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金冲及 页数:137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部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中,始终贯穿的鲜明主题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华民族面对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它必须分两步走:后者是人们憧憬和奋斗的目标,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所谓必要前提,就是指它是无法逾越的。如果连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都无法做到,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要是把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分成两半的话,前半个世纪,也就是一九。一年到一九四九年,中国人主要解决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问题;后半个世纪,也就是一九四九年至二○○○年,中国人所要解决的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问题。
作者简介
金冲及教授,1930年12月生于上海,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中国近代史学者,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该领域内取得众多开拓性成就。
先后当选为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会长,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起担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直到2004年退休。2008年6月,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是中国历史学界继郭沫若、刘大年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三人。
改革开放以来,多次参与党的重要文献的起草工作。主编《毛泽东传》《周恩来传》《刘少奇传》《朱德传》等,其中《周恩来传》和《毛泽东传》分别获得第一届和第三届国家图书奖。
其他重要著作主要有:《辛亥革命史稿》《孙中山和辛亥革命》《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等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步入二十世纪的前夜第二章 推倒君主专制制度的辛亥革命 第三章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第四章 五四运动唤起的新觉醒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六章 “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第七章 南京政府的最初几年第八章 工农红军的苦斗第九章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第十章 全民族抗战的爆发第十一章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第十二章 胜利快要到来的时候第十三章 和平建国希望的破灭第十四章 人心向背的较量第十五章 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性胜利第十六章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第十七章 抗美援朝战争第十八章 大规模社会改革和国民经济的恢复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上)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下)第二十二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上)第二十三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下)第二十四章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第二十五章 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第二十六章 在风浪中奋勇前进第二十七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十八章 迎接新世纪第二十九章 历史的启示
章节摘录
第二十二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上)一九六六年,是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迎接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一九六六年》的元旦献词,写道:“我国各族人民,满怀无限的喜悦,决心在这新的一年中争取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更加伟大的成就,使新的五年计划旗开得胜。”这个新的五年计划原来应该在一九六三年到一九六七年实行,它的编制工作早已开始。这年四月十七日,国家计委党组向中央提出一个《关于修改第三个五年计划的设想汇报提纲》,指出:“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原设想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有可能提前两年实现。就建设来说,大小三线的许多重大项目,现在看,可以提前一年或两年建成。”《提纲》提出修改第三个五年计划的草案的补充设想:一是大幅度增加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电力、石油、铁路的生产建设指标;二是大抓农业,解决南粮北调和吃进口粮的问题,把农业机械化搞上去,扶持社队工作,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三年严重经济困难已成过去。人们的主要注意力正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上。这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在经过五年调整后迅速发展。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长百分之二十点三,钢增长百分之二十点七,原煤增长百分之十二点六,原油增长百分之二十八点四。发电量增长百分之三十点三,棉纱增长百分之十五点六,化肥增长百分之四十一点三。几乎所有工业产品的技术经济指标都在这个时期创出了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农业生产在上半年就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拿全年来说,全国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八点七,大大高于前两个五年计划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其中粮食增长百分之十,棉花增长百分之十一点四,生猪存栏头数增长百分之十五点八,水产品增长百分之四,植树造林面积增长百分之三十二点四。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正当大家为国民经济渡过难关、重新出现大好发展势头而倍感兴奋的时候,一场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有想到的“文化大革命”的政治风暴突如其来地席卷全国,并且持续十年之久。它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和损害。这场政治风暴的性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写道:“‘文化大革命’名义上是直接依靠群众,实际上既脱离了党的组织,又脱离了广大群众。运动开始后,党及各级组织普遍受到冲击并陷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受到批判和斗争,广大党员被停止了组织生活,党长期依靠的许多积极分子和基本群众受到排斥。‘文化大革命’初期卷入运动的大多数人,是出于对毛泽东同志和党的信赖,但是除了极少数极端分子以外,他们也不赞成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进行残酷斗争。后来,他们经过不同的曲折道路而提高觉悟之后,逐步对‘文化大革命’采取怀疑观望以至抵制反对的态度,许多人因此也遭到了程度不同的打击。以上这些情况,不可避免地给一些投机分子、野心分子、阴谋分子以可乘之机,其中有不少人还被提拔到了重要的以至非常重要的地位。”“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尽管如此,在此期间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仍然保存着。广大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知识青年和许多领导干部的共同斗争,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顽强奋斗,使中国的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仍然取得了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在国家动乱的情况下,人民解放军仍然英勇地保卫着祖国的安全。对外工作取得巨大突破,打开了新的局面。当然,这一切绝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相反,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文化大革命”为什么会发生“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他为什么要那样做?这是许多人觉得难以理解的问题。毛泽东一直把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渴望在中国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社会制度,并且鉴于苏联的教训,力求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但那时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并不清楚。“毛泽东和中央主要领导人很自然地按照战争年代经验来设计社会主义的蓝图。一九五八年,毛泽东提出了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构想。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融为一体,生活集体化,农村城市化,城市农村化,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毛泽东认为,这就是现时可以实行的社会制度。”“‘大跃进’失败后,他虽然纠正了一些具体措施中的错误,但对这种超越阶段的设想仍然没有放弃,真诚地坚持认为,自己设计的这一目标和手段是完全正确的,是可以实现的。”这种很大程度上带有空想色彩的社会主义构想本来是行不通的,但对此持有怀疑或不赞同的主张却被他视为阶级斗争的表现。这就使矛盾发展得更加尖锐了。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以后,毛泽东越来越担心:中国以后会背离社会主义道路,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就是他常说的“出修正主义”或“资本主义复辟”。他最忧虑几种现象:一是中央领导层中出现的重大分歧,特别是农村工作中“包产到户”的主张得到不少中央领导人支持,被他认为是离开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表现,引起他对这些领导人的严重不信任。二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出现的黑暗面,特别是干部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他在一九六○年初就讲过:“所有制问题基本解决以后,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问题,即全民所有的企业如何管理的问题,集体所有的企业如何管理的问题,这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在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也是一种生产关系。在这里,例如领导人员以普通劳动者态度出现,以平等态度待人,改进规章制度,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领导人员、工人和技术人员三结合,等等,有很多文章可做。”“这种关系是改变还是不改变,对于推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影响。”一九六五年一月,他读了在洛阳拖拉机厂蹲点的第八机械工业部部长陈正人给薄一波的信。陈正人在信中说:经过蹲点,“开始发现了厂里从不知道的许多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再让其继续发展,就一定会使一个社会主义的企业有蜕化为资本主义企业的危险。”“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一部分老干部在革命胜利有了政权以后,很容易脱离群众的监督,掌管了一个单位就往往利用自己的当权地位违反党的政策,以至发展到为所欲为。”薄一波在信旁批道:“这是个问题,所以成为问题,主要是由于我们多年来没有抓或很少抓阶级斗争的缘故。”毛泽东把这个问题看得很严重,在信上批示:“我也同意这种意见。官僚主义者阶级与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是两个尖锐对立的阶级。”“如果管理人员不到车间、小组搞‘三同’,拜老师,学一门至几门手艺,那就一辈子会同工人阶级处于尖锐的阶级斗争状态中,最后必然要被工人阶级把他们当作资产阶级打倒。”“四清”运动中被夸大地揭出的种种问题,使他认为干部蜕化变质的状况有着相当大的普遍性,更增强他那种紧迫感。三是他认为文化教育领域内,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东西仍占着优势。前引他对文艺工作批示中所说:“十五年来,基本上(不是一切人)不执行党的政策,做官当老爷,不去接近工农兵,不去反映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最近几年,竟然跌到修正主义的边缘”,便是一个例子。“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把斗争重点指向“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不是偶然的。显然,毛泽东这时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的估计已十分严重。而主持中央“一线”工作的领导人和许多大区、省一级的领导人对此却没有作出相应的反应。这使毛泽东非常不满。他对身边的护士长吴旭君说过:“我多次提出主要问题,他们接受不了,阻力很大。我的话他们可以不听,这不是为我个人,是为将来这个国家、这个党,将来改变不改变颜色、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我很担心,这个班交给谁我能放心。我现在还活着呢,他们就这样!要是按照他们的作法,我以及许多先烈们毕生付出的精力就付诸东流了。”“我没有私心,我想到中国的老百姓受苦受难,他们是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所以我依靠群众,不能让他们再走回头路。”“建立新中国死了多少人?有谁认真想过?我是想过这个问题的。”他逐渐形成这样的想法:中国会不会放弃社会主义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关键不在城乡基层,而是在上层,尤其是中央。如果在中国自上而下地出修正主义,它的危险比自下而上地出修正主义要大得多,改变颜色也快得多。只要把上面的问题解决了,下面的问题不难慢慢地收拾。他在一九六四年底讨论四清运动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借用“豺狼当道,安问狐狸”的成语说:“先搞豺狼,后搞狐狸,这就抓到了问题。你不从当权派着手不行。”
后记
在《转折年代一一中国的一九四七年》那本书的后记中,我曾经写道: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主要的理由已经在前言中作了说明,后记中想再说说个人方面的一些因素。在本书的后记中,也想这样做。我是在满七十五周岁的第二天开始动笔写这本书的。说“动笔”,确是写实,因为我不会用电脑写作,只能很笨地用笔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甚至连大段引文也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录。这样写了两年多。到了这个年龄,为什么还要这样自讨苦吃?从个人来说,大概有几个原因:第一,在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里,我生活了超过七十年。和同时代的中国人一样,经历过多多少少的痛苦和欢乐,也在不断地追求和思考,可以说见证过这段历史。这就产生一种冲动,想把自己亲历或知道的这段历史记下来。虽然我也清楚,每个人都有他的局限性,很难说自己的记述都是正确的。第二,命运使我成了一个史学工作者,从到大学历史系读书到现在已经六十一年。几次工作岗位和任务的变动,使我的研究范围恰恰是从晚清到改革开放这一百多年,有机会接触到比较多的这段时期的历史资料。过去做过的多是一个一个专题研究,到老年把它综合起来写成一本纲要性的书,条件是比较有利的。第三,动手时掂量过一下,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精力看来有可能写完这部书,何况还有过去写的一些东西可以利用。这样,便下了决心。
编辑推荐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套装上下册)》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