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

出版时间:2010-01-01  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  作者:王笛  页数:507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对茶馆的兴趣,应该说是始于1980年代写《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时,但当时所有到手的关于茶馆之资料,不过是傅崇矩晚清所编《成都通览》上的寥寥数语(也是人们广泛引用的资料)和1980年代初陈茂昭在《成都文史资料选辑》上的一篇回忆,虽然资料的缺乏使我难以对茶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但这个课题一直在我脑中萦绕。在为《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不断发现关于茶馆的记录,遂逐渐萌生了专门就茶馆写本专著的念头。1998年,我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权力、文化与历史研究所(Institute of Global Studies in Power, Culture, and History),宣读了我第一篇关于茶馆的论文《闲人和忙人——20世纪初成都茶馆与公共生活》,这篇论文2000年发表在美国《城市史杂志》上,修改后的中文本次年又以《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以成都为例》发表在《历史研究》上。2001年当《街头文化》英文本交出版社后,我便全力以赴进行这本《茶馆》的写作。2003年初稿成形后,便开始了漫长和艰苦的修改过程,其间众多学者耳提面命,还在国内外利用演讲该主题的机会,听取大家高见。稿子每从头到尾大改一次,我另存一份电脑文件,等书最后定稿,整整12个版本!虽然不能说我对本书完全满意了,但最后与最初版本相较,真有天壤之别。从第一篇论文到专著出版,其间刚好经历了10年。西方历史学家喜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但我觉得自己更像一个人类学者,对一个地区进行孜孜不倦的长期田野考察。写作《跨出封闭的世界》使我对四川的社会和文化有了宏观的理解,但《街头文化》和本书以成都为中心,这个城市的微观世界令我心醉。我现在正在撰写的关于社会主义时期的茶馆与公共生活,也是以成都为焦点。这三本书可以算是一个中国城市微观史和成都叙事的“三部曲”吧。在《街头文化》中,我的焦点放在精英和大众、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对抗上。但本书的中心则是两个基本线索,一个是在20世纪上半叶,国家角色日益加强,国家支持的现代化不断削弱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另一个是在国家权力深入地方的过程中,以茶馆为代表的地方文化,竭力对抗现代化所推行的国家文化的同一模式。刚开始这个研究计划时,由于资料的缺乏,原来是打算利用有限资料写一本百年成都茶馆的历史,但由于从成都市档案馆发现的丰富的有关茶馆档案,使我决定以1950年(成都被解放军接管是1949年12月27日)作为分界,写两本书。我至今仍然记得在成都市档案馆发现有关茶馆档案时的兴奋之情,甚至回美国时也不放心将资料托运,一直随身携带,不敢让其须臾离开自己的视线,生怕丢失。在英文本出版后,便想尽快能使本书与中国读者见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十分高兴中译本顺利完成。这里借用中文本出版的机会,简要将我研究这一课题的现实与理论思考作一些交代。

内容概要

本书应该说是新文化史和微观史取向在中国史研究上的一个实践,理解茶馆的社会、文化、政治角色,能够帮助我们不仅从微观角度了解成都,而且对认识20世纪中国城市、城市社会以及与中国政治之关系都将有所裨益。微观历史研究取向可以引导我们进入城市的内部,茶馆提供了研究下层民众活动的一个重要空间,在那里我们可以仔细考察他们日常生活的细节,即使这些细节起来是多么地微不足道。

作者简介

王笛,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紫江讲座教授,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教授,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同时兼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特邀研究员,2003和2004年任旅美中国历史学会(CHUS)会长。曾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霍普金斯-南京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美国全国人文科学中心(NHC)、加州伯克利大学等任研究员。1993年出版的《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是国内外公认的中国区域史研究的代表作。英文著作Street Culture in cheng du:Public Space, Urban Commoners, and local Po1itics,1870~1930获2005年“美国城市史研究学会最佳著作奖”,其中译本《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被《中华读书报》评为2006年十佳图书。目前正在撰写其成都茶馆研究的第二卷(即1950~2000年部分)。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英文版序引子——早茶 第1章 导言——城市、茶馆与日常文化   城市和茶馆  茶馆的攻击者与捍卫者  城市史视野中的茶馆  茶馆叙事中的地域论  茶馆的生态与环境因素  资料与文本解读第一部 茶馆与社会 第2章 闲茶——悠闲与休闲   坐茶馆与吃闲茶  社交——一个社区和信息中心  茶馆文化——茶馆中的语言和惯习  茶馆休闲的多重角色 第3章 娱乐——戏园与观众   茶馆——民间艺人之谋生地  剧目与地方戏改良  茶馆戏园——新的公共舞台  观众  娱乐控制  大众娱乐与休闲政治 第4章 群体——阶级与性别   商人和小贩  人以群分  阶级畛域  性别歧视  公共生活的集体选择第二部 茶馆与经济 第5章 经营——小本生意的管理和竞争   数据分析  资金和财务  经营和管理  税务负担  环境和卫生  小本生意的生命力 第6章 公会——周旋在行业与国家之间   组织结构  价格控制  组织抗税  协调关系  限制数量  国家控制与行业利益 第7章 堂倌——艰难环境中的挣扎生存   “茶博士”  在男人的世界讨生活  茶社业工会  艺人工会  性别冲突与性骚扰  男女茶房的社会形象  性别、劳工与国家第三部 茶馆与政治 第8章 讲茶——超越国家的控制   袍哥大爷  摆茶碗阵  茶馆讲理  国家权力之外的社会力量 第9章 混乱——日常生活的冲突   日常纠纷  为生计而挣扎  “借刀杀人”  茶馆与邻里的矛盾  暴力阴影下的茶馆生活  军人和战时混乱  公共生活的末日? 第10章 秩序——公共空间的政治  从改良到革命(1900~1916)——重新打造茶馆  军阀统治(1917~1936)——政治动乱中的茶馆  抵抗的政治(1937~1945)——“吃茶与国运”  从“休谈国事”到“茶馆政治家”  一个时代的结束(1945~1950)——严密控制茶馆  千变万化的政治万花筒 第11章 结论——地方文化与国家权力  一个微观世界  日益增强的国家干预  比较视野中公共领域与公私关系  时空转换中的公共生活  茶与酒的对话  小商业和日常文化的凯旋尾声——寻梦附表征引资料目录译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1章 导言城市和茶馆成都地处相对封闭的长江上游地区,成都平原被众山环抱,被认为是“整个中国最富裕、土地最肥沃、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在中国北方,人们聚居在村庄里,但成都平原的农民则是散居的,如果从空中俯瞰,可见独立的农舍点缀在田野上一丛丛竹林之中。成都历史悠久,不少西方人对她不吝赞美之词,如“最好的城市之一”、“一个小北京”、“像京都一样的古典风情”等等。直至19世纪末,当沿海城市由于西方冲击经历剧烈变化之时,成都得以保留其传统,到成都的西方人惊奇地发现,“西方对成都的影响微乎其微”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都是中国内地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从清末到1920年代,成都人口为34万-35万人;1930年代到40年代,为44万-45万人,1945年其人口规模达到74万人的顶峰,1949年降至65万人。成都有城墙环绕,整个清代只有四个城门与外界相通。从辛亥革命到1930年代,又开凿了三个城门。在城墙之内,成都还有两个被城墙包围的小城,即少城(又称“满城”)和皇城。少城位于城西,清代为旗人居住,一堵城墙把其同大城分离开来,但辛亥革命后这个城墙被拆除,少城和大城合而为一。皇城为汉代遗址,明代重修,位于成都城中心,周围御河环绕,内称贡院,三年一次的乡试便在此举行。虽然清廷覆没后其不断遭到破坏,但幸存到20世纪60年代,直至“文化大革命”中被彻底摧毁(见地图1)。喝茶作为中国日常生活重要部分有着漫长的历史,正如民谚所称:“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今日世界饮茶之习源于四川,远可追溯到西周,秦统一中国后,方传到其他地区,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公认。在古代中国,人们追求在幽雅的环境中饮茶,文人骚客经常描写他们一边品茗一边吟诗作画的闲情逸致。清代画家郑板桥据称是“茶竹双痴”,作画时茶与竹不可或缺,其追求的理想境界是“茅屋一间,新篁数干,雪白纸窗,微渗绿色”,然后“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显然郑板桥试图远离世俗的尘嚣,在大自然中得到创作的灵感。茶馆不可能营造这样一种心境。在成都,虽然茶馆具备了茶竹两者(使用竹椅,很多茶馆即坐落在竹林中),但通常是顾客盈门,熙熙攘攘。人们去那里不仅是喝茶,也追求济济一堂、熙熙攘攘的那种公共生活之氛围,这或许反映了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大众与精英文人的不同品味和情调。

后记

本书的个别章节,曾经以论文形式译成中文发表,但翻译初稿大多是今年春季学期在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上课之余完成的。由于授课任务不重,使我能集中精力进行这项工作。今年夏天,作为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的紫江讲座教授,我在上海讲学时又对大部分译稿进行了修改,秋天在得克萨斯A&M大学最后完成对译稿的第三遍校正。在本书中文本完成之际,我想借此机会感谢对本书中文本有所帮助的学者们。感谢瑞典隆德大学沈迈克(MichaelSchoenhals)教授。今年6月在香港召开“新中国建国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时,他告诉我他的老师马悦然(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1949年在成都的一个茶楼上作过一个采访录音,引起我极大的兴趣。感谢沈迈克教授不仅帮助找到这个录音,而且把录音由瑞典文翻译成英文,从而为中文本加入了珍贵的资料。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白德瑞(:BradlyReed)教授和迪肯森学院全大伟教授是本书英文版的审稿人,由于他们是匿名审稿,所以在英文版中没有来得及对他们进行感谢。这里借此机会感谢他们提出的意见以及对本书英文本出版的支持。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王笛教授继《街头文化》(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3)之后的又一力作。作者把焦点放在晚清和民国时期的茶馆,指出茶馆作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中国西南四川省首府是最为流行的大众消费场所,并产生了独特的商业和消费文化,以及充满斗争的公共领域。他利用大量的档案资料,以哈贝马斯的理论视野,将茶馆与全球的类似场所如咖啡厅、啤酒馆、酒馆等进行对照考察,实践了多学科和比较研究的路径。  ——《商业史评论》(Business HistoryReview)王笛深谙成都历史和档案,所以他能够非常细致地考察茶馆的社会和经济生活,出色地完成  了这项很有价值的研究。  ——周锡瑞(Joseptl W.Esherick),圣迭戈加州大学当我一边喝茶、一边读这本书的时候,各种成都茶馆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因素都生动地  呈现在我的脑海里,精神随之一振。王笛令人信服地证明,茶馆是中国城市社会的一个缩影。书  中所使用的资料令人欣喜和惊叹。  ——全大伟(David Strand),迪肯森学院本书提供了大量非常详细的成都茶馆的新资料、新信息。王笛把我们带入一个中国大城市内  部,使我们从来没有如此地接近鲜活实在的日常生活。  ——白德瑞(Bradly W.Reed),弗吉尼亚大学

编辑推荐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的微观世界1900~1950》:近世中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茶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0条)

 
 

  •   本书应该说是新文化史和微观史取向在中国史研究上的一个实践,理解茶馆的社会、文化、政治角色,能够帮助我们不仅从微观角度瞭解成都,而且对认识20世纪中国城市、城市社会以及与中国政治之关系都将有所裨益。微观历史研究取向可以引导我们进入城市的内部,茶馆提供了研究下层民众活动的一个重要空间,在那里我们可以仔细考察他们日常生活的细节,即使这些细节起来是多么地微不足道。
  •   据史料记载:成都茶馆萌芽于西晋而兴于中唐,但真正具有公共空间意义的茶馆却产生于清末。过去对茶馆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茶史和茶文化上,但是本书却从公共空间角度来谈论。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茶馆的社会文化史。通过探究出没于茶馆中各种人物的生活,展现茶馆如何成为公众的场所,人们如何利用这个场所来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同时茶馆也成为戏园的早期形式,它为地方戏的表演提供了场地。第二部:研究茶馆的经济史。首先从经营角度分析茶馆,数量、规模、管理以及运营方式,进一步探讨茶馆如何处理诸如与政府的关系、控制本行业等事务。并讨论了茶馆的雇佣问题。第三部:茶馆的政治文化史,考察社会冲突,国家和地方政治怎样影响茶馆、茶馆生活和茶馆文化的,以及茶馆怎样被政府和精英改良者所控制的。从晚清到民国,茶馆总是一个政治舞台,充分展示了地方政治和国家政治以及两者的复杂关系。抗战时期,茶馆政治更达到顶峰,茶馆被用作进行全民动员和战时宣传的场所,日常生活与国家政治的联系之紧密达到史无前例的地步。
    正因为上述原因,成都茶馆具有很强的社群聚会功能。对于普通茶客而言这里可以消磨时间;而商人喜欢到茶馆谈生意是因为这里具有自然的环境。另外,茶馆优雅的环境和宽敞的场地也成为朋友聚会的绝佳场所。但是上述这些活动主要还是以聊天为主,海阔天空的聊是茶馆最大的特色,也正因为这个特色,所以茶馆成为人群聚集的好场所,源于她那轻松的氛围。
    不仅如此,茶馆还承载着文人聚会、报纸文化的功能。某些特定的茶馆是文人聚会的场所。而成都茶馆最重要的文化特性要属报纸,几乎每位到茶馆喝茶的识字者都会读报。成都报纸定位于“市民生活”,全面反映市民生活,满足市民的各种信息需求。报纸内容有大量真实发生在市民身边的都市和社会新闻,用的都是当地语言,其中有关茶馆的话题和报导在茶馆中发生的事,每日均有。同时这些报纸也为成都茶馆添色不少,报纸上的文章经常成为茶客谈论的话题。 在这里人们聊天聊地,政治、军事、人文等等无一不被谈及,一个不大的茶馆里面,却蕴藏着不少“高人”,好谈论者比比皆是。常在此,可以开耳目,开心结,每个人在茶馆里都可以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定位,要么听客、要么说客,要么两者兼而有之!
    几年前去成都,发现相对于其他城市的现代茶馆,成都茶馆更普及,茶客的身份更平等,茶馆更溶入市民生活。真的可以说是小茶碗里蕴藏大世界!
  •   原来读过他的《街头文化》,所以慕名买了这本书。从一个小小的茶馆洞悉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这种微观角度与宏观关怀的有机结合,是方法论上的一大变革,也是该书生命力的表现。我们习惯了宏大叙事,以致历史变成了几条勒骨或几条经验与教训,这是一种不好的学术现象。该书,还有他的《街头文化》代表了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值得近代史学人审视。
  •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成都,人们以茶馆为娱乐中心,当然对民间艺人来说,茶馆也是他们极好的舞台。茶馆中的精彩表演反过来也吸引更多的顾客。成都早期的剧场都产生于茶馆,开始茶馆提供场地给演出班子,之后茶馆成为固定的舞台。当然,茶馆的经营者建造了这个公共聚集的空间,他们的顾客——包括劳工、小贩和艺人等——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茶馆文化。这个小小的空间提供了一个广阔而复杂的社会舞台,深深地浸透着当地的文化特质。
  •   很佩服王笛先生!
    这是一本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的好书,读着这本书,仿佛把我带入了清末民初那个先安静后动荡的老成都的茶馆岁月里。
  •   去过成都,所以选择看这本书。成都人悠闲的茶馆生活历历在目。
  •   这本书算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公共领域消失的现象,不过对当代城市现象的研究还是挺有借鉴意义的。
  •   好书,城市文化的经典。很值得进行这类的研究。
  •   对于本人研究中国近现代区域史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   本书借鉴了年鉴学派私人生活史的研究,同时吸收了史学界所接受的哈贝马斯公共空间的洞见,完成了这一别开生面的研究。其实,如果借助类似的视角,对当今世界的同样话题进行研究,就是很好的社会学或人类学作品
  •   关于成都文化生态的好书。值得细读。
  •   社会不经是上层人的社会,当然也应该包括我们每一个人。。。
  •   作者理论功底深厚,研究角度别致,很值得一读。
  •   历史专业值得阅读
  •   听过他的讲座,很好很不错啊
  •   都是推荐的,应该不错
  •   本书应该说是新文化史和微观史取向在中国史研究上的一个实践,理解茶馆的社会、文化、政治角色,能够帮助我们不仅从微观角度了解成都,而且对认识20世纪中国城市、城市社会以及与中国政治之关系都将有所裨益。微观历史研究取向可以引导我们进入城市的内部,茶馆提供了研究下层民众活动的一个重要空间,在那里我们可以仔细考察他们日常生活的细节,即使这些细节起来是多么地微不足道。
  •   不论专业,还是非专业,都值得一读~
  •   西南。
  •   书还没看,不过看介绍,很期待
  •   文笔优美,资料丰富,视角新颖,分析深刻,我非专业人士,也看的饶有兴趣,好书
  •   独特的视角,又独特的观点分析了城市生活,学术性较强!
  •   丰富的影像资料 很独特
  •   他点名要的
  •   书还没来得及看,但是看着还不错
  •   我发现大家给分都比较高。5分的不少,4分的也很多。其实,应该实行给分制,10分制。
    这本书应该讲很不错,是微观史,和黄仁宇几本书中那种大历史观截然相反,是注重一个时期一个特定观察视角,专门讲述50年间成都茶馆的各个方面。
    最精彩的其实在前言,有几句话说的很到位,这也是本书的主旨。至于展开的章节,可读性也还不错。四川去过4次,茶馆泡过2次。但是走马观花,成都的茶馆真是一个风景。作为川蜀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是1900-1950,但是放在目前,似乎仍然很适用,读起来还是不错的。
    但是如果说能够做到手不释卷,这本书对多数人来说恐怕难以胜任,但是如果喜欢茶馆的文化,可以把这个当做《茶馆》的学术版
  •   了解了 以茶馆为背景下地成都 但毕竟不是一个整体的成都
  •   对我的研究有用
  •   与茶有关,与生活有关
  •   这本书看起来不错,不过快递很慢哦
  •   还行,是原书!不是复印本
  •   参考文献尚多,有较多信息。叙述多,不太深刻。
  •   这本书本身内容很不错,但是当当送来的书品相太过分了,书的封面如同大白菜叶子一般,软塌塌皱巴巴的。书页有发黄、破损现象,如果希望收藏的同学慎重出手。
  •   书封面有瑕疵。
  •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是王笛教授关于中国城市微观史和成都叙事的“三部曲”之一,其他两本是《跨出封闭的世界》和《街头文化》。王教授在这本书里面写了茶馆的三个功用:茶馆与社会,也就是茶馆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作用;茶馆与经济,也就是作为小商业的茶馆及其经营;茶馆与政治,也就是茶馆在公共政治中的角色。通过这三个功用的介绍和梳理,我们看到了茶馆和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人们在这个微观世界中的作用与被作用过程。 看完整本书,感觉真的有点不过瘾,因为书里的内容只讲到了1950年,真的很希望继续读下去,看看解放后成都微观生活的历史变迁。不过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好在我马上就要杀到成都,去亲身体验了,万分期待、万分期待啊。我会试着不用那么理论的视角去体验美丽的成都,体验美好的生活。
  •   还不错,只是不少内容前期已公开发表
  •   老师推荐买的,非常不错
  •   王迪的角度、研究方法、文笔都是一流的。
  •   作者通过茶馆的五十年的生活给我们带来当时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希望多一些这样的书,对于过去年代人们的生活也是很感兴趣的。
  •   帮同学买的,好坏他也没表过态,不过从外表来看还不错
  •   性价比很高,需要的说大部分都能找到,省去了去书店的烦恼;购物流程很流畅,送货速度有保障;收到的商品很满意,正品全新。以后继续来。
  •   觉得格式数据过于啰嗦,就像一片论文,但是内容还是值得一看的~~~
  •   替同事买的,点名的,应该不错
  •   这是一本很具有参考价值的书
  •   一个潮湿的城市啊
  •   活动时候选择购入,价格才便宜
  •   书很有名
  •   细微的世界
  •   正版书,价格便宜,购买方便
  •   王笛代表作,社会史研究范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