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作者:李长璐 页数:216
内容概要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原因分析及调控管理》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学历久弥新的研究课题。熊彼特说:“周期并不像扁桃体那样,是可以单独摘除的东西,而是像心跳一样,是有机体的核心。”萨缪尔森也把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并列为宏观经济学的两大核心研究任务。从实践看,经济周期性波动既是世界各个经济体所遇到的共性问题,又是困扰各国经济发展的难题,改革开放以来,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平抑经济周期性波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始终是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一场“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同时也引发了经济理论的危机。主流经济学面对危机的理论解释的苍白和对策措施的失灵,都需要经济理论界深入反思。
书籍目录
绪论第1章 经济周期理论概述及文献综述1.1 西方古典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的源流1.2 马克思经济危机和周期理论1.3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1.4 西方非主流经济学现代经济周期理论1.5 中国经济理论界对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探索第2章 中国改革开放前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及原因分析2.1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当代经济史分期的理论依据2.2 新民主主义经济时期(1949-1957年)经济发展事实、波动特征及原因2.3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1958-1978年)经济波动事实、特征及原因2.4 对改革开放前经济建设的总体评价第3章 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及原因分析3.1 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1979-1991年)经济周期波动事实、特征及原因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期(1992-2002年)经济周期波动事实、特征及原因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时期(2003年以来)经济周期波动事实、特征及原因第4章 改革开放后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4.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趋势分解4.2 改革开放以来及今后十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4.3 调控管理中国经济周期的理论分析第5章 调控管理中国经济周期的政策建议5.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调整优化投资需求5.2 调整居民收入分配比重以拉动消费需求5.3 适应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以调整外贸需求结论主要参考文献致谢
章节摘录
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基本矛盾周期性激化使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每次经济危机都只是暂时地、局部地解决了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张与市场有效需求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通过破坏部分社会生产力的办法使经济失衡实现了强制平衡,但这只能缓解矛盾却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矛盾。随着生产的继续发展,不管生产力绝对水平和市场绝对规模怎样,只要固有矛盾量变的积累达到质变的程度,经济危机必然再次爆发。马克思揭示了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本质关系,在探寻经济周期性波动根本原因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对经济周期阶段性的研究,即对经济周期的具体原因也进行了深入探索。固定资本更新是危机周期性运动的物质基础,经济周期的长短很大程度上是由大工业中最有决定性影响的部门固定资本平均使用寿命决定的。固定资本的更新既能够使经济摆脱危机,又为危机的再度发生准备了条件。从经济失衡到形成新的均衡,从资本运动连续性的中断到资本运动连续性的恢复,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循环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经历危机造成的停滞和萧条后,当过剩的商品已被消耗殆尽时,如果想要在社会有效需求总体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获取利润,并战胜竞争对手,就必须采用新技术,提前更新旧设备或进行新的投资,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一方面固定资本在上一轮经济周期中的物质磨损较为严重,另一方面危机过后社会资本利率很低,。取得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也较为方便,固定资产更新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危机过后固定资本更新具有了必然性、现实性和物质基础。应当看到,固定资本更新既加速了经济摆脱危机的进程,又为下一次经济危机的到来创造了物质基础。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带来了技术发展和生产扩张,在使社会产品迅速增加的同时,也导致了失业人口的剧增。社会有效需求远远落后于产品供给,必然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再次尖锐,不可避免地将经济再次推入新的危机中。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