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张弘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2-12出版)
书籍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研究目的和研究背景 第三节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技术创新理论 二、信息技术理论 第四节研究方法 第五节主要内容和特色 第二章流通产业信息化概论 第一节信息的含义与范围 一、信息的含义 二、信息的范围 第二节信息化的内涵以及信息化社会的整体特征和要求 一、信息化的內涵 二、信息化社会的整体特征和要求 第三节流通产业信息化的含义和内容 一、流通产业信息化的含义 二、流通产业信息化的內容 第四节流通产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一、供应链体系的形成及其效率的提升 二、流通价值链的构建及其增值策略 三、流通信息链的发展完善及其推广运用 第三章信息化带动流通产业发展的机制 第一节技术—分工—商品流通 一、技术与分工 二、分工与商品流通 第二节信息化带动流通产业发展的机理分析 一、信息化改造流通产业的机理分析 二、信息化推动流通产业升级的机理 第三节信息经济条件下对流通效能的重新认识 一、从时间继起角度看流通效能的本质及其政策含义 二、从空间并存角度看流通的本质及其政策含义 第四节A—U模型与流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第四章与流通产业相关的现代信息技术 第一节电子商务技术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二、电子商务的分类及流程 三、电子商务的主要技术 四、中国电子商务的实践与发展 五、美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启示 第二节现代物流技术 一、物流与物流技术的含义 二、主要的现代物流技术及应用 三、中国现代物流技术的实践与发展 四、美国现代物流业信息化的发展及启示 第五章日本流通产业信息化的发展及经验借鉴 第一节日本流通产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一、日本政府对产业信息化发展的推进 二、日本流通产业信息化的发展 三、利用信息化建设提高流通系统的效率和附加值 第二节日本流通产业信息化建设的评价及经验借鉴 一、日本流通产业信息化的优势 二、POS数据的局限性 三、日本流通产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借鉴 第六章中国流通产业信息化的发展 第一节中国流通产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流通产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 二、信息化为中国流通产业现代化提供了不竭的发展动力 第二节中国流通产业信息化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存在地区、部门、行业的“信息孤岛” 二、流通产业信息化发展战略不清晰 三、流通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 四、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五、信息服务业发展缓慢,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第三节加快中国流通产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大网络”概念,加强统一规划,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二、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加大政策支持与引导 三、以流通产业制度创新推动信息化建设 四、加强流通基础理论研究,建立流通人才培养体系和强化培训机制 五、加强信息立法,提供法律保障 六、流通企业应树立信息主导和技术创新战略 七、借鉴国外经验,积极引导IT厂商加大投入 第四节中国流通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 一、建立中国流通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原则 二、中国流通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七章中国流通企业信息化典型案例 第一节国美电器ERP铸造专业化 第二节华普超市演绎信息化新思路 第三节苏宁电器的信息化之路 第四节王府井百货利用信息化助推连锁经营 第五节联华超市以信息化管理供应链 第六节物美沿着信息化的轨道快进 第七节京客隆信息化建设素描 第八节徽商农家福的管理信息化 第九节我国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流通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流通效率。实现产业升级的两个重要途径是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现代信息技术对流通产业发展最为根本的影响在于不断提高流通效能,而流通效能的提高则最终体现为流通成本的不断降低。流通成本包括流通费用和交易费用。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流通费用的降低主要表现为流通时间的缩短和商品流通速度的加快。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将全球范围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在一起,交易双方空间上的距离消失了,从而真正实现了“用时间消灭空间”。商品交易过程中所需要的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可以在互联网上一次性完成,可以大大缩短流通时间,而商品的实体则由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以最快的速度直接送达消费者。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使供应链技术得以实施和推广。供应链管理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将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商品需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它不仅能够在存货地点、库存数量、订货计划、配送运输等方面实现最优选择,提升企业经营者的经济利益,而且还能够在准确的时间和准确的地点,以适当的价格和快捷的方式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真正体现了消费者主权。供应链技术将“时滞”变为“实时”,其关键是现代信息技术从消费延伸到产供销全过程,并且通过电子商务技术把众多的生产商、零售商和消费者联系在一起,在产供销各环节建立起多元化的产销连通体系。实施和推广供应链技术的企业,其流通成本大大降低。这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一是最佳的库存量和库存结构的优化,减少了资金的占压及利息、保管费的支出;二是采购过程在互联网上实现,信息流从功能上替代了商流,或者说将商流业务虚拟化,将依靠人工的交易活动转化成数字化的信息传送过程,从而节省了包括差旅费、人工费、手续费在内的大量商流费用,降低了商品购买成本;三是在线销售可以避免有形店铺的投资,从而进一步降低交易费用,商品价格竞争的空间也会随之增大;四是流通信息网络规模足够大时,充分的商业信息会在互联网上自动生成,而互联网上商业信息利用率的提高,促使信息使用成本和流通成本降低。 (3)信息化推动流通产业的产业重组。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获得信息的时间和空间及其成本,打破了产业之问的壁垒,促进了产业之间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流通产业的产业重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利用产业之间密切联系的需求,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产生一些新兴的行业,如传统的商业企业、运输企业以及仓储企业,通过现代信息技术重组,从而产生了现代物流业;二是直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如各种B2C、B2B专业网站等;三是现代信息技术加速了流通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从而使流通产业组织结构得以调整。信息技术的运用既能够加速流通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从而避免了重复建设,又可以通过流通资源的集中,不断提高流通产业的集中度,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编辑推荐
《中国流通产业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由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