它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反映了现代化时代的时代精神。这一趋势已经对中共中央的决策发生影响,江泽民的“人的全面发展”、“三个代表”的思想,胡锦涛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无疑反映了20多年来的哲学研究成果。可以预料,这一发展趋势将会进一步继续,对未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题、研究路径、发展趋势将会产生深刻影响。
后记
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以下简称马哲所)和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哲学系合作主办,于2006年7月14~15日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的弗林德斯大学举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与西方的视角”国际研讨会,尽管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它凝聚着多方的努力与支持,而且影响深远。本次学术会议得以顺利举行,是国内外学者积极支持的结果。它首先得益于中山大学马哲所暨哲学系的徐长福教授与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哲学系系主任伊恩·亨特教授之间的联络和对举行这次会议的提议。该提议得到了当时中山大学副校长李萍教授和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副校长安妮·艾德瓦茨(Anne Edwards)以及马哲所所长叶汝贤教授、徐俊忠教授、哲学系副主任兼马哲所副所长刘森林的大力支持。中山大学马哲所的林育川博士与弗林德斯大学哲学系行政助理安德鲁·迈克逊尼(AndrewMcKechnie)在会议召开之前做了大量的具体联系工作。刘森林、旷三平教授具体安排了本次会议中方的整个行程。马哲所办公室的黄晓平老师为这次出行做了许多事务性工作。中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均有专家学者踊跃参加。哲学系张贤勇副教授担任了本次会议的全程翻译。中方随行人员田利香老师为这次会议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赵锦英老师参与了会议记录等会务工作。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中国与西方的视角》: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文明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