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

出版时间:2008-3  出版社:社科文献  作者:杨东平 编  页数:32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2008)》是由中国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编撰的中国环境年度报告,由自然之友会长、著名学者杨东平任主编,一批优秀的学者、NGO骨干和媒体记者通力协作而成。  2007年,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呈现危机与转机并存的格局,充满转型和博弈的张力。  以太湖蓝藻事件为典型,显示江河湖泊污染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临界点,颠覆了靠牺牲环境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模式。中国是全球气候变暖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2007年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和极端天气,加剧了人们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忧虑和关注。对长江的过度开发和长江的生态恶化引起社会重视,也引起人们对三峡工程产生新的担忧和质疑。绿色CDP评价和规划环评条例立法遇阻等事态,不仅显示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强大惯性,也再次暴露出“特殊利益集团”正在成为环境持续恶化的主因之一。  2007年我国环境保护最大的亮点,是“节能减排”初见成效,污染物排放首次下降。“流域限批”、“区域限批”行动“敲打”了地方政府和企业这两个强势利益集团,环保“博弈”走向白热化的“对决”。“绿色信贷”则通过机制创新,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作为备战奥运的“决胜之年”,“绿色奥运”实现了既定的阶段性目标,体育场馆成功“瘦身”,北京成为全国地铁票价最便宜的城市。厦门市和北京六里屯的市民通过理性的民意表达迫使严重污染环境项目下马,显示了正在崛起的公众参与的力量。中国公民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报告,环保NGO加强能力建设,开展节能20%公民行动、绿色出行、减少塑料袋行动等活跃的公众倡导活动,显示了公众参与向纵深的发展。即将正式施行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将进一步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中共“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深化和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强烈宣示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成为中国13亿人的绿色长征的历程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虽然环境保护转机的曙光隐约可见,但由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巨大惯性,生态变化的不可逆性,一些地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早已超过了环境容量,以及地球变暖等新的全球性因素的不利影响等,中国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前景不容乐观。OECD的报告称:“中国的经济在向发达国家迅速靠拢,但环境水平却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近似。”人们认识到“解决中国严峻环境问题的最终动力来自于公众”。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注定是曲折崎岖、艰难漫长的。  环境绿皮书重视从民间的视角记录、审视和思考中国环境状况,主要以数据和事实说话,强调实证性、真实性,从而建立权威性。上年的环境绿皮书《2006年:中国环境的转型与博弈》一书,已由荷兰Brill公司出版英文版。

作者简介

  杨东平,1949年生,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副会长,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总策划,中央电视台谈话节目“实话实说”节目指导。主要从事教育研究和文化研究。著有《通才教育论》、《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21世纪生存空间》、《最后的城墙》、《倾斜的金字塔》等;编有《教育:我们有话要说》、《大学精神》、《社会圆桌》等。

书籍目录

总报告中国的绿色长征:在危机与转机中前行水危机太湖蓝藻事件——污染与发展的思考2007,中国城市的水危机给长江体检:正视长江生态环境问题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及公众参与公民社会视角下的气候变化与中国气候变化与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气候变化与中国青年如何看待可持续消费城市环境“绿色奥运”与北京城市环境改善北京离“生态城市”有多远政策与公众参与中国环境法治建设的进展和问题艰难推进之中的“规划环评”中国的“绿色信贷”对我国环境污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思考绿色出行与公众参与特别关注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华南虎的真实与谎言探讨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恶化的“真凶”大兴安岭火灾20年祭:让轻度火烧“回归”森林中国环保NGO的社会合法性调查大事记2007年中国环境保护大事记附录环境绿皮书2007年度指标政府公报20062007年度国家新颁布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列表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30日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政府公报摘要公众倡议“全球变暖,人人买单”公众倡议书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呼吁直面太湖污染——无锡水污染不是自然灾害自然之友:坚持绿色核算中国环保新政任重道远绿色和平“拯救森林筷行动”——拯救森林,六千高校学生筷行动关于积极参加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的倡议书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WWF呼吁奥运会运动员夺金路上抵碳排中国50多家民间组织发起“节能20%公民行动”《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7)》国际视野巴西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带给我们的启示携手中国,净化大气OECD环境绩效评估:中国结论和建议度评选及奖励SEE-TNC生态奖福特汽车环保奖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中华宝钢环境奖国际圣弗朗西斯环境奖法学教授王灿发荣获“世界环境英雄”称号唐锡阳获麦格塞塞奖奚志农获首届“亚洲野生动物与环境电影节”——“马来熊奖”名词解释及索引后记环境绿皮书调查意见反馈表

章节摘录

  总报告  中国的绿色长征:在危机与转机中前行  摘要:2007年,以太湖蓝藻事件、灾害性天气为代表,中国的环境危机仍在不断暴发,显示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临界点。与此同时,“节能减排”初见成效,污染物排放量首次下降,呈现出转机的曙光。厦门“PX项目”事件和北京“六里屯事件”,以及中国公民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行动,显示公众参与向纵深发展。中国正在为建设“生态文明”继续努力。  关键词:环境污染 气候变化 节能减排公众参与  2007年,中国的环境依然危机重重,各种深层次的矛盾不断暴发,环境保护事业充满转型和博弈的张力。太湖蓝藻事件,显示江河湖泊污染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临界点,颠覆了靠牺牲环境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模式。长江流域生态的恶化,让人们对已经完工的三峡大坝和正在进行中的南水北调工程产生新的担忧和质疑。而绿色GDP考核搁浅、规划环评条例立法遇阻等事态,不仅显示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强大惯性,也再次暴露出“特殊利益集团”正在成为环保决策中的重要的隐性力量。  与此同时,中国的环境保护也呈现出诸多令人兴奋的亮点,转机的曙光隐约可见。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主题,“节能减排”初见成效,污染物排放量首次下降,是最令人欣慰的成绩。作为备战奥运的“决胜之年”,绿色奥运建设实现了既定的目标。公众参与得以持续推进。厦门市民通过理性的民意表达迫使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下马,显示了正在崛起的公众参与的力量。尤其重要的,是中共“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深化和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强烈宣示了中国坚决摈弃破坏环境和浪费能源的传统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历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一 环境态势喜忧交集  (一)太湖蓝藻再次大暴发  太湖蓝藻暴发,被戏称为2007年中国的头号灾难大片。  2007年5月2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降临到江苏省无锡市,大批城区居民家中的自来水水质骤然恶化,气味难闻,无法正常饮用,其罪魁祸首就是太湖的蓝藻。  人夏以来,太湖、滇池、巢湖蓝藻接连暴发,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水污染密集暴发阶段,水污染逼近危险的临界点。调查表明:2006年,太湖流域COD(化学需氧量)排放容量是37万吨,而实际排放量是51万吨。目前,太湖富营养化已接近临界点,湖体水质出现了加速恶化的趋势。“十五”期间,虽然江苏省投入80多亿元,在太湖流域建设了77座污水处理厂等176项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据环保部门2006年监测,太湖总磷处于四类标准,总氮劣于五类标准。太湖常年处于劣V类水质。  水既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命脉,又是人民生存的命脉。“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治理是“九五”期间我国治理污染重点工程之一。早在1998年底,“三湖”流域就宣布基本实现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然而,十多年来国家斥巨资治理“三河三湖”流域水污染,但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一些本已改善的流域又被重新污染。2006年,我国七大流域水系中,不能使用的V类和劣V类水质占26%。国家重点监控的9大湖泊中有7个整体水质为V类和劣V类水质,即80%的湖泊坏死。 如果不能有效地治理水污染,我们恐怕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完成之前,就将暴发严重的环境危机。  太湖蓝藻危机显示,太湖周边的环境容量和土地资源已经无法承载该地区如此密集的人口、产业和城市的增长。时代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认为,蓝藻事件给江苏造成的损失前所未有,人们不仅对江苏发展模式产生质疑,苏锡常全面小康的成果也被颠覆了,“苏锡常”没有一个城市算是全面小康的,现在就要开始补课。  (二)全球气候变化成为“新宠”  全球变暖是个不断升温的热点话题。2007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揭示地球变暖真相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以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IPCC)。2007年IPCC三次发布评估报告,使气候变化议题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  中国是全球气候变暖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2006年底,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发布《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表明我国政府对这个全球性问题的警惕性提高。2007年6月4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部国家方案。  《方案》指出: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摄氏度,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来尤其明显。从1986~2005年,中国连续出现了20个全国性暖冬。另外,1990年以来,多数年份全国年降水量高于常年并出现南涝北旱的雨型,干旱和洪水灾害频繁发生。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度为2.5毫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根据中国科学家预测,中国未来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与2000年相比,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摄氏度,2050年将升高2.3~3.3摄氏度。未来10HD年中国境内的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性增大,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荒漠化可能性加重;沿海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型冰川可能消失。  冰川和冰原融化是地球变暖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之一。由中科院院士秦大河任组长的“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项目显示,中国82%冰川处于退缩状态。目前已经调查的近2万平方公里无表碛覆盖冰川总体处于面积缩小状态,与上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第一次冰川普查相比,缩小比例为7.4%。我国冰川学研究的奠基者、中科院院士施雅风说,“中国冰川80%以上位于青藏高原和它周围的高山,目前有大小冰川46377条,总面积59425平方公里。由于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迅速增加,中国冰川以年均131平方公里的速度在缩小,预期到2050年左右,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冰川会消失。”  2007年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和极端天气,加剧了人们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忧虑。  中国气象局评选的2007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包括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涝,罕见暴风雪袭击辽宁、山东,强对流天气频发使雷击伤亡严重,江南华南严重干旱以及台风“圣帕”、“罗莎”等给南方造成严重损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2007年7月,重庆市一些地区降水量打破气象记录,出现115年来最大降水,沙坪坝达到266.6毫米;济南市一场暴雨导致至少34人丧生,降水量达到151毫米/小时。2007年夏季,东北地区西部及内蒙古东部等地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严重干旱。江南、华南出现了大范围高温干旱天气,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旱情。7月,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高于35qC的高温天气有15~21天,浙江省台州市7月份日最高气温高于等于35℃的高温日数达到24天,为历史新高。福州连续高温日数达到32天,为1880年福州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最长的连续高温天数。此外,强雷暴、龙卷风、冰雹等其他强对流天气也频繁出现,造成重大损失。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繁程度、强烈程度,使得2007年令人印象深刻。  气象专家认为,未来100年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发生频次很可能增多,干旱区面积可能扩大,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冰川将消失,预计到2050年我国西北冰川面积可能再减少27%,未来4~6年内,长江流域出现连续大旱的可能性较大,部分地区的干旱程度、持续时间还将进一步加剧。  10月,在中共“十七大”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中,提到“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时,专门指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这显示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中央政府高度关注的一个新领域。  (三)长江生态令人关注  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的保护和发展不仅关系到流域18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4亿人口,还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由于对长江的过度开发,长江的生态恶化引起社会的重视。2007年1月3日,长江湖北沙市段水位是-0.77米,出现140年以来的最低水位。  2007年6月,在第二届长江论坛上,长江水利委员会发表长达272页的《长沮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从长江水污染、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与长江泥沙、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黄金水道”开发利用、气候变化与长江洪水、长江上游水电开发、三峡工程建成后的防洪形势变化与影响、三峡库区生态与环境问题、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保护、长江中下游江湖阻隔等十大热点问题,探讨长江生态变化。报告称“长江保护与发展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报告作出了一个重要判断:“长江保护与发展正进入由开发优先向开发与保护并重转变的重大变革时期”。  1.过度开发的水电  长江生态的恶化,除了自然条件的变化以外,主要是对长江的过度开发。  中国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水力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并不高。据了解,全国的水力资源,经济可开发的约4亿千瓦。实际开发1.1亿千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电平均开发的水平。上世纪90年代,我国决定兴建三峡工程之时,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仅有4000万~5000万千瓦。三峡工程设计总装机容量达2240万千瓦,其单机容量、总装机容量、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而论证、决策过程长达半个多世纪,建设周期也有17年。  随着我国对长江流域水能资源滚动式“梯级开发”战略的推进,继2004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后,全国新增水电装机容量突飞猛进,每年都有相当于半个三峡装机容量的水电站投产发电。2007年仅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对外招标的70万千瓦的巨型水电发电机就达32台,相当于又一个三峡电站将进入机组安装施工阶段。未来10多年间,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等单位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流域开发的超过300万千瓦的巨型水电站就有10多个,有的水电站甚至达1000万千瓦装机容量,总装机容量相当于5个三峡电站。根据国家“十一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到201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25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8%,到2015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5亿千瓦。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中关于水电对长江的影响,有下面这段文字:“国际公认40%为水资源开发程度警戒线,而金沙江流域规划的水库总库容达到径流量的83%。随着规划水电站的逐步实施,长江上游地区水库总库容将达到河川径流量的61%。”这显然超过了合理的限度,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原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强调:“不能再100%开发长江了,要给生态留出余地。”他的观点是开发60%,留下40%,以保留原来的生态状况和生物多样性,长江的健康标准应是可持续发展。  2.生物多样性减少  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长江流域污水排放总量呈迅速上升趋势,全流域污水排放量每年约230亿吨,为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37%。长江水污染已成为渔业资源衰退、物种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对长江的过度开发和严重污染,造成对长江生物多样性的破坏。2006年由中、美、日、英、德、瑞士6国家科学家及观察员组成的长江淡水豚类考察组,经38天的考察后,在白暨豚的历史分布区长江中下游没有发现一头白暨豚。  梯级水库对生态最直接的影响是破坏了河流的连续性,对洄游鱼类造成严重的损害。随着长江干流葛洲坝和三峡水电站及沿江堤闸工程的建设,生活在长江的河海问洄游鱼类如鲟鱼、鲥鱼等珍稀鱼类已大为减少。长江的四大家鱼——草鱼、青鱼、鳙鱼、白鲢都具有半洄游性。现在四大家鱼的产卵场大量被淹掉了。最近的数据显示:“四大家鱼的鱼苗资源下降了97%!长江中与人类最亲密、也是数量最多的鱼类都遭此厄运,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状况可想而知。”洄游鱼类是水生态系统中重要指标生物之一,它的消亡将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完整性。  3.三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在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使未来江湖关系更加复杂。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显示,三峡蓄水后当地微震明显增加,共有各类崩塌、滑坡体4719处,其中627处受水库蓄水影响,863处在移民迁建区。水库蓄水后,岸边松散堆积物塌岸和局部滑移也会危及部分居民点的安全。三峡库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所导致的塌方、滑坡等现象,又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三峡大坝的安全。  待三峡工程完工后,为保证发电需要,三峡库区冬季正常蓄水位为175米,而夏季为防洪,水位降到145米。这其问30米水位落差暴露出的土地为消落带,是江岸带中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带,长江消落带的问题不容忽视。时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库区民众生命安全,滑坡入江后会造成涌浪灾害,浪高最高可达数十米,波及数十公里范围。  清水下泄对长江中下游最险的荆江河段堤防的威胁也引起湖北省高度重视。副省长李春明说,近年来,荆江崩岸险情频次明显增多,崩岸长度明显增加。因此,水利部门需要逐步调整江湖治理思路,建立人与湖泊协调共处的防洪减灾体系。  4.让江河休养生息  在水环境治理上出现了“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概念,这是一种以水环境容量确定发展方式的思路。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说: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就是要实行最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以水环境容量确定发展方式和发展规模;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发挥水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态的方法,加大治理力度,促进水生态系统尽快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四)节能减排初见成效  1.节能减排的转折之年  中国决心在从2006年开始的“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然而,调查显示2006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588.8万吨,比2005年增长1.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28.2万吨,比2005年增长1%。另据统计,2006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仅下降1.2%。这就意味着,2006年的节能减排目标全部落空。  2007年是节能减排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之年。节能减排成为中国环保的重中之重。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采取加强环境执法和制度建设,实行“区域限批”,遏止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过快增长。中央财政全年共安排235亿元用于支持节能减排,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节能减排终于出现重要的“拐点”。  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宣布,前三季度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了3%左右,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扭转了连续几年上升的趋势,出现近年来的首次下降,降幅分别为1.8%和0.28%。国家环保总局周生贤局长表示,这意味着中国环境保护由“被动应对”进入了“主动防治”的新阶段,显示我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编辑推荐

  2007年,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呈现危机与转机并存的格局,充满转型和博弈的张力。  以太湖蓝藻事件为典型,长江流域生态的恶化,显示江河湖泊污染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临界点,颠覆了靠牺牲环境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模式。而绿色GDP考核搁浅、规划环评条例立法遇阻等事态,不仅显示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强大惯性,也再次暴露出“特殊利益集团”正在成为环保决策中的重要的隐性力量。与此同时,环境保护转机的曙光隐约可见。“节能减排”初见成效,污染物排放首次下降;“绿色奥运”建设实现了既定的目标;公众参与得以持续推进。厦门市民通过理性的民意表达迫使严重污染环境项目下马,显示了正在崛起的公众参与的力量。  尤其重要的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深化和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强烈宣示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成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