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刘东勋 页数:208 字数:158000
前言
河南大学经济学科自1927年诞生以来,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了。一代一代的经济学人在此耕耘、收获。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罗章龙、著名经济学家关梦觉等都在此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新中国成立前夕,曾留学日本的著名老一辈《资本论》研究专家周守正教授从香港辗转来到河南大学,成为新中国河南大学经济学科发展的奠基人。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培养制度以后,周先生率先在政治经济学专业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河南大学于1981年首批获得该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1979年,我校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专门的《资本论》研究室。1985年以后,又组建了我校历史上的第一个经济研究所,相继恢复和组建了财经系、经济系、贸易系和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经济学院。目前,学院已发展成为拥有经济学类全部4个本科专业、18个硕士专业、3个博士专业、1个博士后流动站、两个省级重点学科点、2000多名师生规模的教学研究机构。近30年中,培养了大批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并且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培训了大批专门人才。
内容概要
本书强调转型与发展经济体中产业集群的产生,源于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人们在参与外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对于本地比较优势的市场发现过程,这是人们慢慢学会利用市场价格信号进行决策的过程,他们发现本地的劳动力、农副产品、自然资源等经济资源的相对价格差,能够帮助他们获取高额赢利,于是取得了成功。这种成功会对周围形成带动效应,于是就有了由群众性的学习模仿所形成的推广普及。这就是本书所解释的转型发展中经济体中产业集群的产生机制。 本书认为转型发展经济体中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实际上就是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机制。这是因为,产业集群的知识共享机制和市场经济的信息利用机制实际上是同一种机制。
作者简介
刘东勋(1968~),男,河南鄢陵人,2002年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7年获得南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博士后证书。现任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转型期的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在《经济地理》、《经济学动态》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并多次
书籍目录
第1章 引论 1.1 产业集群 1.2 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园区——选题的意义 1.3 主要内容、研究路线和结构安排 第2章 竞争优势是动态比较优势与管理优势的结合 2.1 比较优势是区域资源的价格一成本优势 2.2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与产业集群理论 第3章 从企业动态能力到产业集群动态能力——本书的分析框架 3.1 企业能力论 3.2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 3.3 产业集群的动态能力 第4章 区域性产业文化的根植性——产业集群动态能力的文化基础 4.1 产业技术的社会性代际传承——产业文化根植性内涵之一 4.2 信息和知识的地方社会性交流——产业文化根植性内涵之二 4.3 基于信任的区域性组织间关系——产业文化根植性内涵之三第5章 产业集群产生与起源的动力机制——“发现的”产业集群 5.1 比较优势发挥的前提——开放和市场化 5.2 发现、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和家族式企业 5.3 新企业设立的制度环境 5.4 风险性融资环境第6章 产业集群发展与演进中动态能力的培育 6.1 区域弹性生产与协作体系的形成 6.2 区域性学习与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培育第7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集群 7.1 价值曲线的时代变化:从倒U曲线到U型曲线 7.2 全球化时代沿着产业价值链的新型国际分工格局和趋势 7.3 全球化时代的地方化——FDI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第2章 竞争优势是动态比较优势与管理优势的结合2.1 比较优势是区域资源的价格一成本优势 产业集群的动态能力或地区竞争力,根源于地区资源的比较优势。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是一个如何最有效率地利用本地资源、积极参与外部区域分工和交换的问题。这里所指的资源主要不是自然资源,而是拥有因分工产生的专业化知识的劳动力资源。人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一谈到资源优势,一般首先想到的是自然资源,但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过度看重自然资源的利用往往会由于技术水平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性开采、环境污染、不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等问题。比较优势理论非常重视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资源的最优利用问题,但与新古典经济学教科书上的价格理论不同的是,价格理论关注的是内部资源在不同用途上的配置问题,而比较优势理论关注的是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分工和贸易中,本地原最优利用问题。因而,比较优势理论常被用来解释生产的地域分工问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