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戏剧文化史论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明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06出版)  作者:明光  页数:415  

内容概要

  人生戏剧,戏剧人生。唐代诗人说,人生的高潮和精彩的谢幕都应当在扬州……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即是一部系统论述扬州戏剧文化发展变化的学术著作,从中可以看到中国戏剧在扬州舞台上呈现的华美身段和精彩亮相,体味戏剧生命的顽强绵长。

作者简介

明光,1982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1985年入上海戏剧学院师从陈多教授,攻读戏曲理论,1988年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戏剧和扬州地方文化研究,参编《中华美学大词典》、《中国昆剧大辞典》、《江苏戏曲志·扬州卷》,出版《八义记评注》、《中外戏剧阅读与欣赏》等。现为扬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古代文学硕士生导师,扬州市梅兰芳研究会会长。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扬州戏剧文化发展概论第一节  古代戏剧的发展第二节  现代戏剧的发展第三节  戏剧文化的深广影响第二章  唐代至明代的戏剧演出第一节  唐代繁盛演出:戏剧史上的华彩篇章第二节  五代参军戏演出:《徐杨合演》参鹘关系是特例第三节  元代杂剧演出:朱帘秀出落着神仙第三章  扬州昆剧演出第一节  清初昆剧演出记录:士大夫家班盛会维扬第二节  孔尚任在扬州:大会群贤、踏月观剧第三节  清代中期昆剧:盐商家班唱主角第四节  道光以降的昆剧:无可奈何花落去第五节  明清昆曲清唱:盛极而衰有余音第六节  20世纪的昆曲清唱:三代曲友薪火相传第四章  清代扬州花部演出第一节  扬州花部的发展概貌第二节  花部诸腔与扬州乱弹第三节  清代祭祀性戏剧第五章  扬州戏剧理论研究第一节  散见的戏剧活动记载和议论第二节  戏剧序跋、题词中的戏剧观点第三节  戏剧批评的专文第四节  李斗的戏曲实录与理论第五节  焦循的戏剧理论第六节  20世纪的扬州戏剧理论研究概况第六章  古代作家作品第一节  元明清作家、作品第二节  精神追求的艺术表现第三节  第一部成功的红楼戏剧第七章  盐商家班研究第一节  十大班主考第二节  士大夫化的盐商班主江春第三节  盐商家班特点与意义第八章  扬州戏剧考论第一节  “扬昆”驳论第二节  戏剧家康海与扬州康山草堂:想象与重建第三节  清廷删改词曲始末与评价第四节  何园水心亭与拍曲演戏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扬州戏剧文化发展概论  扬州自古便是歌舞胜地,戏剧名区。根据文物和文字记载,从上古到清末,中国戏剧孕育、成长、成熟的各个阶段和基本形态在扬州都有丰富的展现,其中不乏戏剧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多姿多态的古代戏剧活动为扬州赢得了历史声誉和文化积淀,当代戏剧活动的发展也是建设文化扬州的重要内容,其成就也代表着扬州文化的当代高度,在全省、全国戏剧发展中处于一流行列。  第一节 古代戏剧的发展  古代戏剧的主流形态是戏曲。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综合音乐、舞蹈、俳优、百戏、说唱、故事等艺术因素而成。其溯源当至上古的祭祀歌舞和俳优。春秋战国时,扬州属吴楚文化圈。《汉书?地理志》云楚人“信巫鬼,重淫祀”。清人鲍皋《舍身行》曾云:“吴人淫祀楚巫鬼,扬跨吴头蹈楚尾”,即从祭祀巫鬼一端指出了吴楚文化对扬州的长远影响延续到清代;清《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又从扬州人文化性格方面阐明“扬州人性轻扬,而尚鬼好祀”。上推至上古时扬州娱神兼以娱人的祭祀歌舞、傩舞等表演形式当普遍存在,只是资料无存不能详述。  汉代扬州是刘姓广陵王封地所在,兼有盐铁之利,为江南富庶之区,经济繁荣,歌舞百戏相当活跃。南北朝诗人鲍照在著名散文《芜城赋》曾追忆汉代扬州“歌吹沸天”的盛大场景,后世从扬州汉代墓葬中出土的舞俑玉佩、百戏俑、歌舞百戏漆画等,都是生动形象的印证。1979年3月扬州发掘出两件汉代木质百戏俑。其一,一大腹艺人,跪坐于地,左肩高,右肩低,左手撑在腿腹部,右手上扬作指划状,面部笑容可掬,嘴唇微张,似正讲述故事。其二,艺人端坐,左手置左腿,右手弯曲前指颇似引吭高歌,神态诙谐生动。这些艺术塑像,正是当时百戏表演的生动写照。  三国到南北朝时期,扬州为边境,屡经战火,但从南朝刘宋南兖州(治所扬州)刺史徐湛之建筑风亭、月观、吹台、琴室等,招集文士,尽情游玩来看,歌演活动一直未断。及至隋代,炀帝开运河,三幸扬州,带来众多乐工歌女,列笙篌,罗钟鼓,吐清歌,呈妙舞,并自制《江都言乐歌》教人歌演,大大促进了扬州乐舞活动。他流连忘返,败亡于扬州,众歌女、乐工遗落民间,为唐代扬州艺事繁盛提供了艺术与人才的双重基础。

编辑推荐

《扬州戏剧文化史论》依戏剧艺术本身的演出、剧本创作、理论研究、社会影响等稍作梳理,以揭示发展过程和基本风貌,尽量实现表层之真;同时顾及重点部分的深层探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扬州戏剧文化史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