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沈卫红 页数:191
Tag标签:无
前言
一个民族的历史,就是从地域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就中华民族而言,她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历史,经历了一条十分独特的道路。中国侨乡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是这一独特道路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侨乡社会的形成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西方工业革命开创的世界历史在东方社会发展的一种独特的地方社会形态。由于广东和福建地处中西方交往的前沿,使得广东和福建最早拥有众多海外侨民并且最早发展成为具有近代意义的侨乡社会。换言之,侨乡社会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世界历史进程向东方社会拓展,在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形成的、以广东和福建两省为代表的、因海外华侨“反哺”家乡而生成的一种特殊的地方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形态,从两个方面彰显其独特性:对于中国而言,广东、福建侨乡社会是独特的。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处于中西文化交会点的侨乡社会以其“得风气之先”的优势,最早融入世界历史,勇担“开风气之先”的重任,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现代化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比如,侨乡的近代机器缫丝工业开启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先河,并由此带动了社会群体结构的变化,“士农工商”传统社会结构出现失衡和裂变。
内容概要
本书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出发,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置于世界历史的整体框架内,研究侨乡社会在世界历史中的现代化进程,同时,通过侨乡社会对世界历史形势所作出的回应和展现形式,探讨中国在未来现代化进程中应选择的方式。最后,在这个理论架构下,通过关注全球格局的现代性扩张和移民全球化趋势,探讨后发展国家应对挑战和重构自我主体性的差异与变化,建构全球化语境下非西方国家现代化之路。
作者简介
沈卫红,女,浙江杭州人,1968年5月出生。哲学博士,师从叶汝贤教授。1993年从中山大学哲学系毕业,分配到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工作至今。工作之余始终坚持学习,关注侨务理论、华侨文化和侨乡文化、侨乡发展模式等领域的研究,并发表有《邓小平的“独特机遇论”与侨乡社会的现代化模式》等多篇学术论文。
书籍目录
序言导言 侨乡社会在世界历史中的现代化进程第一章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提出 一 资本主义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 二 民族的地域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三 世界历史进程的二重性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非西方社会发展的基本思想 一 马克思关于俄国社会发展的“跨越论”思想 二 列宁“迂回过渡”思想对马克思“跨越论”的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思想第二章 世界历史与侨乡社会的形成 第一节 外部动力:世界历史与近代国际移民潮 一 苦力贸易:中国走进世界历史的代价 二 世界历史的“反动”:排华运动 第二节 内部动力:近代华侨政策和地方文化 一 从封闭到开放:中国近代华侨政策嬗变 二 地方文化对侨乡社会的型塑功能第三章 侨乡社会的早期现代化特征 第一节 侨乡社会结构的特点 一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二 社会群体结构的变化 第二节 侨乡商业社会的发展 一 商业资本与环南中国海经济圈的形成 二 侨资侨汇:型塑商业社会的外源性动力 第三节 岭南文化的侨乡品质 一 精英文化对岭南文化的建构 二 华侨文化对岭南文化的建构第四章 侨乡社会的现代化模式 第一节 西方语境下的中国发展模式 一 现代化理论的几个发展阶段 二 中国发展模式的西方语境 第二节 侨乡社会与独特机遇 一 独特机遇论与对外开放路径 二 广东特色与跨越式发展 第三节 传统与现代:侨乡社会形态演变 一 传统侨乡的现代转型 二 新兴侨乡的非本土化建构 三 走向聚合:侨乡发展模式之变 第四节 侨力:作为生产力的现代化动力 一 环球华商社会结构的特点 二 侨动力:型塑侨乡发展模式的第二力量 第五节 华侨文化:中国“软实力” 一 华侨文化的特质和当代价值 二 华侨华人: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黏合剂第五章 移民全球化与侨乡社会现代化的新发展 第一节 关于全球化的争论 第二节 全球与地方的矛盾:移民的全球化境遇 一 西方国家的政策拉力与移民流 二 移民的全球化困境与移民威胁论的兴起 第三节 侨乡社会现代化的新发展 一 海外移民与侨务战略 二 移民与发展:侨乡社会的全球化策略结语 侨乡模式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验证和发展 超越与不可超越:现代化的普世性和特殊性 侨乡模式:既非“西方化”,也非“东方化”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相互交往、不同文明整合交融的历史。从1492年哥伦布完成了世界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类连接”,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哥伦布大交换”之后,人类历史就走进了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世界历史时代。由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德国地理学家马丁·贝海姆(MartinBehaim)发明地球仪,迪亚士和达伽马等葡萄牙人开辟了抵达亚洲的海上航线,麦哲伦率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实现了汤因比所说的从草原到海洋的“革命性变革”,从而宣告了东西两半球互相隔绝的人类历史的终结。地理大发现开创了世界交往,使人类交往的主渠道由陆路转向海路,这就为扩大交往、最终形成世界的普遍联系和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从那时起,全球性的资本扩张已经成为可能,随之而来的是探险淘金与贸易的热潮,西方列强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扩张活动不仅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也打通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交往的通道。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开始了全球性的交流,世界各民族的地域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由此,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既是世界历史的时代,又是资本主义的时代。第一节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提出“世界历史”概念是黑格尔提出的,黑格尔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内在规律性,世界历史是通过民族精神的阶段更替来发展的,冲破狭隘的民族和地域范围,由民族历史汇成世界历史是历史演进的规律之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吸取了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世界性交往的扩大,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各国各民族的孤立状态日渐消亡,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从而使封闭的民族、区域历史不断向世界历史转变。“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并分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书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提出以后的一百多年间,由于种种原因而长期被忽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以及东西方文明的交往,特别是非西方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对本民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反思与探索,使得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和研究,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全球化时代的一个新的理论热点。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阐述主要有以下几个理论要点,这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资本主义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分工和交往的发展。生产力是最根本的动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必然扩大,从而人们之间的交换和交往也必然发展起来。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里,世界历史是指18世纪中后期西欧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所开创的人类历史。正是在大工业的前提下,以机器大工业为主要特征的工业革命及其所造成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才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交往,使各国、各民族间相互依赖、相互联系,从而使人类历史从孤立的、民族的、狭隘的地域性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革。这次革命以科技革新为动力、以社会化大生产为特点,以大工业为基础,进一步加速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因此,世界历史的出现,一开始就牢牢地立足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并且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而前进。大工业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大工业的特点就是“采用机器生产以及实行最广泛的分工”,这种“最广泛的分工”冲破了封建经济生产方式,消除了交往的障碍,分工从国内扩展到国外而形成国际分工,从而造成世界性的普遍交往,把最遥远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连在一起,迅速建立起世界市场。而且,“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世界市场,控制了商业,把所有的资本都变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货币制度得到发展)、资本集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正是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马克思把大工业视作中世纪以来私有制发展第三期的标志,强调大工业把所有资本都变为工业资本,最终形成和稳固了世界市场。而在前资本主义时代,由于生产力发展程度不高,交通不发达,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还不足以打破限制各民族普遍交往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只能局限于较狭小的范围内,缺乏形成世界历史的客观物质条件。因此,只有资本主义的大工业,才能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从而创造出世界性交往的各种手段,如商业、航海业、铁路等等,由此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最终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二民族的地域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马克思把生产力和普遍交往的发展作为世界历史形成的两个前提。资本主义大工业通过普遍竞争使每个国家和民族都纳入世界之网,使每个民族的“特殊性”逐渐趋于消失,从而走向新的交往格局。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形象地描述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扩张,整个世界日益形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的生动画面:“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由于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直接扩大了世界交往,建立了世界市场,促进了商业革命。从此,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交往的主渠道由陆路转向海路,为扩大交往最终形成世界性普遍交往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开通后,交往扩大了,资本主义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进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问的相互关系,并且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者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由于现代交通和交往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世界市场,使民族历史迅速走向世界历史。交往的革命,既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中介,又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决定性环节。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一系列地理新发现,世界市场的开拓,都是受人类发展商品经济、扩大同东方贸易往来的交往心理驱使,也是这种交往活动的结果。人类之所以能够打破原有的区域性、小空间的交往,从民族交往走向世界交往,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早期形式——资本原始积累使得小生产者同他们的生产资料相分离,从而获得了个人交往的自主权和能动性,变封闭社会内部以宗法关系为枢纽的交往形式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历史活动的经济交往活动,个体自主的交往带动了社会演化创新的交往,在这种交往活动中,原来的小生产者变成雇佣工人,生产资料占有者变成资本家,地租变成了工业资本、商业资本。而这些资本又通过充满着征服、压迫、劫掠和屠杀等暴力剥夺的交往形式,创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世界市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问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在马克思看来,通过普遍交往,地域性的个人越来越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所代替。在描述世界历史的未来图景时,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扩大,古老的民族工业每天都在遭遇新的现代工业的排挤,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与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相关的问题。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加工的,也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殖民地的原料;大工业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因此,在世界历史条件下,旧的、靠本国生产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日益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生产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随着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各民族之间的分工的发展,各民族闭关自守的原始状态日趋消亡,使每个文明国家、民族以及个人的活动都需要依赖于整个世界。“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后记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真的不容易。完成一篇有点意义的博士学位论文,更加不容易。所谓“有点意义”,我的理解是:有点开创性、有点理论和实践价值。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向是“唯物史观与现时代”,我坚信理论研究只有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生命力。所以,从选题的那一刻起,我就下决心一定要利用自己所长尝试一次“有点意义”的研究,把侨乡广东的独特价值融入我的研究方向中,还原广东现代化模式的中国意义和世界意义。列宁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始终坚持这一信念。2004年的一天,我与恩师叶汝贤教授谈起我的研究理念和困惑。恩师非常支持我的执著,鼓励我要立足现实做研究,把理论研究与生动的现实结合起来。他拿了几份收藏的《参考消息》让我看,上面都有西方学者和媒体对美国人库珀·雷默提出的“北京共识”的评论。恩师告诉我,现在西方社会很关注中国发展模式,建议我可以结合侨乡发展做一个探讨性研究。
编辑推荐
《侨乡模式与中国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文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