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作者:沈国兵 页数:341
内容概要
《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协定下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分析》(作者沈国兵)围绕“TRIPS协定下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分析”,基于强化保护的动因、强化保护的国际比较和行业策略,以及强化保护的战略选择逻辑框架,运用数理模型、计量方法、比较分析及案例分析等,系统探究了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下强化中国知识产叔;保护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为此,《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协定下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分析》分为导论和三大主体部分共十二章进行具体研究:
导论部分提出问题:“TRIPS协定下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分析”,并围绕这一主题做出文献综述。文献研究表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不同经济利益的主体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目标不同;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动因不仅源于保护的制度与执行层面问题,更重要的是源于保护的经济层面问题;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经验表明,中国需要基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特别是行业保护策略。
三大主体部分包括十二章,系统。地阐述了强化保护的动因、强化保护的国际比较和行业策略,以及强化保护的战略选择,研究发现:
1.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源于执行压力。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与国际制度环境相容一致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已完成从外在被动接受向自我主动参与的行为转变。但是,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依旧面临着严峻的执行压力。对策是,行政与司法保护上,现阶段主张协调和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与司法执法机制相平衡模式,长期内则主张转向司法保护;行业协会与所有者自我保护上,主张增强民间行业协会自律约束机制、和知识产权所有者自我保护意识;社会公众保护上,主张大力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法制宣传教育,营造制度环境,并加强专业培训,对知识产权滥用进行强制限制。
2.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源于美中贸易失衡引发的知识产权争端。美国对中国发起的知识产权争端主要集中在机电、化工产品行业内,合计占比81.9%。二元Logit模型证实,1995~2008年美国对中国产品发起知识产权争端随该产品美中产业内贸易程度下降而增加、随该产品美中贸易差额下降而增加,这证实美中知识产权争端不是源于产业内贸易竞争效应而是源于产业内贸易失衡效应和美中涉案产品贸易逆差失衡;同期美国对中国产品发起知识产权争端随美中知识产权协议效应上升而减少。对策是,中国可通过技术引进和产业升级逐步提高类中双边产业内贸易平衡程度,可通过改善对美出口贸易结构,缩减美中贸易逆差失衡,以降低知识产权争端风险;可在美中知识产权争端中力争利用双边协议效应,以减轻来自美国的外生强化保护的压力。
3.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源于对高技术贸易作用的国别差异。1995~2006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整体上对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没有显著的影响效应,而国家市场规模、中国人力资本质量等是推动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的重要因素,这表明仅仅施压中国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并不会促进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1995~2006年韩国、日本和美国等24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反应不敏感,而马来西亚、法国和加拿大等20国反应敏感,这证实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的作用具有国别性差异。温州经验表明,在经贸发展的不同阶段,拥有特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应追求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对策是,中国可利用贸易回转效应,加强劳动力知识技能培训来促进高技术产品进口;应就具体贸易国别区别对待,寻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外贸发展之间的平衡。
4.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源于对吸引FDI流入的行业差异。1995—2007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50个主要伙伴在华实际直接投资整体上影响不显著,而投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年均工资水平及进口关税率等影响显著,这证实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并非源于主要伙伴在华实际直接投资。1995~2007年22个贸易伙伴在华实际直接投资对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反应敏感,而28个贸易伙伴反应不敏感,这证实更强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中国吸引FDI不是必需的,而是一种投资环境信号。1997~2007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行业FDI产生显著的正效应,而且证实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对不同行业吸引FDI是有显著差异的。对策是,中国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应与国内的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和教育政策等公共政策协调实施;可区分行业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对敏感行业可优先加强保护,以激励行业FDI流入。
5.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源于中国省级经济增长的内生诉求。1995—2007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实际保护强度都对中国省级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效应,而省份科技创新能力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交互项对省级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效应。这表明在构建’自主创新型国家的发展初级阶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促进省级经济增长,但太强的保护是不利于省份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和省级经济增长。变系数模型显示,1995~207年13个省份经济增长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反应敏感,而17个省份经济增长反应不敏感,这证实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省级经脐增长所起的作用不同。对策是,中国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时不宜采取“一刀切”方式,省级政府应根据省份经济特征和科技创新能力等,来区别对待、分省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并强调加强省份知识产权保护时需要可行的其他政策来协调实施。
6.国际经验表明,经济发展r水平的差异造成各自知识产权保护目标的不同,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有着巨大经济利益诉求的美国主张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而韩国采取的是由宽松到趋紧的保护策略,印度则选择对不同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方式进行相机抉,择。总的来看,发达经济主张知识产权保护的一致性,而发展中经济主张知识产权保护的差异性,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和行业不同分层制定保护策略。对策是,中国应从保护标准和执行机制入手寻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通过完善反垄断法,充分利用TRIPS协定灵活性空间,在不同行业分层制定保护策略,以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7.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呈阶段式提高。与国际社会相比,2005年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已大大超出自身中低收入经济水平所能提供的保护水平,并超过中高收入经济及世界经济平均保护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法治水平和知识产权执法水平是影响中国知识产权实际保护强度的重要因素,本书改进方法测算的1995—2007年中国知识产权实际保护强度呈阶段式提高,它低于GP方法测算的保护水平、而高于HL方法修正后保护水平。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受立法程度的影响,而实际保护强度主要体现了执法力度、的成效,由此加强执法力度有助于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对策是,中国需要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寻求利益平衡;应大力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法制教育和专业培训,营造社会法治环境,增强保.护意识;应细化执法机构执行职能,以期强化执法力度。
8.软件行业内可实施分层保护的策略。美国厂商对中国盗版软件的态度取决于其安全系数,当盗版软件的安全系数超过某个临界值后,盗版软件对正版软件的替代性强化了美国软件生产厂商反盗版的意愿。美国厂商单方面打击盗版的效果不佳,他们往往通过政府行为施压来抑制中国的盗版软件,但考虑到技.术溢出,中国政府对幼稚行业盗版软件的打击力度不宜过度。中国厂商自主研发的正版软件末必能够增加利润,但能够打破美国厂商在中国软.件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尽管短期内盗版有利于技术溢出,但创新才是中国软件业长期发展之路。对策是,当软件厂商不具备自主创新能力时,考虑到技术溢出的正面社会福利效应,政府对软件业盗版的打击力度不宜过严;当软件厂商开始自主创新时,政府可通过优惠政策来支持幼稚软件业的发展。
9.金融行业内可从制度、技术、知识外溢与吸收因素视角强化金融专利保护。中国金融专利发展主要受制度因素、技术因素、知识外溢与知识吸收因素的影响。国内金融业竞争程度体现了制度因素对金融专利发展的影响;国内金融业技术发展程度体现了技术因素的影响;中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体现了知识外溢与吸收因素的影响。负二项模型证实,国内金融业竞争程度、国内金融业技术发展程度、中国金融业开放程度都对中国金融业专利发展产生显著的正效应。国内金融业竞争程度。中国金融业开放程度对国内金融机构年度申请金融专利也产生显著的正效应。对策是,制度上改革商业方法审核制度,增加金融专利审核程序;技术上加大对金融创新的研发投入,扶持国内金融设备技术公司进行金融专利创新;知识传播上深化中国金融业开放程度,构建金融专利数据库来提升中国金融业发展。
10.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已具备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明确的基准目标。专利先行和强制的TRIPS协定反衬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足,但中国参与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公约的宽度和广度较高,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已全面建立,并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这为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中国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基准目标是遵守TRIPS协定外生给定的最低标准,充分用尽TRIPS协定灵活性空间,旨在加强保护中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11.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思路是连横与拓展,即加强发展中国家联合、拓展TRIPS协定灵活性空间。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措施是直面知识产权壁垒、采取多种举措化解知识产权争端。对策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执行机制;塑造良好的法治政策环境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支持行业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内部管理制度;发挥民间行业协会自律约束作用;国家有效地运用WTO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等。
12.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路径是多元战略配合,即分层制定、协调实施、超越模仿—立足自主创新、实施品牌战略和市场战略。主张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必须基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做出适应性地变化调整,以实现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中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作者简介
沈国兵1972年生,男,经济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国际金融。曾任教于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已在China
and World
Economy、《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近十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主编教材一部,参与编著三部。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04CJY021)、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2006BJL006),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07BJY012)。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奖等省部级奖励五项。2008—2009年度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做一年访问研究。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主题
第二节 TRIPS协定下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分析: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具体思路及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及对策建议
第一部分 TRIPS协定下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动因
第一章 制度环境、执行机制与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第二节 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对象
第三节 制度环境与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
第四节 执行机制与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
第五节 结论及对策
第二章 美中知识产权争端、产业内贸易与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第二节 美中知识产权争端调查的行业产品分布
第三节 美国对中国产品做出知识产权终裁的主要类型分布
第四节 美国对中国签发知识产权排除令涉案产品的双边产业内贸易程度
第五节 知识产权争端与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关联度:经验分析
第六节 知识产权争端、美中贸易结构与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
第七节 结论及对策
第三章 外贸发展与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以高技术产品贸易为例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第二节 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已有的理论模型及变量选择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贸易:理论模型及变量说明
第四节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贸易:经验结果分析
第五节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外贸发展的互动效应:以中国温州地区为例
第六节 结论及对策
第四章 外商直接投资与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混合数据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第二节 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外商在华实际直接投资:混合数据分析
第三节 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行业外商实际直接投资:混合数据分析
第四节 结论及对策
第五章 中国省级经济增长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经验研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第二节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省级经济增长:模型构建及变量说明
第三节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省级经济增长:混合数据分析
第四节 结论及对策
第二部分 经济发展水平与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比较和行业策略
第六章 经济发展水平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经验比较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第二节 发达经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美国经验
第三节 新兴市场经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韩国经验
第四节 发展中经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印度经验
第五节 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历史演变及现存问题
第六节 三种类型经济体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的启示
第七节 结论及对策
第七章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实际保护强度:比较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第二节 1995~21007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测度:基于GP方法
第三节 1995~2007年中国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及保护水平:基于HL方法
第四节 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基于宋(2007)方法
第五节 1995~2007年中国知识产权实际保护强度:一种改进方法
第六节 1995~2007年中国知识产权实际保护强度:比较分析
第七节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国际比较分析
第八节 结论及对策
第八章 强化中国软件业知识产权保护:以中美软件厂商行为为例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第二节 中美软件生产厂商行为模型:两种极端情况
第三节 中美软件生产厂商行为模型:一般情况
第四节 案例验征
第五节 结论及对策
第九章 强化中国金融业知识产权保护:以金融专利发展为例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金融专利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中国金融业专利发展的结构特征:历史经验分析
第四节 影响中国金融专利发展的主要因素;制度、技术、知识外溢与吸收
第五节 强化中国金融业专利发展:变量选取及回归分析
第六节 结论及对策
第三部分 TRIPS协定下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选择
第十章 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保博和基准目标
第一节 TRIPS协定下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环境
第二节 TRIPS协定下强化_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保障
第三节 TRIPS协定下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基准目标
第四节 结论及对策
第十一章 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思路和战略措施
第一节 TRIPS协定下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障碍
第二节 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思路:连横与拓展
第三节 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措施
第四节 结论及对策
第十二章 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路径:多元战略配合
第一节 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路径之一:分层制定
第二节 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路径之二:协调实施
第三节 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路径之三:超越模仿、立足自主创新
第四节 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路径之四:实施品牌战略与市场战略
第五节 结论及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主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国际合作和各国贸易与投资的发展,知识产权的合法保护在社会经济中愈发重要,正受到世界更大的关注。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TRIPS协定外生强制的严格保护标准的历史错位,其重要性并未得到充分体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目前已逐步建立起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如中国已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包括8部知识产权领域法律以及30多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鲍格胥博士曾指出,“在知识产权上,中国完成所有这一切(知识产权立法)的速度是独一无二的”。④但是,现有的诸多文献却认为,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实际执行中仍是很不充分的(Clark,2000;Zeng,2002;Wang,2004;Maskus etal,2005)。 过去20多年里,中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之间围绕知识产权争端时常发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之间更是频繁地卷入保护美国知识产权的争端,美国动辄利用301条款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威胁,这业已严重影响到中美双边贸易。据《中国商务年鉴(2004)》统计,2003年在涉及中国产品的贸易壁垒调查中,美国对中国共发起7起指控中国企业侵犯知识产权的“337调查”案件②,影响中国出口金额近l.8亿美元。2005年美国又对中国7种产品发起涉及知识产权的“337调查”,涉案金额约l2亿美元。2007年4月,美国政府又向世贸组织提出针对中国的两项贸易诉讼,涉及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和市场准入问题(如指责中国打击盗版不力和限制美国电影、音乐和图书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具体来看,包括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执行上四个问题:一是对中国法律中刑事程序和处罚的门槛要求;二是对中国海关当局没收的侵权产品的处置方式异议;三是对未被授权在中国出版或销售的作品的版权及相关权利的保护问题;四是对未被授权的版权作品的复制或销售缺乏刑事程序和处罚(Roy,2007)。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协定下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分析 PDF格式下载