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吴志良,陈震宇 主编 页数:440
前言
从20多年前开始,澳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才得到全面性的发展,目前还是一个尚算年轻的领域。尽管如此,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开始向细化和精致的方向深入,不再局限于历史、政治、行政、法律、经济、文化、教育、社会、语言翻译等个别领域的学科研究。研究方法论、地理人口、图书馆管理、文献及出版、传播、科学技术、体育及运动学、管理学等种种分支和新兴学科的研究也相继展开,为丰富和深化澳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作出了其特有的贡献。 一澳门研究历程回顾 从澳门研究的整体发展观察,到1980年代中期,因应政治地位前途明朗化,澳门的华人社群才开始系统性地自发组织属于本身的研究队伍。1985年9月,澳门社会科学学会率先成立,确立了“研究社会、服务澳门”的宗旨。从翌年起,该会出版的《濠镜》,成为澳门第一份以中文发行的学术性刊物,与《澳门日报》的“学海”版和《华侨报》的“学海荟萃”版一道,为展现澳门本土研究的成果,率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1987年6月,东亚大学澳门研究所,即今天的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成立,为进一步结合澳门和外地的专业研究力量,推动有关澳门的专题研究,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自1988年起出版的《澳门研究》,虽然曾经历过两次停刊,但是如今在澳门基金会和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同仁的努力下,已成为展现澳门各类研究成果的重点刊物,成为不少研究澳门、关怀澳门的决策者、学者、研究人员和学生等必读的学术期刊。 前澳门基金会也在促进澳门研究方面担当了重要的角色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自1992年起,该会的工作重点开始放在推动澳门的教育、文化和科技发展上。研究澳门、推广澳门,成为该会工作的重点之中的重点。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情况进行综合介绍的著作。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了澳门研究概况和发展,以及包括澳门地理、人口、图书馆视野、传播、科学技术在内的一些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和新兴学科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吴志良,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新澳门基金会全职行政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澳门成人教育学会会长,澳门公共行政管理学会理事长,澳门学者同盟主席,澳门科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澳门研究 内地对于港澳研究概况 批判“尖澳门意识”,重建“澳门问题” 关于建立“澳门学”的一些思考 澳门历史文化研究之展望 旧话重提“澳门学” 建立澳门学促进澳门研究 面临新突破的澳门社会科学研究 深度研究与自主发展——寻求社会科学研究在澳门的深度发展 “澳门学”刍议 关于“澳门学”对象与方法的思考 社会科学的责任:论当前澳门的社科研究第二篇 地理及人口 澳门人口种群增长模型 澳门地貌概要 澳门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邓汉增 澳门人口发展预测 澳门的族群 澳门20年人口动态预测第三篇 图书馆管理、文献及出版 澳门中央图书馆百年历史 浅谈过渡期澳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策略 澳门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 澳门图书馆员专业伦理规范刍议 澳门回归以后中文出版业发展评述 存史、资治——澳门记忆工程研究第四篇 传播 “新闻工作者在澳门的角色”研讨会 澳门葡文报章的发展特点 澳门互联网现状与网民使用形态 澳门大众传媒现状与发展方略 媒介使用与社会建构——澳门传媒与社会变迁关系初探第五篇 科学技术与社会 澳门的科学技术发展 澳门大学校园电脑网络以及Internet的发展 澳门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 澳门特别行政区解决“千年虫”问题最后报告 基于生物物理方法的澳门可持续发展研究 ——1977~2004年生态足迹动态分析第六篇 其他 “一国两制”与澳门民主的深化:从澳门政府对三个选举法规的咨询谈起
章节摘录
尖澳门意识的定型化澳门观和自恋式独特性观念之形成,固然可溯源于“澳门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段长时间的生活经验,但一套象征体系必须继续取得现今生活体验的支持,才会继续被现今的社会群体所接纳。因此,进行意识形态批判,必须正视意识形态在现今的“物质基础”,亦即为一套意识形态提供经验印证的制度、仪式或环境。 尖澳门意识缺乏制度化的物质基础。 尖澳门意识是一种“本土意识”,当然具备了本土意识的基本特点:对“澳门”有特别浓厚的感情联系,而这种感情是比较自然地从长期接触具体的人、事、物中滋生出来的。故此,尖澳门意识可以存在于老澳门中,可以存在于“土生阶层”中,但却难以在“新移民”中找到。 澳门现在残存或保存着的古旧景物、街道、建筑等,都对于维持定型化澳门观有些帮助。澳门旧市区内受政府文物保护条例限制,未能进行全幅性的现代化景观建设。老式建筑物仍然渗杂在整个旧市区内,新马路的景观也是出奇的远离现代化。反而,全幅性现代城市的景观在代表富裕的南区(新口岸一带)和代表贫乏的北区(台山一带)分别崛起。澳门的旧市区为老澳门们提供了昔日小镇风貌的回忆对象。 1979年的工人工资占工业产值的20%,1983年下降至15%。这表示澳门工业生产力扩张时,贫富悬殊却相对地扩大了。大部分澳门人的物质生活水平追不上生产力水平的增长。急剧成长中的生产能力,并没有为大部分澳门人提供一种生活质素急剧改善的体验。相反,在半岛范围内密度越来越大的人口,在狭窄街道上越来越挤塞的车队,以及地盘的噪音、工厂的废气,都使现代澳门人感到生活质素下降。这种环境,使大部分的澳门人不能充分体验1980年代社会经济变迁的积极性,反而觉得现代社会经济的转变对澳门生活环境造成了干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