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王伟光 页数:203 字数:262000
内容概要
本书由王伟光所著,作为管理创新的组成部分,制度创新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特别是大企业竞争力演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书重点是探讨管理创新框架下,制度创新与大企业竞争力的交互演进机理。与大企业竞争力相关的制度创新包括三种类型的制度创新:企业制度创新、网络制度创新和治理制度创新。三者分别从企业内部、企业间关系以及外部环境角度,借助于技术、市场等因素,在促进管理变革和创新的基础上,与大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强化有机融合为一体,并作用于制度创新的各个层面。对于一个新兴经济体中的大企业而言,实现与多重制度创新的互动,是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作者简介
王伟光,满族,1970年出生,辽宁清原人,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Manchester Institute of Innovation Research访问学者,现为辽宁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与政策、产业组织等。近年来,共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3项、教育部项目1项、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以及其他各类项目等课题16项,出版专著2部、合著2部、主编教材2部。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书籍目录
1 企业制度变革与大企业竞争力:演化的观点
1.1 工业革命前的企业制度
1.1.1 企业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1.1.2 企业制度演化的阶段性特点
1.2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企业制度
1.2.1 企业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1.2.2 企业制度演化的阶段性特点
专栏1一1 美国杜邦公司
1.3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企业制度
1.3.1 企业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1.3.2 企业制度演化的阶段性特点
专栏1—2 德国西门子公司
1.4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企业制度
1.4.1 企业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1.4.2 企业制度演化的阶段性特点
专栏1—3 美国苹果公司
2 制度创新:大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动力
2.1 战略、技术、市场与大企业竞争力
2.1.1 战略因素
2.1.2 技术因素
2.1.3 市场因素
2.2 制度创新与大企业竞争力的内在逻辑
2.2.1 基本逻辑
专栏2一1 3M公司的制度创新与竞争力构建
2.2.2 制度创新、战略调整与大企业竞争力
专栏2—2 浦项制铁的绿色低碳战略
2.2.3 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与大企业竞争力
2.2.4 制度创新、市场改进与大企业竞争力
专栏2—3 双汇“瘦肉精”事件
2.3 制度创新的三重维度
2.3.1 制度创新三重维度及功能
2.3.2 第一维制度创新
2.3.3 第二维制度创新
2.3.4 第三维制度创新
3 内层制度创新与大企业竞争力
3.1 产权制度
3.1.1 现代产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3.1.2 产权制度对我国大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3.1.3 基于产权制度的大企业竞争力的构建
专栏3—1 两种典型的现代产权制度理论比较
3.2 治理结构
3.2.1 治理结构与三个因素的互动关系
3.2.2 治理结构对大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3.2.3 基于治理结构的大企业竞争力提升
专栏3—2 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性
3.3 组织边界
3.3.1 大企业组织边界
3.3.2 组织边界对大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3.3.3 基于组织边界创新的大企业竞争力构建
专栏3—3 企业未来的组织边界真的会消失吗
3.4 商业模式创新
3.4.1 商业模式及其创新
3.4.2 商业模式创新对大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3.4.3 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大企业竞争力构建
3.4.4 小结
专栏3—4一些非正式约束形式对企业的影响
3.5 案例:海尔的核心竞争力问题研究
3.5.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3.5.2 海尔的产权制度方面的创新
3.5.3 海尔组织结构方面的创新
3.5.4 海尔的管理模式方面的创新
4 中层制度创新与大企业竞争力
4.1 企业价值链
4.1.1 企业价值链与产业价值链
4.1.2 价值链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4.1.3 基于价值链创新的企业竞争力构建
专栏4一1 戴尔的价值链重构
4.1.4 大企业价值链创新与竞争力提升
4.1.5 小结
4.2 企业关系网络
4.2.1 企业关系网络的内涵
4.2.2 关系网络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4.2.3 基于关系网络创新的企业竞争力构建
4.2.4 大企业关系网络与竞争力提升
专栏4—2 海尔与英特尔的“HI”战略联盟
4.2.5 小结
4.3 企业集群
4.3.1 企业集群理论
4.3.2 集群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4.3.3 大企业与企业集群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
4.3.4 企业集群与大企业竞争力提升
专栏4—3 丰田的集群发展之路
4.4 大企业主导型产业集群:以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产业为例
4.4.1 老工业基地改造与铁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演进
4.4.2 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结构
4.4.3 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4.4.4 促进铁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取向
5 企业外层制度创新与大企业竞争力
5.1 控制力与需求模型
5.1.1 用户群需求
5.1.2 大企业控制力
专栏5—1 Dixit—Stiglitz模型
5.2 核心因素、知识产权制度与大企业竞争
5.2.1 知识产权制度——大企业竞争力系统结构分析
5.2.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知识产权制度促进大企业竞争力分析
专栏5—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5.3 知识产权制度与大企业竞争力实现
5.4 案例: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工业发展与分析
5.4.1 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工业发展历程
5.4.2 知识产权、核心因素与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企业竞争力
6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区域大企业经济
6.1 技术创新需要一个良好的制度框架
6.1.1 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制度因素
6.1.2 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专利制度福利效应的一种分析
6.2 制度创新溢出效应大于技术创新溢出效应
6.2.1 技术溢出效应需要合理的制度设计
6.2.2 政府激励自主创新是国际通行惯例
6.2.3 构造高度专有性的东北制度创新环境
6.3 制度创新是东北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
6.3.1 自主创新宏观调控机制滞后
6.3.2 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本地产业化机制滞后
6.3.3 自主创新参与者之间的联系机制滞后
6.4 激发东北地区制度创新溢出效应的制度安排
6.4.1 强化区域创新体系的宏观协调
6.4.2 优化创新参与者联系机制
6.4.3 构建与区域资源一产业相称的企业自主创新机制
6.4.4 促进基于产业融合的创新集聚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1.2.2 企业创新过程--工厂手工业与技术积累 15世纪,半农半工形式的毛纺织农村家庭手工业在英国就已存在,到了16世纪中叶英国进入手工工厂时期,以呢绒制造工业为主的众多分散的工厂手工业快速发展,17世纪初工厂手工业扩展到全国各地,并催生了众多的新兴部门,其中最突出的是棉纺织业,重工业中的冶金业、采矿业等。同时,欧洲的大批技术熟练的工匠为躲避西班牙镇压尼德兰革命迁往英国,为改良和革新英国手工业技术创造了条件。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发明飞梭,使单个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幅增加了棉纱产量。工厂手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以及其所带来的劳工的分工、生产的专业化和大批具有熟练技术能力的工人、技师,为工业革命的兴起和机器化大工业时代的到来创造了必要的生产技术积累。 1.1.2.3 主流经济理论--重商主义 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欧洲国家开始由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向新兴的商业资本主义社会演变。新航路的发现推动了国内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国家间的经济竞争更多地演变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竞争。重商主义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一方面,重商主义认为金银是体现财富的最佳形式。因此国家通过殖民地化和殖民地的争夺和贸易垄断,以及国家的军事力量不断地掠夺财富和资源,以增强国家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重商主义强调民族主义和强大的中央政府。政府不仅通过控制国内市场的商业活动来限制竞争,同时并允许特权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军队来攫取和控制殖民地。导致的结果就是自由市场在国家强制力量干预下无法发挥竞争机制,因此也就无法支持商业活动的自由兴起和股份制公司的自由竞争、发展。 1.1.2.4 大企业竞争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国家特权的股份有限公司和大量小规模的手工工厂。在这一阶段,国家特权的股份有限公司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依靠政府的特许权来组织企业,并赋予企业在殖民地进行资源掠夺、镇压和贸易的特权。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