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0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顾颉刚 主编 页数:664
Tag标签:无
前言
“考据学”是一门中国土生土长的学问,它的工作范围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包括音韵、文字、训诂、版本、校勘诸学;狭义的是专指考订历史事实的然否和书籍记载的真伪和时代。总之,它以书籍为主体,要彻底弄明白许多书籍的文字意义和社会意义,来帮助人们了解历史。到了现在,考据学这个名词应当改称为“史料学”。史料学的目的,是从资料的来源和它的真确性以及作者的时代和他的环境等等问题来揭示出每一件资料的本质,认定它是一定的社会环境下的产物,以便人们根据了这样的分析,进一步综合某一时代的资料而得着正确的历史知识。可是这个工作现在还没有达到让我们可以随意应用的高度。郭沬若先生说:“无论作任何研究,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够固然大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那比缺乏材料还要更加危险。因为材料缺乏,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要有害。”又说:“研究中国古代,大家所最感受着痛苦的是仅有的一些材料却都是真伪难分,时代混沌,不能作为真正的科学研究的素材。”(十批判书,页二)这真是郭先生在研究工作上的甘苦有得之言,他所感到的痛苦就是我们读古书的人共同感到的痛苦。远在二千四百年前,孔子的弟子子贡已经觉出周王朝歪曲了被征服的商王朝的历史所作的恶意宣传,他感慨地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论语?子张)过了百余年,孟子也看出了周王朝宣传自己的武功过分超越了实际,又叹息道:“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孟子?尽心)这都是对于当时统治集团太过提高自身和故意压低对方的非历史主义的批评。又过了一百年,韩非感到那些独树一帜的家派都把自己的主张说成了古圣先王的言行,混乱了时代,诬蔑了古人,起来诘问道:“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韩非子?显学)又过了一百年,刘安们看清楚了游谈之士伪托古人以自重的伎俩,把当时情形明白地写出:“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乱世暗主高远其所从来,因而贵之。为学者蔽于论而尊其所闻,相与危坐而听之,正领而诵之。”又道:“今取新圣人书,名之孔、墨,则弟子句指而受者必众矣。”(淮南子?修务)明明是“新圣人”,却说是古圣人,为的是容易动听,得以吸引人们的信仰,也可希望统治者替他实现所策画的政治方案。所以,古书中有伪书,真书中有伪事,这是明显到无法回护的事情。可是上面所举的子贡、孟子、韩非、刘安四人的话,目光虽甚鋭利,只是考据学尚未成立时的一种直觉,并没有经过深刻的查考。至于切切实实做研究工作,要彻底看出古书的真相的,那必须待至古书已成为研究对象的时候起。就我所见,大约公元第二世纪马融所作的一篇否定尚书?泰誓的文字可算做考据性的辨伪的第一声。他说:“泰誓后得,案其文似若浅露。又云‘八百诸侯不召自来,不期同时,不谋同辞’,及‘火复于上,至于王屋,流为雕。五至,以谷俱来,举火’。神怪,得无在子所不语中乎!又春秋引泰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国语引泰誓曰:‘朕梦协朕卜,袭于休祥,戎商必克。’孟子引泰誓曰:‘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取彼凶残,我伐用张,于汤有光。’孙卿引泰誓曰:‘独夫受。’礼记引泰誓曰:‘予克受,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受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今文泰誓皆无此语。吾见书传多矣,所引泰誓而不在泰誓者甚多,弗复悉记;略举五事以明之,亦可知矣。”(尚书注疏卷十引)泰誓是汉武帝时所谓新发见的一篇周初的书,当时立于学官,取得国定本教科书的地位。但它在经典上的权威竟不能鼓起马融的信仰,反给他举出两项理由来反对:第一,其中太多神话,不合于孔子选尚书的标准;第二,古书中所引的泰誓都不曾见于这一篇里。前一项理由很有商量的余地,因为古人本来相信神话(实际上这是秦、汉间人派定周为火德,故有“火复于上”及“举火”的符瑞);后面一项却是颠扑不破的坚强证据。左传、国语、孟子、荀子、礼记都是孔子以后的书,如果尚书百篇确出孔子所定,武帝时发见的泰誓又确为其中的一篇,那么左丘明、孟轲、荀卿等所引的泰誓之文便不该不在里头,为什么在这一本中都看不见?这本泰誓的文字,为什么又絶不见引于先秦诸子?这分明是两篇文章,一篇是战国时存在着的,一篇是西汉时伪造的。自从隋、唐间佛经有了雕板,五代时推广到儒书,刻了九经和文选等书,北宋时又刻了十五史和诸子等书,学者读书方便,闻见容易扩大,取证自然丰富;又受了禅宗的“呵佛骂祖”的影响,敢对学术界的权威人物和经典著作怀疑。唐代的疑古者以刘知几和啖助为巨擘和先导;宋代则欧阳修、程颐等倡之于前,朱熹、程大昌、王应麟等继起于后:他们在古书范围内提出的问题愈来愈多,关于古帝王和圣人在道统说上发生大作用的书,像古文尚书、春秋左氏传、孝经、易传、诗序、书序、孔子家语、孔丛子等等一个接着一个地受到了检举,每一问题因讨论之多而理由日益充足,考据学就渐渐地成立了起来。不过当时提出的问题虽多,方法和研究工作还是粗枝大叶的,所以够不上彻底解决问题。到了清代,学者们的工作方法愈来愈细密,讨论的问题虽不太多,然而所讨论的问题总是接近于解决的地步。现在,我举出三件事情,可以作为清代学术的主要收获的来一说。
内容概要
我国国学大师顾颉刚先生曾在20世纪30年代编辑《辨伪丛刊》,或整理专书,或记录内容相类和时代相近的文字为一编, 50年代又改题为《古籍考辨丛刊》,195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了第一集,共十种,计有《唐人辨伪集语》、《朱熹辨伪书语》、《四部正讹》、《古今伪书考》、《诗疑》、《书序辨》、《左氏春秋考证》、《论语辨》、《子略(选录)》、《诸子辨》。本书初版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市场上已脱销多年,此次由顾先生的高足王煦华先生主持修订,以繁体横排,再版重印,以飨广大读者。
作者简介
顾颉刚,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是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近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
书籍目录
序唐人辨伪集语朱熹辨伪书语四部正讹古今伪书考以上通论四种 诗疑 书序辨 左氏春秋考证以上经学三种 论语辨 子略(选録) 诸子辨以上子学三种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
后记
我国“五四”以后出现的疑古辨伪思想,是当时反封建思潮的一个重要方面,其领军人物是顾颉刚先生。他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引发了一场大讨论,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顾先生把这次大讨论的文字编为《古史辨》,又使他被学术界称为 “古史辨派”的创始人。顾颉刚先生的“屑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是继承我国历代学者的疑古辨伪成果和吸收西方科学知识而建立起来的。他在《崔东壁遗书序》中说:“宋学取其批评精神,去其空谈;清代经学取其考证法,去其墨守汉儒旧说;今文经学取其较早的材料,去其妖妄的迷信。”在这一具体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思想指引下,他又吸取西方传来的历史进化论、考古学和社会学的知识,把前人的零星、片段的辨伪材料组成系统的辨伪理论,成为中国辨伪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顾颉刚先生在搜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时,不仅为自己研究所用,而且希望这些材料也能为他人所用,以促研究工作之发展。他在为朴社写的《印行{辨伪丛刊)缘起》中说:“前代学者对于此等问题之讨论积累已多,惜其散在各书,不易检览”。
编辑推荐
《古籍考辨从刊(第1集)》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