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研究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刘建民  页数:232  

前言

  近几年来,国内外证券市场上爆发的一系列重大财务舞弊案件,或多或少地涉及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问题。这些上市公司的舞弊行为目的不同、手段各异,而非公平关联交易行为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采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美国安然公司利用非公平关联交易的财务舞弊事件——安然事件,其影响甚比当年的“9·11”事件,被称为美国的经济“9·11”事件。安然事件财务丑闻导致公司破产,以资产总额498亿美元创下了美国历史上最大宗的公司破产案纪录,同时给投资者造成的直接财富损失就达1000亿美元,再一次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也是屡见不鲜,琼民源、银广夏、科龙电器等上市公司滥用关联交易进行财务造假接踵而至,给我国资本市场与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危害。首先,上市公司通过非公平的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粉饰财务报表、误导信息使用者。其次,非正常定价的关联交易将可能损害债权人和中小企业的利益。此外,关联交易可能造成国家税收收入损失。因此,对于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的研究,引发了理论界、实务界、法律界以及管理层对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发行、信息披露、会计准则、法律规范和监管体制是否存在制度性缺陷的广泛讨论与深入研究,由此加快了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实施,重构了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模式。本书就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对证券市场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的研究。  众所周知,在我国,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出现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由于我国市场体制还不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先天不足,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是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对其形成机理进行深入探讨是对非公平关联交易研究的理论基础,为使这种研究有一个合理的参照基准,就有必要对非公平关联交易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基于经济学的视角,借鉴公司治理理论等其他相关学科(主要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养分,应用规范研究进行分析,从公司治理机制角度出发,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对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的产生、识别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利用上市公司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同时结合国内外典型的非公平关联交易案例分析探讨,得出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刘建民,男,1963年生,江苏溧阳人,重庆大学管理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与投资分析、公司治理与财务舞弊。
近年来,在《中国软科学》、《当代财经》、《现代财经》、《现代会计与审计》和《上海会计》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教材一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分析角度和研究框架    一、本书的分析角度    二、本书的研究框架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内容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关联交易和非公平关联交易    二、内部交易和內幕交易    三、内部人控制    四、控制权收益    五、“隧道挖掘”或掏空(Tunneling)  第五节 本书的特色与创新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企业契约理论    二、委托一代理理论    三、所有权理论    四、理论评述  第二节 国内外理论和实证研究综述    一、理论基础    二、理论模型    三、实证研究证据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评述    一、国外非公平关联交易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二、国內关联交易治理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本章小结第三章 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产生的背景与原因  第一节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制度背景    一、非公平关联交易产生的制度根源: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失衡    二、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的主要诱因:再融资制度    三、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的间接诱因:会计信息披露不透明和监管处罚不力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概况    一、2002—2004年上市公司分类关联交易汇总    二、2002—2004年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资金往来分类汇总    三、2002—2004年关联交易分行业汇总    四、2002—2004年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总体分析  第三节 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产生的原因    一、非公平关联交易产生的根源:所有权制度    二、非公平关联交易产生的间接原因:信息不对称和监管不力    本章小结第四章 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识别模型  第一节 引言及相关文献回顾    一、引言.    二、相关文献回顾  第二节 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度量    一、非公平关联交易概念  ……第五章 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六章 独立董事抑制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实证分析第七章 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典型案例分析第八章 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的规制措施第九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企业契约理论、委托一代理理论和所有权理论,作为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本书的理论基础。  一、企业契约理论  由Coase(1937)等开创的“企业契约理论”(the Contracting Theory of the Firm)的要义概括起来就是:企业的契约性;契约的不完备性;以及由此导致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重要性。现代公司的运作是建立在一系列明确的或隐含的不完全契约的基础上,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在确保公司运作效率最大化目标的指引下,由谁对相机行动做出决策以及承担决策后果的制衡性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  企业是一个有效的契约组织,是各种要素投入者为了各自的目的而联合起来缔约的一种具有法人资格和地位的契约关系的网络(Nexus of Contracts)。契约是界定缔约各方产权(经济权利)的工具,各种要素投入者作为缔约的一方或权益持有者(区分为剩余索取权的、固定索取权的和混合索取权的三个类别),必然会尽量攫取自我效用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尤其是浓缩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情况、具有一定经济后果的会计信息至关重要。会计信息由管理当局(或其代理人一会计人员)提供,管理当局拥有会计政策选择的权力,相对于其余缔约的权益持有人,具有信息比较优势;同时,管理当局也是契约的缔约方之一(一般体现为混合权益持有者,即领取固定的工资和额外的红利),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也有强烈的动机去攫取自身的效用,可能利用与其他缔约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特点,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进行各类会计操纵(如盈余操纵等),人为地导致财富在不同权益持有者之间的转移。  相对于市场而言,企业是一种不完备的契约。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要在签约时预测到所有可能出现的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预测到,要准确地描述每种状态几乎也是不可能的,甚至找不到描述某种状态的语言;即使描述了,由于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当实际状态出现时,当事人也可能会为了辨明什么是实际状态而争论不休;即使当事人之间是信息对称的,法庭也可能无法证实;即使法庭能证实,执行起来又面临着成本太高的困境。也就是说,现代企业契约的特征是这种契约的不完备性(不完全性),这表明企业在未来处于各种不确定的状态中,或盈或亏,或为发不出工资而发愁等,只能在持续经营的假设前提下选择。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还行,能学到点东西
  •   文章引用太多,感觉有点堆砌。
  •   写的都是06年股权分置改革以前的情况 60%的东西不适用。另外引用的文献太多 堆砌严重 如果要深入研究关联交易盈余管理问题 最好不要买这本 很不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