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观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张艳涛、 詹石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09出版)  作者:张艳涛  页数:312  

前言

《马克思哲学观》是张艳涛博士在其博士学位论文《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基础上修改成书的。张艳涛博士是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韩庆祥教授的高足,在校学习期间就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去年夏季毕业,他凭借自己德才兼备的优势通过公开竞争赢得到厦门大学哲学系任教的机会。在手续上需要有教授推荐,他找到了我。我很乐意向厦大哲学系推荐这样的高才生,以便为我的同行们增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生力量。今年4月,我应邀到厦门大学讲学,校方派他做具体的接待工作,很是热情周到。在厦大的三天,我感受到,他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就得到厦大哲学系的领导、老师和学生们的肯定、好评。我为他的良好开端而高兴,感到他有很大的潜力,是一个很好的苗子。6月16日,他打电话告诉我,他的《马克思哲学观》入选由詹石窗教授主编的“哲学新视界系列丛书”。他已把书稿通过电子信箱发送给我,希望我为他的书作序。我说:“你请你导师韩老师作序就可以了。”他说,他“已请韩老师作序,也希望许老师作一序,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我虽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盛情难却,便愉快地答应了。我的序可分两个方面,一是对书稿的读后感,一是趁此机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发表我的一点看法。当代中国和世界正处于深刻的大变动之中。社会的大变动,必然要在哲学上得到反映,必然要求哲学进行革命变革。近30年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危机。如何适应时代的变革,回应挑战,走出危机,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建构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这是我国马克思主义者肩负的时代使命。通读书稿,我强烈地感受到,张艳涛博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抱有坚定的信念和真挚的情感,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指出:马克思主义代表了人类的利益,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那些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社会主义已经被‘打倒’的人是短视的,他们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所蕴含的重大的人类利益,没有透视出社会主义诉求中牢固的理性基础与人性意蕴。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要进一步追寻的道路。”他以满腔的热忱阐述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并沿着这条道路努力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我以为,在对马克思主义发生信仰危机的今天,在一部分人冷漠甚至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作为一个青年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这样坚定的理论信念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是十分可贵的,令人欣慰。在我们的社会,真正信马克思主义的人有,但不是很多,还是少数。不少人在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讲马克思主义哲学,但他们并不真正相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校学习只是把它作为取得学分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工作岗位只是把它作为谋生以至获取功名利禄的手段。甚至有这样的情况,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研究生不信马克思主义,甚至批判起马克思主义。张艳涛博士则不同,我从书中感受到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和热爱,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自觉。我想,他的这种坚定信念、理论自觉和真挚情感将会感染更多读者。这是本书首先值得称道的。哲学观是对哲学是什么、哲学的性质、哲学的基本内容、哲学的功能、如何研究哲学等哲学元问题的回答。哲学观的提出和阐述是哲学自觉的表现。近几年,哲学观(或元哲学)及马克思哲学观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哲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时有论文和著作发表。一个哲学家,不管其是否自觉地阐述过自己的哲学观,都会对上述的某些问题以不同方式做出自己的回答,或将其间接地隐含在自己的哲学思想中。一个哲学家的哲学思想是他哲学观的显现,有什么样的哲学观就有什么样的哲学。反过来也可说,一个哲学家哲学思想的背后一定有某种哲学观在支配着,从其哲学思想中可追寻他的哲学观。张艳涛从阐释马克思的哲学观入手,探究马克思的哲学道路,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经验,进而提出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构想,其思路清晰、正确。他在广泛吸取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马克思在哲学的视域、主题、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功能、范式等方面发生的根本性的转变做了综合创新性的阐述。他认为:“马克思哲学的基本价值凸显出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交会处的人文关怀,其中包括: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批判原则与超越原则的统一;动力目标与和谐目标的统一;理性反思与理念前导的统一。”全书凸显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他在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主要经验教训时指出:“从事社会主义实践的国家,人们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曾长期忽视其关于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偏离马克思哲学基本价值的倾向。”这种偏离,“其结果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巨大损失,给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带来巨大灾难,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陷入困境”。我认为,这些论述是深刻的。解放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是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终身追求、奋斗的理想。从研究方法而言,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不是人,而是现实的生产劳动、经济关系,但就研究目的而言,它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确实是人,是人的解放、人的自由。所以简单否定或肯定“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的命题都欠妥,要看其在什么意义上讲。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者比较注重世界观、方法论,而忽视价值观,忽视人的解放。近几年来,我在一些文章里和在一些大学讲学时曾多次指出:囿于西方哲学的传统,我们通常只讲哲学爱智慧,是智慧之学,其实哲学不仅爱智慧,而且也爱自由,哲学不仅是智慧之学,也是价值之学、自由之学;马克思恩格斯在进行哲学革命、创立新的唯物主义时,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而且还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的自由传统和自由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由之学,马克思恩格斯终身为人类解放、人的自由而奋斗;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价值观的统一。在当代,哲学家们对哲学观依然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莫衷一是,但从人类日益强烈地追求真、善、美和自由看,哲学发展的总趋向是世界观、认识论、价值观、审美观诸方面的统一,至于具体到哲学家,则因每人的个性、情趣、爱好、知识构成、人生经历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马克思哲学观》一书彰显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和自由、人权、民主思想,这在今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这是本书值得推荐的第二亮点。本书值得推荐的第三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实践、生活密切相结合的阐述及发展哲学道路的指向。马克思是学识渊博的学者,是哲学家、经济学家、思想家,然而他首先是革命家,他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自然离不开对前人和同时代人成果的吸取和改造,但更主要的是基于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和概括。马克思在哲学上革命的实质是科学实践观的建立,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揭示了人的发展之谜,给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以一个科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价值观。张艳涛指出:“马克思哲学的主旨在于关注时代、关注实践、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并保持对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及其趋向的敏感和热忱,时刻倾听实践的呼声和人民的诉求。”“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哲学与现实的‘结合部’。正是以实践为中介,马克思才开辟出实践的哲学道路。”可以认为,这也是《马克思哲学观》一书的主旨。这一主旨,犹如在一部宏大的交响曲的不同乐章里多次出现的主旋律,给读者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张艳涛在不同地方多次指出,那些冷落生活、疏远人甚至敌视人的哲学,人对其也必将敬而远之。哲学危机在一定意义上正根源于哲学与生活的严重脱离。他强调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哲学研究必须密切结合当代中国和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要把重大现实问题提升到哲学高度上思考。他对当前我国哲学研究中存在的远离生活、脱离实践的错误倾向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活力不足,存在着哲学研究抽象化、学院化和贵族化的倾向。一些哲学家热衷于回到马克思的文本中,热衷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而在关注与研究时代、实践和中国现实问题上,其声音却似乎显得微弱,甚至有些哲学研究有远离马克思所开辟的哲学要关注现实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之道路的倾向。这样的哲学在某种意义上被时代、实践和现实“边缘化”是必然的。作者作为一个青年学者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关注时代,关注生活,关注人民,把自己的哲学研究同人民的命运、国家的兴衰紧紧联系起来,这是十分可贵的。这确实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道路。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的活的灵魂,这是本书多次提到的马克思的名言。如何把握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的活的灵魂?我认为,为发展哲学,哲学家当然需要认真读书,对前人的成果加以吸取和升华。不读书,没有渊博的知识,不可能成为哲学家。哲学家要进行“思想之思”,这是由哲学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知识的贫乏,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普遍存在的一大缺点。扩大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是哲学家提高自身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哲学家不能仅仅停留在扩大知识面上,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之思”上,还必须参与变革现实的斗争,进到对现实、生活、实践之思,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并“思之思之重又思之”。“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的创新发展,仅仅从书本上是得不到的,仅仅靠逻辑推演是推演不出的。逻辑推演推不出“时代精神”、“文明灵魂”和哲学上的重大创新。“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上的重大创新,是哲学家从对时代重大问题、对现实和历史的经验教训、对实践和人民的呼声、对自己亲历经验的长期反复思考中体悟(直觉)出来的。这同样也是由哲学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中外历史上注重体悟(直觉)的哲学家猜测到了哲学的这一特质,同时他们往往又把它神秘化了,没有认识到体悟(直觉)是在实践基础上“思之思之重又思之”发生的飞跃,没有认识到体悟(直觉)本身虽不借助于语言、概念、推理,但它仍离不开逻辑思维。中外历史上绝大多数哲学家则偏重逻辑思维,否认或轻视体悟(直觉)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在今天,体悟(直觉)这种创新思维形式得到愈来愈多的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心理学家们的确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要在实践基础上,善于从对时代课题、现实和历史的经验的反复思考中体悟出时代精神、民族灵魂,提炼新的思想、观念、概念和命题,以不断推进哲学的发展。这是对本书的一点补充,不知妥否,供同行和读者思考。本书充分体现了张艳涛博士的强烈的创新意识、刻苦的钻研精神、虚心的学习态度、朴实流畅的语言文风。对于本书的创新之处和特点,他的导师韩庆祥教授在他写的序里定会有中肯精到的评论,因为知学生者,莫若其导师也。故本序从略。我想借为《马克思哲学观》一书做序的机会,与张艳涛博士及学界诸多同仁们探讨一个如何历史地看待马克思哲学的问题。马克思是人类哲学史上进行伟大哲学变革的哲学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创立者,有着深刻的丰富的哲学思想。在1848年革命前,马克思的主要精力是研究哲学,进行哲学革命,为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事业制定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以便为自己进一步研究经济学和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提供科学的认识工具。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的主要精力转向研究政治经济学,写作《资本论》,直至去世。从科学研究讲,方法是灵魂,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的结果。马克思十分重视政治经济方法论(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和阐释。这一点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的序跋和同恩格斯的有关通信中看得十分清楚。他在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中时常回到哲学研究,但他研究哲学的目的主要是为研究经济学磨制工具,而不是要著述、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因此,马克思没有著述系统阐释自己哲学思想的专著,他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经济学著作及其他著作中。也许正是这一点,考茨基认为,“马克思没有宣布任何哲学,而是宣布了所有哲学的终结”。马克思主义不是任何哲学,而“是一种实验科学,即一种特殊的社会观”。考茨基和西方某些资产阶级哲学家否认马克思有哲学思想、是哲学家,这显然是错误的。张艳涛在书中批评了这一错误,十分必要。但我们也应承认,马克思确实没有如同对政治经济学那样对哲学构建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他对哲学问题的论述虽很深刻、独到,但却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许多哲学问题没有论及。这一点为我们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观和马克思哲学思想带来困难,同时也给后继者留下更大的自由空间、更多的争论。实事求是地承认马克思没有对哲学进行系统的、全面的专门著述,这一点也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对待马克思哲学思想。现今一些“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读解马克思”的论著似乎很少讲这一点。由于马克思没有给我们留下系统的、全面的阐述哲学的著作,研究者对马克思在哲学的体系与方法的看法上有分歧。有一种观点主张,马克思重视方法,不重体系,强调马克思哲学方法论意义。张艳涛接受这一观点并进而认为:“扬弃体系,重视方法,是马克思哲学的一大特色。”“他(马克思)清醒地认识到关于人之解放的哲学不应成为普遍的知识体系。”我认为,就一般科学而言,内容决定体系,体系是在学科发展过程中逐步完成的,方法比体系更重要。在哲学上,马克思确实更重视方法。如前所述,他研究哲学不是为了构建体系,而是为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磨制工具。但若进而认为马克思不重视体系,扬弃了体系,认为哲学不需要逻辑体系,那就值得商榷。从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可以看出,受黑格尔《逻辑学》的影响,马克思是非常重视建构学科逻辑体系的,并对建构逻辑体系的由抽象到具体的方法做了精辟的阐述。《资本论》第1卷的逻辑体系无可挑剔。马克思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从不把自己不满意的未完成的东西公之于大众。也许正是对体系的过于完美的追求,使得他迟迟没有把《资本论》第2、3卷拿去出版,直至逝世。马克思和恩格斯否定黑格尔自命的绝对真理体系,批评黑格尔过多在体系上下工夫和为了体系的需要而“常常不得不求救于强制性的结构”,但他们并不轻视体系,更不否认哲学需要体系。《反杜林论》是一部论战性著作,恩格斯无意“以一个体系去同杜林先生的‘体系’相对立”,但他在论述时则尽可能照顾到“所提出的各种见解之间的内在联系”,亦即体系。马克思没有像构建《资本论》体系那样构建严密的哲学的体系,没有著述黑格尔那样的《逻辑学》,只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其原因不在于他不重视哲学体系,更不在于哲学不需要体系,而在别的,这一点下面再述。这几年,有的学者提倡这样一种观点:哲学是人生态度之学、境界之学,而把“哲学是关于最普遍规律之学”的哲学称为知识哲学,并认为现在已到了这种知识哲学终结的时代。很明显,这种观点是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发的。这种观点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提高人的觉悟和精神境界的作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严重误解。在哲学观上,这种观点追随现代西方哲学的时髦,拒斥本体论。“哲学是人生态度之学,境界之学”也不是什么新观点。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冯友兰就认为,哲学是人生之反思,哲学目的不在增进人的知识,而在提高人的境界,他自造的新理学是“入圣之学”。不过,冯友兰还是承认有普遍规律的“理”,先讲以“理”为本的本体论、历史观,再讲人生论、境界说。他也没有否认过新理学是一种理论、知识。我认为,哲学与一般科学不同,哲学不仅是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还是人生观、价值观,有提高人生境界的功能。哲学要求化理论为智慧,化理论为德性。忽视哲学的这一特点仅把它作为一般知识看待是不对的,但若由此否认哲学理论也是知识,则更是不妥的。事实上,在现代,任何真正的哲学理论都是一种知识体系,包括否认“哲学理论是知识”的哲学理论同样也应是一种知识体系。无论是一篇哲学论文,还是一本哲学著作,都要讲究逻辑、修辞,都是一种知识。任何真正的成熟的哲学理论都需要以一定的逻辑体系表达出来,否则如黑格尔所说,它就不成其为哲学,更无法传播。马克思曾有写作辩证法小册子的愿望。他在写给恩格斯(1858年1月14日)和狄慈根(1868年5月9日)的信中都说到,他若有工夫很想把黑格尔所发现、但同时又神秘化的辩证法阐述一番,使一般人都能理解。马克思没有写出辩证法的小册子。什么原因?有学者不赞成用与恩格斯的分工和忙于其他工作、没有工夫来解释。他认为: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在哲学上不是试图去构建严密完整的哲学体系,而是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所牵涉的现实世界。马克思的《资本论》已体现了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后来所写的其他许多著作已经充分阐释了他要阐释的哲学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体系哲学,因而可以不写。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说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他著作都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同样正确的是,“体现”哲学思想,同以概念、范畴的逻辑形式阐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毕竟是两回事。马克思没有写出辩证法小册子,建构一个逻辑严密的哲学体系,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则是他与恩格斯在理论研究上的分工。马克思与恩格斯理论研究上的分工是十分明显的,也是无可置疑的。1848年后,马克思的主要精力是研究政治经济学,写作伟大的《资本论》,而不是在研究哲学,构造哲学体系。哲学方面的研究和著述则由恩格斯承担。恩格斯曾这样说:“由于马克思和我之间有分工,我的任务就是要在定期报刊上,因而特别是要在同敌对见解的斗争中,发表我们的见解,以便让马克思有时间去写作他那部伟大的基本著作。”马克思原想写辩证法小册子的愿望,由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完成了。这里涉及如何看待马克思哲学与恩格斯哲学的关系。张艳涛明确反对“对立论”和“合一论”,主张“根本立场基本一致基础上的个性化差异论”,充分肯定恩格斯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贡献,这十分正确,十分必要。受国外“对立论”的影响,国内有些学者从“差异”原则出发振振有词地大谈马克思哲学与恩格斯哲学的不同,宣扬“对立论”,这正是应了庄子所谓的“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的话。他们认为:马克思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没有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恩格斯一人的思想;马克思的辩证法只是主客体的辩证法、人学辩证法、实践辩证法;作为普遍规律的客观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提出的,是对马克思的修正、背离。他们否认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人共同的思想。如张艳涛在书中所指出的,这种“对立论”根本不顾最基本的历史事实,是对历史的严重歪曲、伪造。我们无疑承认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有差异。他们对有些问题的看法有分歧,甚至有争论。“说服恩格斯,使他同意自己的意见,是马克思最大的愉快。”马克思的女婿保尔•拉法格在回忆录中如是说。但他们之间思想、理论上的差异不是根本的质的差异。他们在哲学思想上的共同一致也不是一般的两个哲学家间的共同一致,而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相补充的、融为一体的。他们在理论研究上虽有分工,但其成果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在“对立论”甚嚣尘上的今天,我们应当强调的是他们两人在哲学的根本立场、基本思想和发展哲学的道路等方面的一致,而不应去强调他们的次要的个性差异。《反杜林论》是恩格斯写的,马克思参与了写作,并对它加以推荐、肯定。所以《反杜林论》的思想可以看成是他们两人共同的思想,最起码是马克思赞同的。张艳涛在书中正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他们两人共同研究创立的,其中马克思起着第一小提琴手的作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全面的理论阐述,则主要是由恩格斯完成的。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讲,没有恩格斯的阐释,就没有今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阐述和发挥马克思哲学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因此,我们在研究马克思哲学思想时必须联系恩格斯,否则就不能全面把握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甚至会得出马克思否认物质本体论、否认作为普遍规律的辩证法这样一些极其错误的结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自然受它所处时代的局限。“马克思及其哲学思想并不是完美无缺、无可指摘的”,张艳涛指出这一点完全正确。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需要研究。这里仅举两例:一是在对待德国古典哲学上,马克思恩格斯偏爱黑格尔,尤其是《逻辑学》中的辩证法,而对康德哲学肯定不多,这也影响到他们对价值观讲得不多。二是马克思恩格斯讲哲学,强调的是哲学的时代性、阶级性,而没有涉及民族性,虽然他们也说到英国、法国、德国哲学的不同。今天,哲学的民族性已得到普遍承认。张艳涛在书的最后一章论述了哲学的民族性,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当代化,还需要中国化。这应充分肯定,当然也还有待于深化。中国化主要不是表述问题、形式问题,而是内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实实际相结合,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再把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总结和上升为哲学理论,丰富原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化相结合,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哲学的珍贵品。这两方面是互相促进的、密不可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是现实经验和历史经验的融合和升华,应体现当代中华民族的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要做到这一点,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很少有研究者把“哲学与哲学家”问题列为哲学观研究的内容。这反映了我们在研究哲学时忽略了哲学家这个主体。哲学来之于时代,来之于实践,来之于生活,但哲学是由哲学家创立的。哲学是哲学家的智慧、思想、情感、意志、气质、人格等对象化的产物。哲学是哲学家本质的对象化的存在。有什么样的哲学家就有什么样的哲学。要深入把握一个哲学家哲学思想的实质就必须了解哲学家这个人,了解他的生活、实践、经历、爱好、性格、气质等。我们要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的哲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读马克思留下的文本上,而且要全面去了解马克思这个人的生活、活动、经历、气质和性格等。这是从研究哲学史方面讲“哲学与哲学家”。从创建新哲学方面讲,创建新哲学首先要有创建新哲学的哲学家。哲学上的革命,实质上是哲学家的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革命,首先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进行自我革命。这主要有:确立独立自主的人格和自由个性;增强关注人民、关注实践、关注时代的兴趣;扩大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研究中外哲学史、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培养为哲学的发展、人类的解放的献身精神、创新精神、冒险精神等。我建议把“哲学与哲学家”作为哲学观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问题加以研究、阐述,着重讲哲学家的素质、哲学家的自我革命和自我修养。作为序,已经过长了,不能再写了,必须打住。哲学的发展离不开争论。以上谈的一些问题是我国哲学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以上看法仅是本人在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革命》国家课题过程时形成的一孔之见。以上写法似乎不合今天流行的写序的“规范”。我写序的目的是希望本书的作者、读者都能从序中受益,更希望作者和学界同仁与本人进行商讨、争论,以共同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我写序的态度是认真的。为书作序,首先要认真读书。不认真读书,就不可能有中肯的评价。认真读书,就有收获。为此要感谢张艳涛博士,为我提供学习机会,对本书先睹为快。我的确从书中获益良多。我愿把本书推荐给学哲学的青年朋友和学界同仁,想必读者也定会从中有所启迪,扩大视野,坚定信念,提高学养。博士学位论文既是以往学术成果的总结,又是新的学术研究的起点。愿张艳涛博士继续沿着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不断前进,为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新的贡献。

内容概要

  《马克思哲学观》作者立足当代实践格局,以哲学观为切入点,揭示了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观变革最后形成的新哲学是:对社会现实进行无情批判的“批判哲学”;关注生活世界的“生活哲学”;关注现实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的“人的哲学”;改变现存世界的“实践哲学;关注无产阶级解放与人民自由的“政治哲学”;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理论的“与时俱进哲学”;善于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的“开放哲学”。

作者简介

张艳涛,1977年生,男,汉族,黑龙江庆安人,2001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教系,获哲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经管学院,获哲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兼任中国人学学会理事,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理事,福建省伦理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和能力理论。至今在《马克思主义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学术月刊》、《江海学刊》、《北方论丛》、《新视野》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书籍目录

导论 实践要求与学术动因第一节 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根据第二节 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清理与总结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第四节 学术目标与创新之处第五节 研究难点与应对之策第一章 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及其基本价值——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交会处的批判哲学第一节 哲学视域:从抽象思辨世界到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第二节 哲学主题:从物的增值到人的发展第三节 哲学研究方法:从体系建构到方法指南第四节 哲学思维方式:由既成论向生成论转变第五节 哲学功能:实践基础上反思、批判和引导的统一第六节 哲学范式: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本章小结 马克思哲学的基本价值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经验——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的分合流变第一节 恩格斯:根本立场基本一致基础上的个性化差异第二节 第二国际某些理论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证化倾向第三节 列宁与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推广论)倾向第四节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化倾向第五节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人道化倾向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倾向第七节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多元化倾向本章小结 基本经验第三章 时代变迁与哲学范式转换——从革命范式哲学到建设范式哲学第一节 革命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范式第二节 建设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范式第三节 哲学范式转型:从革命范式到建设范式本章小结 在时代变迁与哲学范式的转换中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走向——哲学理性与人类理想交会处的时代精神第一节 “道路”的哲学意蕴第二节 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说、学术与学养的统一第三节 追寻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本章小结 在直面“中国问题”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境界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及其基本价值第四节 哲学思维方式:由既成论向生成论转变哲学视域的转移、哲学主题的转换和哲学研究方法的变化必然要求哲学思维方式的更新,要真正关注现实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要实现哲学的功能,就必须确立一种合理的哲学思维方。从总体上说马克思哲学革命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即从既成论走向生成论。一本质主义与既成论本质主义在西方哲学中具有悠久的传统。本质主义和既成论内在关联,它们不是两个东西,而是同一事物韵两个不同方面。所谓“本质主义是一种先在设定对象的本质,然后用此种本质来解释对象的存在和发展的思维模式”①。本质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先天决定论”,如果从本质主义出发,就必然要求既成论思维。既成论思维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是从预设的本体出发去理解存在、把握现实的哲学范式。此种思维方式把现实事物归结为唯一的始基、本真状态和绝对本性,然后以此为依据去了解现实事物,这是一种注重先定的抽象原则、从原理推论现实的恩维方式。“就其实质而言;它是引人缅怀过去的思维方式,注重先在的思维方式,从抽象原则出发的思维方式,消解对立和瓦解矛盾的思维方式,到对象后面去的思维方式,追寻彼岸世界的思维方式,远离现实存在的思维方式,否弃真实生活的思维方式。”②各异的哲学理论形态或观点体系,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哲学作为表征人之观点的思维方式,它只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后记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是我个人的第一本专著。作为我学生生涯结束时的一份答卷,本书不仅浓缩了我个人的思想和情感,更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求学期间很多的师长、亲友和同学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勉励并支持我一路追寻"爱智"之学。"爱智"之路我会继续走下去,因为我相信,无论何时何地,人类都不能放弃"诗意地栖居"的梦想。博士论文是在韩庆祥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能够成为他的弟子是我求学路上最幸运的事情。导师向我展示了如何做一名严肃的学者和一名严谨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导师给予我的指导是长时期多方面的,每一次到韩老师家,每一次读书报告会,每一次与他通电话,导师活跃的思想、缜密的思维、独具匠心的思想火花和独具一格的文风都对我有极大的启迪作用。导师的启发与指导使论文增色不少。然学生天性驽钝,恐辜负恩师厚望。我毕业后,虽身处异地,韩老师一直没有中断对我的关心、帮助和指导。对于导师的谆谆教诲和耳提面命,学生唯有加倍努力与不断进取才可不负恩师厚望。感谢我的硕士生导师哈尔滨师范大学徐晓风教授,多年来,他一直关心着我的成长,给我提供了不少帮助。

编辑推荐

《马克思哲学观》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必须基于马克思哲学的本性。马克思哲学的本性是以哲学的方式面向现实人的生活世界。马克思在直面现实、直面现实的人、直面实践、直面问题中终结旧哲学,从而实现了哲学观的革命变革,开辟了关注“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哲学道路。作者立足当代实践格局,以哲学观为切入点,揭示了马克思实现哲学观变革后所形成的新哲学:对社会现实进行无情批判的“批判哲学”,关注生活世界的“生活哲学”,关注现实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的“人的哲学”,改变现存世界的“实践哲学”,关注无产阶级解放与人民自由的“政治哲学”,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理论的“与时俱进哲学”,善于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的“开放哲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马克思哲学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