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石英,江波,杨尚勤,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编 页数:410
前言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自1998年起开始编撰每年一度的“陕西蓝皮书”,分为“经济卷”和“社会卷”两本,2008年以前一直在陕西省内出版发行。2009年起,“陕西蓝皮书”交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内容上也有了较大的变动,扩展为独立的三本:《陕西经济发展报告》、《陕西社会发展报告》和《陕西文化发展报告》。呈现在您面前的,就是“改版”后的“陕西蓝皮书”。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断地延伸、蔓延,已严重影响我国,波及陕西,为2009年陕西经济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陕西经济发展报告(2009)》就这场经济危机对陕西的影响作出了分析和判断。《陕西经济发展报告(2009)》从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人手,围绕建设西部强省、实施关中率先、陕北跨越、产业发展、关中主体功能区建设、推进农村改革等方面,分别从点、线、面三个层次展开深入研究。作为地方性的经济蓝皮书,除对经济形势进行分析预测外,还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对策和建议上,注重创新性和实用性、操作性,力求使提出的观点、对策和建议能够为政府决策服务,对陕西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在社会发展领域,2008年是大事迭出、牵动中国人民感情的一年。在《陕西社会发展报告(2009)》中,北京奥运会、金融危机、互联网络、灾害风险等都有所反映。我们或许可以通过这些国内外重大事件在陕西的投影,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和精神。《陕西社会发展报告(2009)》还特别跟踪关注了陕西省委、省政府2008年度重点实施的“民生八大工程”,希望在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政策背景下,陕西的做法可以产生普遍的借鉴意义。需要指出的是,“民意调查”是陕西社会蓝皮书长期形成的特色之一,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观指标”与客观统计数据互为补充,对于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内容概要
《陕西社会发展报告》以2008-2009年陕西省社会发展为评估对象,以省委、省政府以及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为研究重点,以现状分析、发展预测和对策建议为特征。在今年的蓝皮书中将会看到六个专题。“年度总报告”较全面地介绍,分析了陕西社会发展的整体状况。“社会热点”将影响全国,甚至世界的大事件聚焦于陕西进行分析。“民意调查”是《陕西社会发展报告》的特色栏目,主要反映社会舆情的特征与趋势。“专题报告”的主题为“三农问题”和“城乡社区”。“综合研究”围绕陕西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领域进行了系统分析。“陕西社会发展关键词”提供了理解陕西社会发展背景、关注点和影响的线索。
作者简介
杨尚勤,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教授,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专业社会主义文化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前沿理论、文化管理与文化产业、网络文化、企业文化。主编及主著书籍9部。 石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社会学。著有《陕西人口与人力资源开发》、《西安城市社会问题研究》、《贫困对教育的呼唤》、《贫困对健康的呼唤》、《新人才观与陕西人才强省战略研究》等著作。 江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发展、社会性别、参与式研究方法。出版专著:《社会学的新视野》、《走向社会关怀:兰州市民主观社会指标调查》、《社区的历程:社会性别与发展的本土经验》、《农村社会工作:实践与反思》等。
书籍目录
前言总报告2008-2009年陕西社会形势分析与展望年度热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陕西社会发展的影响金融危机对陕西经济社会的影响与对策熊宁精神:志愿者服务与陕西社会发展网络互动:公众与政府沟通的快速通道陕西灾害形势分析与对策民意调查陕西社会舆情调查分析报告陕西公众社会信心调查报告陕西公众对社会焦点、热点事件的认知调查报告陕西公众食品安全感调研报告“三农”问题陕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评估及对策陕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陕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陕西农村基层人力资源现状研究报告陕西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陕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西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趋势与对策城乡社区陕西改革开放三十年城市化进程回顾与展望陕西城乡居民居住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陕西城市社区建设状况及发展对策陕西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和对策综合研究陕西“民生八大工程”实施状况及对策建议陕西社会保障发展回顾与建议陕西农村合作医疗三十年回顾与展望陕西老年人口状况分析陕西省食品安全形势分析报告陕西民办高教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陕西大学毕业生就业热点思考及对策陕西社会治安形势状况、预测与对策陕西公证事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附录陕西省社会发展关键词
章节摘录
总报告 2008-2009年陕西社会形势分析与展望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2008年,陕西把扩大公共服务、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启动实施"民生八大工程",高度重视农村社会问题。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陕西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陕西这三十年进行了回顾,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2008年也是一个大事件频仍发生的一年,围绕民生、农村、地震、奥运、社会安全、经济等相关大事件,迫使全社会各个阶层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行动起来,这种反思和行动,将对陕西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2008年陕西社会经济发展基本状况 (一)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较快 2008年,全省经济发展呈现增长速度较快、质量效益较好、增长动力趋强、物价涨幅回落的基本状况。全年生产总值预计可完成6600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15.5%,显著高于年初预计12%的增长目标。 根据省统计局的报告,2008年前三季度,生产总值为4603.21亿元,同比增长16.1%,比2007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位,比2007年同期和全年的排名提升10个位次;同时,财政收入高速增长。财政总收入完成851.23亿元,增长27.7%;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851元和9621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0。7%和18.7%;居民消费价格的涨幅回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和2008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长均高于城镇居民收入水乎,说明陕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有缩小的趋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增长7.5%。 (二)"民生八大工程"顺利实施。陕西民生现状进一步改善 "民生八大工程"以项目为平台,推动具体民生工程的落实,这是陕西省的一大创举,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参与。2008年,是陕西实施"民生八大工程"的第一年,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普遍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编制项目和资金计划,整合各种资金渠道,总投资超过330亿元。到11月中旬,全省实际到位资金291.77亿元,已有72%的项目开工建设,46.2%的开工项目已基本建成。"民生八大工程"的顺利实施,特别是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有的项目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为实现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和谐陕奠定了基础。 "民生八大工程"主要包括基础设施项目、补助项目、培训项目以及制度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2008年全面启动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与示范专业和精品专业建设,为建立全面覆盖全省城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网络奠了物质基础;基本建成10个人力资源一类市场,将加快陕西人力资源市场的网络互联;通过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房屋建设和设施的装备,以及县级中医院、食品药品技术监督系统基础设施、计生服务站等项目的建设,农村三级卫生网建设基本完成;县级、乡镇敬老院及部分敬老院改造等农村五保供养机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为农村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提供了完善的设施;全省完成建设或收购廉租住房67万平方米、13680套;建成的各类饮水工程解决了16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超额完成农村沼气工程年度投资计划,"一池三改"率达到85%,全面实施农村公路建设、村庄道路建设、县城供水工程建设项目,并最先在国内规划建设农村供水水质监测中心;8000个行政村完成了信息服务站选定地址和信息员培训,信息服务站终端设备配发到位,全部开工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项目,为农村、城市社区全民健身的器材配送基本完成;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全年规划建设的街道、县级社区服务中心以及城市社区服务站项目部分已经完成,农村社区工程试点顺利实施。这些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力地促进了陕西在职业教育、就业、医疗卫生、住房、饮水、信息服务、农村文体活动、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硬件建设,为陕西民生的进一步改善提供了物质基础。 补助项目主要是落实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为学生免费提供的教科书和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提供生活费补助。农村妇女住院分娩项目补助和计划生育类补助项目中9项已基本完成,正在实施的提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项目,将进一步调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 在培训项目中,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项目进展良好,短期职业技能培训10.25万人次,这些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全省初、高中未升学的毕业生人人有学上、就业有技能目标的实现。 、 在制度建设和管理方面,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全面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进一步完善政策内容,使职业培训及介绍、鼓励创业和就业援助等政策逐步长期化、普惠化,使政策重点逐步由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转向统筹城乡各类群体就业。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进一步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规范各类职业介绍中介行为。各级政府将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纳入市县政府目标责任管理,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扩大到全省11个市区,把中小学生、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全部纳人覆盖范围,住房公积金管理步规范,使用效率提高,《陕西省城乡供水用水条例》颁布实施,城乡供水有了地方法规保障,这意味着城乡居民在用水上获得同等待遇。 截至2008年9月末,全省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1.72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3%,预计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左右,低于年度控制目标,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社会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基础医疗保障参保居民达210万人,完成计划任务的80.1%,新纳入城镇低保的人数和城镇低保总人数分别达到82.9万人和206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2%。解决了3。7万户中低收人家庭住房困难。城乡居民看病难、住房难的问题得到缓解。 (三)省委高度关注农村问题,8.9万名干部下乡宣讲政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农村改革的又一个指导性文件。为使广大农村对全会精神做到"家喻户晓",陕西省委决定,从省、市、县、乡四级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8.9万名干部,从10月20日开始,陆续下到基层农村,集中一周时间驻村宣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这些干部与群众同吃住、同劳动,利用直接面对群众的机会,了解农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村民一起共同探讨农村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和解决的方案。 驻村干部积极创新,灵活采取板报宣传、广播宣讲、村民大会宣讲和上门人户走访党员群众等多种形式尽可能多地接触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宣讲全会精神,将党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关心和战略部署传达到农民中间,并根据村民反映,针对党员、群众关心的问题及时充实宣讲内容。很多部门还把这次宣讲活动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收集和征询、了解农民群众对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诉求和意见建议,并围绕如何建设现代农业、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如何尽快富裕农民等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宣讲活动使得干部与村民形成良性互动,一方面,驻村宣讲的形式及方法让老百姓感到既熟悉又新鲜、亲切,在群众中树立了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也使得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农村经济社会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以及农民的实际需求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对农村有了更直接的认识,通过与村民的互动,进一步促进形成了对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建议;另一方面,使村民对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深刻感受到了中央及省里扶农支农的优惠政策,使农民对农村未来的发展、收入提高有一个良好的期待,激发了他们建设新农村的热情。 (四)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活动在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广泛开展 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陕西省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和学术界与各种社会团体通过征文、展览等形式"多层面回顾总结三十年发展历程"、"多角度认识把握三十年意义作用"、"多范围举行开展三十年纪念活动",梳理陕西改革开放的历史脉络,关注改革开放30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探寻改革开放的精神,理性思考改革开放给整个社会和人民带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是陕西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时期,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日趋升级、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的时期,是民生问题引起政府高度重视、有效解决的时期。30年来,陕西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陕西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经济总量从不足100亿元到突破5000亿元,实现了三次大跨越,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人均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速不断加快,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是1978年的50倍,1978-2007年财政收入翻了5.5番,年均增长14%。计划生育政策得以有效实施,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0.32%0降低到4.04%0,城乡居民收入以两位数的年均递增速度增长,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的恩格尔系数大幅度下降,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城乡居民享受到了更多的社会保障和救助,民生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解决。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