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蔡P 主编 页数:1150
前言
根据课题组的预测,如果粗略地把劳动年龄人口看作劳动力供给的话,其净增量不能满足非农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情形,将会发生在2004~2009年间的某一年。接下来,2013年前后,曾经为改革开放期间中国人均GDP高速增长做出1/4以上贡献的人口抚养比,将停止其长期的下降而转为提高。大约与此同时,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降为零。这种人口结构变化的大趋势,必然在近些年的劳动力市场上,以我们以往从未见识过的方式表现出来。把这些变化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相结合,就形成了所谓“刘易斯转折点”。对于这个著名的转折点,刘易斯本人没有亲身见到过,当一些国家和地区经历这个转折时,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已经抛弃了二元经济理论分析范例。因此,如何应对中国正在迎来的“刘易斯转折点”,是中国经济学家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和政策挑战。我们面对的课题和挑战是两方面的。第一,如何从经济增长方式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出发,准确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做出判断,识别这个转折点的到来及其中国特色。第二,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揭示这个转折所具有的理论含义和政策含义,并给出中国经济学家的回答。
内容概要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领导干部需要具备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妥善处理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各种复杂和不确定因素的能力:具备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全面推进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能力,具备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能力。 《领导干部决策大参考》针对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着眼于当今世界知识发展前沿,研究时代特征,把中国的发展纳入国际视野进行考察,并注重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实践和经验,紧扣治国理政面临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针对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科技、管理、战略、历史、国际关系、社会、军事、党建等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由国内各领域最权威的专家进行专题讲解,密切结合执政兴国、谋求发展的实际需要,对研究和解决重大问题、推动实际工作、探索客观规律,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各级领导干部开阔视野、增强素质,提高领导水平和行政能力,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
蔡昉,男,1956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198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硕士;1989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11992在美国科罗拉多经济学院学习。1985年以来,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并任研究室主任,1983年被评为研究员后,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副所长并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人口学系主任,1998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并任《中国人口科学》杂志主编。兼任《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杂志编委。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西部开放促进会理事、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员、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被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表彰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表彰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做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0年被《中国青年》杂志社等单位评选为“可能影响21世纪的100名青年科学家”;8部委授予“留学归国人员杰出贡献奖”。曾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客座研究员、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联合聘为评估中国贫困问题的顾问;联合国计划开发署聘为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中方顾问,世界银行顾问。主持多项课题,资助来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特基金会、世界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各国家部委等。目前主持国务院直接领导的“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5项子课题。 研究领域:农业经济、劳动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人口问题。合作著作《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8种文字出版)、《中国正在进行的农业经济改革》(中国和美国出版)、《中国经济》(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出版)、《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中文),独著《中国流动人口问题》(中文),2000年以来每年主编《中国人口与就业问题绿皮书》系列。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美国经济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百篇。 2003年3月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会上讲解《世界就业趋势与我国就业政策研究》。
书籍目录
上册 前言 上篇 专题报告一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2006年就业情况和企业2007年春季用工需求调查分析 一 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 二 2006年企业春季招工情况及就业稳定性 三 2007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预期和企业春季用工需求 四 分析判断与趋势展望 专题报告二 农民工工资收入问题分析 一 2003~2006年的农民工工资变化情况 二 农民工工资增长的主要原因 三 农民工工资收入增长的趋势及对策建议 下篇 第一章 就业形势逐步好转 第二章 劳动力短缺继续并扩大 第三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人口学分析 第四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微观调查 第五章 农民工工资拖欠状况改善 第六章 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 第七章 开拓劳动力供给的制度潜力 第八章 就业和再就业环境的改善 第九章 善待劳动者的转折点高文书 第十章 靠教育深化保持增长源泉 第十一章 工业化必须突破传统模式 第十二章 如何保持中国经济竞争力中册 前言 上篇 专题报告一 2005年全国人口形势分析报告 专题报告二 中国近年来的就业状况及未来趋势 专题报告三 当前农民外出务工的数量、结构及特点盛来运 下篇 第一章 新时期的中国人口态势 第二章 人口预测及其分析王广州 第三章 生育率、劳动力市场与经济增长 第四章 出生性别比失调的社会影响 第五章 “未富先老”与劳动力短缺 第六章 “未富先老”与养老保障 第七章 人口红利的获得与丧失 第八章 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第十章 不同生育政策下人口现状的探索 第十一章 论二孩晚育政策软着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下册 前言 上篇 专题报告一 中国人口转变与政策分析 专题报告二 2004~2005年的就业形势与政策 下篇 第一章 资源型城市的形成与历史沿革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表现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就业状况 第四章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特征与就业 第五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贫困与社会保障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的非正规就业 第七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转型与解决就业的障碍 第八章 政府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出台的政策及评价 第九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章节摘录
(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有以下几点动因:国有企业改革带来大批的下岗和失业人员,他们以及他们赡养的人口,很容易陷入贫困;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造成很多老年人减发和不发退休金,相当多离退休人员的生活陷入困境而成为贫困阶层;城市贫困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存在很多缺陷,主要包括救济范围极其有限、救济标准难以为生、救济经费严重不足等。按照国际经验,对付因社会经济结构调整而导致的较大规模的贫困问题,最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救助。1993年,上海市首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此后,这一制度经历了推广、普及和提高阶段,已经在城市比较完善地建立起来。1999年,国务院发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下简称《条例)》,在全国普遍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于当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规定:“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受。”“对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这一《条例》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成为一项正式的法规制度。
编辑推荐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套装共3册)》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领导干部决策大参考·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上中下册) PDF格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